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陈世美与秦香莲的故事

陈世美与秦香莲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8 01:33:56  热度:9℃

北宋年间,河南陈家庄有一户人家。丈夫名叫陈世美,妻子叫做秦香莲,堂上双亲,膝下一双儿女。虽是小康人家,日子也过得去。

这陈世美是个读书人,自小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一心想赶考做官,把家务事全推给秦香莲。好一个贤惠的秦香莲,上敬父母高堂,下抚一双儿女,还时常关照夫君,一家重担挑在肩上,从无一点怨言,把这个家里内外上下整理得井井有条。

公婆都夸她是个贤惠的好媳妇,陈世美也心喜有一个贤内助,儿女都说她是位好母亲。一个家庭,在秦香莲照料下,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大考的年头,陈世美拜别双亲、妻子与儿女,来到京城应试。陈世美上京赶考,一去三年无音信。秦香莲在家里含辛茹苦,穷耕苦织,奉养公婆和抚育儿女。不料连年灾荒,公婆都饿死了。秦香莲草草埋葬了两个老人,然后带领着儿子冬哥和女儿春妹,一路跋山涉水,沿途求乞,到京城(汴梁)来找寻自己的丈夫。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下子考中了状元。陈世美考中状元,身价一下子变了,心也同时变了。皇帝见状元郎一表人才,就决定招他为驸马。

为了当上驸马爷,陈世美编造了一套谎话,说什么自幼父母双亡,一直苦读诗书,并无婚配等等。看来,真是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陈世美一通假话,骗过皇帝,顺顺当当地做上了驸马爷。

住在豪华的驸马府,白天有数十名童仆丫鬟侍候,晚上有娇滴滴的金枝玉叶陪眠,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陈世美过上了神仙般的生活,什么父母呀,妻子啊,儿女呀,统统都被他抛到爪哇国去了。

陈世美一走,几年没有一丝音信,父母天天盼儿子,秦香莲也日夜望夫君早日回归,他们哪里知道,在陈世美的档案中,父母已是早死掉的亡魂,妻子也是不存在的幽灵。

接着出现两年大旱,陈世美父母相继去世,秦香莲安葬好公婆后,闻听陈世美在京城作了大官,家乡也实在活不下去了,只好带着一对儿女千里迢迢来到京城。

这一路的辛苦不用说了,秦香莲到京城的第一天,就从客店店主张元龙的口中打听到陈世美已经中了状元,并且被招为驸马。香莲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又喜又惊:喜的是丈夫的下落已明,惊的是陈世美做了驸马。秦香莲在京城举目无亲,只好硬着头皮,又气又恨地来到驸马府。

第二天早晨,张元龙带着秦香莲母子三人到驸马府——紫墀宫找陈世美,但陈世美却不让他们进宫。

一到门前,守门的狗腿子见秦香莲一身烂破,又听她说要见丈夫陈世美,就狗眼看人,认定秦香莲是冒认官亲,又是打又是骂,要赶走她们母子三人。恰巧陈世美这时出府,一见秦香莲与自己的儿女,心中不由一惊。秦香莲见到陈世美,大喊:"相公!相公!"儿女一见父亲,一齐喊起:"爹爹!爹爹!"哪里料道,陈世美脸色一黑,气急败坏地大骂门差:"你们怎么让一个疯妇到驸马府来捣乱!马上给我乱棍打走!"可怜的秦香莲,竟在亲夫唆使的狗腿子的棍棒下,被赶走了。一霎时,真是天黑地暗,秦香莲似跌入万丈深渊,多想一死了之啊!但见一双幼小的儿女,秦香莲还得活下去。

后来,由于门官的帮助,秦香莲才闯进宫去。在紫墀宫里,秦香莲见到了离别三年的丈夫。陈世美不肯收留香莲母子,要把他们撵出宫去。当时,秦香莲心中虽然很痛苦,但仍然向陈世美诉说家乡连遭灾荒和公婆双双饿死的不幸,希望陈世美能认下妻子儿女。面对着父母恩、夫妻情、儿女爱,陈世美也稍有感动。但当他一摸到自己头上戴的乌纱帽和身上穿的蟒龙袍,想到了与皇姑成婚后的荣华富贵,便又狠心地把秦香莲母子赶出宫去。秦香莲被赶出宫后,在街上遇见了三朝元老、宰相王延龄朝罢回府,便拦轿控告陈世美。王延龄很同情秦香莲的遭遇,便给她出了一条计策,叫香莲假扮做一个卖唱的,在陈世美寿诞之日入宫唱诉。

香莲到京的第三天,正是陈世美寿辰之日,紫墀宫张灯结彩,鼓乐齐奏,贺客满堂。宰相王延龄亦借贺寿为名,带着香莲进宫去在筵席前卖唱。尽管秦香莲一字一泪的哭诉自己的身世和家庭的苦难以至泣不成声;尽管王延龄在旁多方婉言相劝,但陈世美却是狗肺狼心,无动于衷,他不但数次想将香莲赶出宫去,并且出言冲撞了王延龄。王延龄在盛怒之下,将自己的白纸扇一把交给秦香莲,嘱她到开封府府尹包拯处去告状。陈世美见王延龄气冲冲走出宫去,怕对自己不利。于是一面传话州司衙门,将香莲母子赶出京城;一面又派遣宫中武士韩祺去追杀香莲、冬哥和春妹,企图灭口。

