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明代第一专权宦官王振的故事 王振的威势到

明代第一专权宦官王振的故事 王振的威势到

收录日期:2025-08-08 05:24:27  热度:10℃

王振是明英宗时期的专权宦官,同时也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宦官掌权在明代自王振起。所以在明朝的宦官中,他虽然并不是最有名的那位,却也是无法忽视的一位。后世留下了许多与王振有关的故事,可以让大家看清楚王振的丑恶嘴脸。

王振在最开始的时候,尽管有野心,但是超正大权被太后和三杨把持在手里,而明英宗还未长成。所以他并没有表示对权利感兴趣,反而一副忠心为君的嘴脸。在太后和三杨跟前恭谨顺从,甚至还专门设计了一出忠心劝谏,匡扶国君上进的戏码。等到逐渐取得信任之后,他就伸出了自己的野心之手。

太皇太后张氏,虽然将国家放手交给三杨打理,却并不是无知的妇人。王振的揽权和逐渐插手朝政,全部被她看在眼里。想到前朝宦官专政,而使得国家破亡,她决定站出来点明警醒明英宗。

一天下午,张太后让宫中女官穿上戎装,佩好刀剑,守卫在便殿旁边,肃穆凛然。随后又将英宗和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尚书胡焕等人召到宫中。当着英宗和五大臣的面,张太后严肃的说:这五位大臣是先朝元老,受先皇之命辅佐你治理国家,你有什么事情,必须与他们商量,如果他们不赞成,切不可去做。随后她又厉声指责王振道:太祖建国之后,就立下了宦官不得干政的规矩。如今你侍奉皇帝不守规矩,干涉朝政,插手政权,哀家依律赐你一死。

太后话一说完,早在旁边候着的宫女,就拔出刀剑,架在王振的脖子上。王振吓的是面无血色,直打哆嗦。明英宗见此,赶忙上前求情。张太后最后应了英宗的请求,但是却再次告诫王振不可干政。并且嘱咐五大臣,言明皇帝年幼,识人不清。王振日后还得由你们看着,此后不许他干预国政,如有违犯,定斩不饶。王振听了可以活命,连忙磕头求饶。

因为插手政事,王振差点丢了性命,但是却不知悔改。一边作出绝不干涉朝政的样子,一边暗中勾结大臣,培植党羽亲信。王振的私党越多,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也就越大。这些亲近王振的大臣,接连在明英宗面前赞誉王振,使得王振进一步取得明英宗的信任和重用。明英宗的进一步重用,又使得王振能有更多看不见的权利和优势,推动他进一步往上爬。

在张太后和三杨接连去世之后,辖制王振的闸刀终于消失。没有了张太后等人压制,又得明英宗信任的王振,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迅速的包揽大权,成为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

王振包揽大权之后,便开始打压异己,大肆培植亲信。但凡是亲近贿赂他的人,都能得到升迁。若是对他表现出一点不满,甚至弹劾他的人,都会被他出除掉。这种情况下,朝堂上投靠王振的人越来越多,王振的影响力也就越大。不过说实话,真正选择投靠王振的人,大部分都是奸诈小人。

工部一位叫王佑的郎中,惯是会曲意逢迎,阿谀奉承。早先王振没有那么大权利,还是由三杨当政的时候,王佑也便老老实实的在工部待着。那个时候想要往上爬,若是没有功绩,便也只能唉声叹气。

后来王振专权之后,王佑立刻就投奔了王振。而且因为他和王振都姓王的关系,甚至于恬不知耻的称呼王振为爹!

有一次王振把胡子给剃了,前去拜见王振。王振看了十分惊讶,于是问:王大人你的胡子怎么没有了?王佑厚颜道:老爷您都没有胡子,做儿子的我又怎么敢有呢?王佑这番话,彻底讨好了王振,不久就将他提拔为工部侍郎。后来王振又靠着谄媚奉承,被王振提拔为兵部尚书和都御史。

随意提拔亲信,不必在乎他人品性,王振在当时的权利如此之大,也难怪日后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祸国殃民。

猜你喜欢

  • 雍正智结更鼓案

    雍正四年七月的一天夜晚,紫禁城里一片寂静,雍正皇帝正在灯下批阅奏章。忽然,耳畔传来三声更鼓之声。他初时没太留意,待得更鼓再次响起,他不觉侧耳细听。不错,那更鼓敲了三声。他微微蹙起了眉头。一个时辰前已然听到了三声更鼓,此刻怎么又会响起三声更鼓

  • 朱元璋:逼着官员为穷苦百姓盖房

    明洪武年间的一天,京城突降大雪,气温骤降。几天后的早朝上,明太祖朱元璋铁青着脸对着一干文武官员吼了起来。原来,突降大雪后的第二天,朱元璋就微服私访,在京城内转了大半天,是越看心越沉。京城应天府本属江南,气候温暖,可突然间一场百年难遇的大雪降

  • 揭秘:林彪战无不胜的“九条秘笈”

    林彪给别人讲怎么样当好师长时,他总结出这样9条。第一条要勤快,他说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更不能当指挥员,凡是自己能亲手干的事,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他说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会带来失败。第二条要摸清上级意图,他说你只有真正摸清上

  • 皇帝和神医

    1. 首辅染病明朝万历九年冬天,内阁大学士张居正给万历皇帝上了一道奏章,说是身染重病,不能视事,请求在家歇养。万历皇帝看了张居正的奏章,没吱声。不一会儿,总领太监章多福带着人把一大堆公文从张居正的办公处所搬来,请万历皇帝处置。万历皇帝瞅了这

  • 不识车轭

    车轭是驾车时套在牲口脖颈上的一种木制驾具,略微弯曲有点像个“人”字形。一天,一个郑国人走在路上捡到一个车轭。因为他从未套过牲口驾车,所以不认识这是个什么东西。回家后,他拿着车轭去问邻居说:“这是个什么东西?”邻居告诉他说:“这是车轭。”虽然

  • 张学良枪毙张学狼

    世间事多有稀奇古怪者,重名的人很多,生活轨迹相交的重名者也很多,但是,生活轨迹相交却必须拼个你死我活的重名者就比较稀少。民国年间,有这么起重名事件,发生在了鼎鼎大名的张学良身上。1934年,张学良从海外归来。34岁的他被任命为“豫鄂皖三省剿

  • 挖眼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李尔王》中,老国王李尔的二女儿里根和她的丈夫康华尔一起,挖出了葛罗斯特伯爵的两只眼珠。这并不是戏剧家故作惊人之笔的虚构,而是确实存在过的惨剧。不仅英国历史上是如此,中国古代,也有康华尔、里根式的杀人魔鬼,也有葛罗斯特那样

  • 沉河

    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在位时(公元前446~公元前396)时,邺地(今河北省临漳县一带)的三老、廷掾勾结女巫,聚敛百姓钱财,假言说是为河伯娶亲,每年挑选民家女沉入漳河。西门豹任邺令以后,识破了女巫们的阴谋,将计就计,把女巫和三老投入河中。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