小国学网>故事>白香象的故事

白香象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7 10:32:35  热度:10℃

从前有两个国家,一叫迦尸国,一叫比提醯国。

比提醯国王养了一头大香象,力大无穷,勇猛善斗。依靠着这头大香象,比提醯国屡次打败迦尸国的军队。

迦尸国王一心一意也想找那么一头大香象,好与比提醯国一决雌雄,打败他们的军队。

有一次,有人报告迦尸国王说:“我在山中见到一头大白香象。”

国王一听,立刻贴出告示:“有谁能把那头白香象抓来,一定重重有赏。”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果然有不少人聚集起来,入山捕象。

白香象知道了这一消息,心想:“我父母年事已高,双眼又都盲了,全靠我奉养。我如果逃遁到远处去,父母怎么办呢?还不如顺从他们,先到王宫去再说。”于是顺从地让众人把自己抓住了。

众人把白香象带到迦尸国王的王宫前。

国王见大白香象骨骼清珍高大,神力惊人,高兴极了,专门为它修盖漂亮的房屋,屋里铺上柔软的地毯,派许多乐师去为它弹琴鼓瑟,给它送去各式各样精美的食物。

白香象却默默地站着,不吃不喝,对面前的一切都无动于衷。

守象人看到这种情况,连忙报告国王。

国王便亲自来到象房,拍抚着象鼻,问道:“你为什么不吃饭?”

白香象开口说:“我有父母,年龄已大,眼睛又瞎了。我被抓到这儿,就再也没人给它们送水送草的了;它们在山中没吃没喝的,我却在这儿锦衣玉食,怎么忍心呢?”接着又对国王说:“我如果想走,大王所有的军队都挡不住我。但是,由于我父母年老眼瞎,所以我才顺从地跟着大王派出的捕象人来了。如果大王能放我回山,待我奉养父母天年之后,一定来为大王效劳。”

国王听了白香象的这番话,心里很感动,想道:“这么一比,我们成了人头之象,而这只大象却是个象头之人了。”迦尸国的人过去对父母非常不恭敬,人老了就会被其他人讨厌,呼来喝去的。这时,国王便下了一道命令:“凡是不孝顺恭敬父母的人,一律治罪。”并把白香象放走了。

白香象回到山中父母的身边,奉养它们;等待到父母死后,果然践约来到迦尸国。

国王见白香象这么守信用,主动来为自己效劳,十分高兴,立即整顿兵马,点齐军队,准备与比提醯国决一死战。

白香象见迦尸国王积极备战,就说:“打仗终究不是好事。

一打起仗来,难免会有死伤,所以还是不要打仗的好。”

国王说:“比提醯国王欺人太甚,仗着有一头香象,总是欺负我国,我要报仇。”

白香象说:“这样吧!你让我到比提醯国去一趟,我保证他们从此再也不敢期侮你。”

国王担心地问:“你去了,还能回得来吗?”

白香象回答:“你放心!没有任何人、任何力量能阻挡我,我一定会回来的。”

于是白香象来到比提醯国。

比提醯国王听说有这么一头大白香象,主动来到自己的国家,喜出望外,以为从此增加了一个征战沙场的助手,亲自出城迎接。见到大象后,就说:“你从此就住在我国吧!我会用最优厚的待遇来对待你。”

白香象说:“我不能住在你们国家。我从小遵守誓言,从不这儿来,只是想对您说几句话,你们两国如果能尽弃前嫌,和睦相处,各自好好地治理自己的国家,那不比你征伐我、我攻打你更好吗?”说罢念了一首偈语:

胜者徒招怨,负者更忧苦。

不争胜负者,快乐又幸福。

比提醯国王听后,心想:“看来白香象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再说,如果这头大象在战斗中帮助迦尸国,那我绝对打不过他们。”于是答应了白香象和平的要求,并派遣使者与白香象一同到迦尸国讲和。

从此,迦尸国和比提醯国和睦相处,两国人民免除了战争之苦,都过着和起幸福的生活。

猜你喜欢

  • 慈禧太后随葬夜明珠为何物

    失落的珍宝慈禧太后死后葬于定东陵。她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依然奢华无比,陪葬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传说,慈禧临终时,嘴里被塞进了一颗夜明珠,据说可保尸骨不化。1928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率军队炸开了定东陵,将陵墓内的

  • 难忘的“七千人大会”

    四川绵阳地区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44人,当时由中共绵阳地委第一书记李林枝、地委书记范艾带队。当时我认为自己年纪轻、资格嫩,做梦也没想到我能有幸参加这样的重要会议。我听到这个喜讯后,心情非常激动,竟然兴高采烈地跳了起来,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

  • 1600年前的长生不老药

    江苏如皋是个有名的长寿之乡,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很常见。据统计,这里的百岁老人多达251名。在当地坊间,流传着一个神秘传说:当年秦始皇想长生不老,就派徐福到东海寻找长生不老仙丹,没想到徐福在海上遇到了狂风大浪,找来的长生不老仙丹全撒在了如皋,

  • 他是卖货郎

    1话说有一天。一日水蜜桃和红樱桃突然想逛逛汉朝的商业街,走在大街上看着古朴而又赏心悦目的商品,她们兴致很高的逛了很久。正有些疲惫想休息的时候,突然货摊边上的一个小男孩冒了出来,“两位姐姐,你们可否到我家做客?”水蜜桃一惊,心想:他怎么知道我

  • 爷爷的辫子

    爷爷脑后曾经有过一条辫子。我没有见过爷爷脑后的辫子,但是爷爷脑后确确实实存在过一条辫子。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唯有清代男人的脑后拖着这么一个物件。它在爷爷身上曾经的存在,就像一个标签贴在爷爷身上,证明他确切无疑是一个晚清的遗民。奶奶告诉

  • 误入军统100天

    军统有一条“家法”:活着进来,死了出去。然而,曾经误入军统100天的葛明达,经历一番生死折磨,居然活着离开了军统。这是一个险象环生的传奇故事。一脚跨进军统大门这个传奇故事的主人公葛明达,1914年生于南京。1933年,他进黄埔军校第八期骑兵

  • 奇女退辽军

    宋真宗年间,辽国20万大军南下,直逼澶州,宰相寇准领军抗击,在韦城同辽军交锋,两军相持不下。有一位叫赵明的宋将,奉命坚守韦城,但因辽军来势迅猛,韦城一时岌岌可危。因担心一旦城池不保,必将祸及无辜百姓,赵明下令让百姓迁移。这天,赵明领将士在城

  • 揭秘:八路军如何处理日本女战俘

    就在部队清理战利品的时候,突然发现一篷布车厢里畏缩着两个穿和服的日本女人,约20出头,面容蜡黄,目光呆滞,看样俩人都受了伤。1940年秋天,彭德怀、左权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在一次战役中,太行二分区十旅三十团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