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老牛的眼神

老牛的眼神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0:29  热度:11℃

如果一个人去观察牛的眼神,人往往会被它轻易击败。牛的眼神太从容、太沉静了。即使农人驱它耕地,把它打得皮开肉绽,它的眼神还是那样静如止水。但是,如果是一条狗,只要人的目光与它接触,只怕是几秒钟,它的眼神便会忽闪而过,躲开人的目光。

原先并不知道动物的眼神的细节。最近看了一本一位老作家回忆“文革”时期的短文,那段日子读来真让人胆战心惊。

当年老作家被下放到农村,上头对公社早有指示,要好好改造他。老作家的主要任务便是放牛,一共有十多头牛。晚上就睡在牛棚里。

运动来了,他就得上台,被人骂被人斗。折磨够了,就被人押往牛棚。

这样非人的生活使很多过来人都想到了死。老作家也是,他想以死来抗争这癫狂的世界。

但是,是牛救了他,是牛的眼神让他的心灵感到一种无言的震撼。他对着牛哭,牛只是看着他,很平静很安详地看着他。这种眼神,像是在告诉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又好像是在取笑他:“你太懦弱了。”

他没有死,挂在牛棚上的绳子被他解下来扔了。但在那个时代活着,必须要付出代价。按照当时的政策,牛是不能屠杀的。但那个时候,一年到头,村人难得见到油腥。年关将近,为了能吃到肉,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弄死一头牛。

思来想去,他们想到了老作家。大队长命令老作家把一只老牛牵到一处悬崖边,然后把牛推到悬崖下,这样让人以为是牛失足摔死的。

老作家在队长的威逼下这样做了。老牛在滑向悬崖的时候,用前脚拼命扒住了一块大石,眼神仍然平静,但奇怪的是,牛的眼眶里满是泪水。

牛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摔向悬崖下……那个年关,全村的人都分到了牛肉。

但是,厄运降临了。有人告发了这件事,一切的罪责都落到了老作家的身上。他以破坏生产罪被判了20年徒刑。

在内蒙古的20年,他受尽非人的待遇,每当想到自杀的时候,总是想起那只牛摔下悬崖时的眼神。

老作家活下来了,活得很坚强。

没有人能真正解释清楚一个人的生存哲学,这是一种来自于灵魂深处的东西,当一个人在这个世上还有他留恋的东西,还有感动的东西,不管对方是人,还是动物,他就不会选择死亡。他会活着,像牛一样地活着,也只有活着,才会感受这世上的一切——痛苦或者欢乐。

老牛被推向悬崖的时候:仍然平静,双眼满含泪水。这双眼也定格在一位垂死之人的双眸里,虽事隔多年仍然闪动如初。它告诉他生活的残酷,它让他活得坚强,它让他忍受人生寒冷,放弃死亡,选择生存。因为“只有活着,才会感受这世上的一切——痛苦或者欢乐”。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强地活着,勇敢地活着,充实地活着!

猜你喜欢

  • 小安吉拉的追问

    安吉拉来中国一所外国语学校教书,她8岁的女儿小安吉拉也跟了来。 小安吉拉太喜欢问问题了,看到学校楼梯上靠右边画着两行彩色小脚丫,就问这所学校的孔校长:为什么要把脚丫画在楼梯上?孔校长说:那是提醒学生们要右行礼让啊。小安吉拉继续问道

  • 遗传

    有一种遗传,我们永远消除不掉 有一种烙印,我们把它当作骄傲 阿六的脚爱发热出汗,一出汗袜子就湿,还产生一股异味,令他十分苦恼。 阿六刚开始没有发现他的脚爱发热。因为从小他就打赤脚,他家穷,从小学到高中,无论上山捡柴割草

  • 抢军帽,大义灭亲及其他

    提起1983年的严打,除了被打击人的亲属,大概别人快忘记了。毕竟过去了快三十年,早已星移斗转、物是人非。当年抢顶帽子就兴许毙了,如今抢个楼盘、抢座矿山也是波澜不惊。 那年,我正在东北一个地方的刑警队当个小头目,碰上全国严打,没日没

  • 思想要暧昧行为要纯洁

    一女友在QQ上发来个问题:我觉得我很纯洁,可是同事们都说我特会勾引人。她们天天讽刺我,我感觉到非常大的压力,郁闷死了。我想辞职。 我收到这个信息后笑了起来:又一个思想纯洁,行为暧昧的倒霉孩子。 也许你静下心来思考时会发现,我

  • 可以永远,但不一定青春

    今年刚搬到上海的时候,和一些多年没见的老朋友聚会,他们提醒我说,20年前我走进他们办公室时,围巾长得拖地,一屁股坐下就开始说事情,什么寒暄的话也没有。当时他们想,北方的海归怎么都这么不懂事。可20年过去了,我依然是那副老样子,时间在这方

  • 惜取别离时

    每次送客人离开,我总会站在门外,陪他聊一会,目送他进入电梯,才关上大门。 客人一踏出门口,主人就关上大门,撇下他一个人在走廊,总有点残忍。 如果大门的位置看不到电梯,那么也该在听到电梯到达之后,跟客人说一声再见,才进入屋里。

  • 最好的扶是不扶

    小马驹刚生下来时,使劲地支撑前肢,试图站起来,但很快就倒下了。起来,倒下,又起来一次又一次。这时,母马走上前去,用鼻子对着湿漉漉的马驹喷出气来。小马驹嗅到母亲的气味,更加用力了,两条后腿也支7起来。四条腿弯弯地叉开着,然后重重地摔倒。

  • 那个人总让你赢

    在西双版纳的候机厅里,一位中年妇女和白发苍苍的母亲发生争执。 女儿抱着怀里的孩子,将臉转向一边,身旁是偌大的行李箱和一些滇南纪念品。母亲继续对着她冷漠的后背唠叨。机场太吵,加上她们所说的像是闽南话,我实在听不懂。 忽然,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