在京城郊外的一所古庙中,韩祺找到了秦香莲母子三人。但经过香莲的诉述以后,韩祺才恍然大悟:原来要杀的并不是陈世美的什么仇人,而是陈世美的妻子儿女!韩祺左右为难:要杀香莲母子吗,不忍心下手,不杀吗,钢刀上又没有血迹做回证。最后,为了不昧良心,不背正义,韩祺终于放走了秦香莲母子,自己则引刀自刎而死。香莲悲愤交加,咬牙切齿痛恨陈世美的恶行,她拿起了钢刀,急奔开封府去告状。这时候,开封府府尹包拯正从陈州放粮回来,一面让秦香莲去写状子,一面叫王朝去骗陈世美到开封府来。陈世美带了上方宝剑,气焰千丈地来与包拯相见。

起初,包拯还正言相劝他认下香莲。陈世美却全不领情,不但坚决不认,并且倚仗皇权欺人。包公见陈世美执迷不悟,便传令击鼓升堂。在公堂上,秦香莲理直气壮地控诉了陈世美忘却父母、不认妻儿、杀妻灭子三大罪状;铁证如山。但陈世美却仗势不受开封府的审理,且想在公堂上行凶杀害秦香莲,包拯忍无可忍,便喝令刽子手打落陈世美头上的乌纱帽,剥去他的蟒龙袍,用法绳把他捆绑了起来。跟随陈世美来的内侍见势不好,急忙跑回宫去报信。

皇姑闻讯大惊,连忙摆了车辇,赶到开封府来讨人;但包拯却坚持不放陈世美,一定要为民伸冤。皇姑没有办法,只得回转车辇,去请她的母后。国太到了开封府,用威胁利诱都吓不倒包拯,便蛮不讲理,强夺冬哥和春妹;并且耍赖:不放陈驸马,就坐守开封府不回宫。包拯见国太变了脸,左右为难,无可奈何,只得捧过自己的俸银三百两赠与香莲,劝她与儿女回家。秦香莲有冤无处诉,怨包拯也是个官官相护的人,并且退回银两。包拯听了香莲的话,愧愤交加。他宁愿弃官丢职,也要为香莲伸冤。

包拯不顾国太与皇姑的阻止,一手摘下头上的乌纱帽喝令开斩!这个贪图荣华富贵,狠心杀妻灭子的陈世美,终于死在铁面无私的包拯的虎头铡下!

包大人执法如山,不怕丢乌纱,硬是顶着国太、公主的天大压力,杀了那负心欺君的陈世美,演出一幕流传千古的"铡美案"。

猜你喜欢

  • 先轸是自杀的吗?先轸的真实死因

    晋国晋文公的连襟赵衰以举荐贤才而闻名于世,他曾多次向晋文公举荐有才能的人担任合适的职位。赵衰举荐的人,几乎都是晋国有才德的人,这才有了晋文公时代下,晋国的欣欣向荣之势。晋国在上有明君,下有贤臣武将的基础上,奠定了晋国春秋霸主的地位。赵衰举荐

  • 先轸有儿子吗?先轸的儿子是谁?

    春秋时代,晋国大夫赵衰评价先轸先轸有谋,于是晋文公封先轸为元帅,先轸在城濮之战和肴之战中立下不世战功。先轸属于前无古人的那一类将才,在先轸之前,春秋时期的战争往往以击溃敌人为目的,而先轸之后,则逐渐演变为歼灭战。先轸一马当先,率先开始了以灵

  • 先轸的历史地位如何?他有多厉害呢?

    先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在兵家历史上,先轸的出现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先轸之前,战争最高也就曹刿论战的水平,而先轸之后,歼灭战、各种兵法战术的运用,使得战争变成了一种艺术。那么,先轸到底有多厉害呢,为什么他会

  • 金朝宰相徒单克宁简介 徒单克宁是怎么死的

    徒单克宁,原名习显,生年不详,去世于公元1191年,为女真族人,骑射功夫了得,勇猛过人,精通女真语和契丹语两种文字。徒单在女真族算是一个大姓,徒单克宁的父亲是汾阳军节度使徒单况者,舅舅更是当时金国的左丞相完颜希尹。出生在这样的世家大族,就算

  • 赵成子生平简介 赵成子是怎么死的?

    赵成子,嬴姓,赵氏,字子余,名衰,是战国时期赵国国君的先祖,春秋时代的晋国人。赵成子在晋国是一位位高权重的卿大夫,但他的权势和地位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通过建功立业得来的。赵成子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最后赵成子是怎么死的呢?赵成子是晋献公

  • 赵成子的妻子是谁?赵成子一共有几个儿子?

    赵成子就是赵衰,是晋国人,也是战国时期赵国国君的先祖。那么,这位赵国先祖的妻子是谁呢?他一共有多少个儿子呢?赵衰是晋文公重耳的好友,两个人少年时期便已经很聊得来了。后来重耳被骊姬陷害,逃亡于母国、齐国以及各诸侯国之间。长达十九年的逃亡生涯,

  • 赵衰和赵成子是同一个人吗?赵成子的历史贡

    赵衰就是赵成子,赵衰是春秋时期晋国之人,也是辅佐了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五贤士之一。赵衰,嬴姓,赵氏,字子余,也有人将赵衰称作孟子馀,赵衰死后,其谥号为成季。赵衰是造父的后代,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和谋士,在为官之道上做得极其出色,为后来赵氏家族的强

  • 赵衰的先祖是造父吗? 赵衰的家族起源

    赵衰,赢姓,赵氏,字子余,所以也被叫做孟子馀。赵衰是中国春秋时代的历史人物,是战国时代中赵国君主的先祖,奠定了赵氏在这个历史时代中的地位。赵衰是周王朝分封下的晋国的卿大夫,处于晋国的晋献公到晋文公时期。晋文公是晋国历史上一位有着卓越功绩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