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没有背景,一样赢得漂亮

没有背景,一样赢得漂亮

收录日期:2025-08-08 02:36:00  热度:10℃

出生背景:父亲因受伤截肢并在她21岁时去世,母亲靠在溜冰场当收银员维持全家7口人生计。

她现在是: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巴黎竞赛画报》资深记者,法国“准第一夫人”。

资深记者瓦莱丽·特里埃尔维勒(Valerie Trierweiler)一定没有想过,她前半辈子采访别人的次数,会小于后半辈子被人采访的次数。相貌酷似好莱坞旧时代女星凯瑟琳·赫本的瓦莱丽,由于男友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cois Hollande)当选法国总统,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准第一夫人’。奥朗德被法国民众戏称“三无总统”:没经验,没特点,没老婆;瓦莱丽亦是地道的“三无女友”:没背景,没家世,没干爹。然而,瓦莱丽对媒体严肃地说:“我不是灰姑娘。”而且,她还表示将以希拉里为榜样,刷新法国第一夫人的形象。

穷人孩子早当家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瓦莱丽就与奥朗德在法国国会选举时第一次相遇。当年34岁的奥朗德成功当选国民议会议员,是法国社会党的一颗政治新星,却没有成功吸引美人的青睐。2005年两人再次相遇,没想到却“再见钟情”。“我立刻神魂颠倒地爱上了这位胖乎乎的、戴着眼镜的社会党人。”瓦莱丽回忆道。此时的瓦莱丽已经历过两段失败婚姻,3个十多岁的孩子均由她一人抚养。但这并不能阻止奥朗德与瓦莱丽的相恋,两人一直秘密交往了5年,直到2010年瓦莱丽最终公开了她作为奥朗德“正牌女友”的身份。

不想做主角

在得知男友获得大选胜利后,瓦莱丽在社交网站推特上说:“我很荣幸能够陪伴在法兰西共和国下一任总统身边,我也始终很开心能够和弗朗索瓦共享生活。”在大选白热化之时,和曾为美女超模的前“第一夫人”布吕尼比起来,瓦莱丽一流的政治记者身份,更让新闻界对她充满了兴趣。然而,瓦莱丽一点也不希望自己成为主角,她拒绝接受媒体专访,认为他们不应转移大选焦点。

瓦莱丽平时总是戴一副标志性的深色墨镜,给人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性格也显得有些孤傲甚至冷漠。不喜欢她的人叫她“女伶”、‘公爵夫人’或‘公主”,至少有两次电台喜剧节目把她刻画成罗威纳犬。对此瓦莱丽付之一笑:“我很喜欢这个称号。”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她坦然回答:“这其实只是害羞的表现,但人们却指责我,当然让我有些担忧。不过这没什么,既然我可能是总统的伴侣,我就得接受这一切。”

就算是对于老东家《巴黎竞赛画报》,瓦莱丽也不愿意其随便揭她的“隐私”。当她发现自己的特写照片登上头版头条——标题为“瓦莱丽——奥朗德的迷人王牌”时,她深深地感到自己被利用了。“在我工作的报纸上发现我的照片真是令人惊讶。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事先也没有人告知我,我很生气。”她在推特上写道。

总统的坚强后盾

“我是个投入其中的观察者。我想留在幕后,观察正在发生什么。”作为一名拥有敏锐新闻触觉和独立思想的著名记者,瓦莱丽是奥朗德背后最优雅而强硬的力量。奥朗德不止一次地对媒体宣布“瓦莱丽是我今生的女人”;甚至在手机通讯录里,把瓦莱丽亲昵地称为“我的爱”。


猜你喜欢

  • 呕心沥血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他自幼非常聪明,很有才华。据说,他七岁时就能写诗,人们都称赞他为神童。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虽然他二十六岁就去世了,但是他的文学成就却为

  • 盘根错节

    东汉时期平武这个地方有个人名叫虞诩(yúxǔ),他十二岁就精通《尚书》,朝廷认为他是一个奇男子,就想让他做官。虞诩因为有九十岁的祖母在家无人照顾,所以就没有去。祖母去世后,虞诩才到太尉李修那里出任郎中一职。有一年,羌人和匈奴人

  • 抛砖引玉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小有名气的诗人,名叫赵嘏(ɡǔ)。他的诗写得很有特色,连著名的大诗人杜牧也十分欣赏。因为赵嘏曾在一首诗中写出长笛一声人倚楼”的佳句,所以他又被人称为赵倚楼”。当时,在吴地有一个名叫常建的人,也很喜欢

  • 旗鼓相当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改国号为新”。刘秀起兵反对,实力不断壮大,后来当上皇帝,建立东汉王朝。光武帝刘秀虽然建立了东汉政权,但是边远地带却还没有完全统一。公孙述占据了四川一带,并且自己当起了皇帝。隗嚣(wěiáo)在甘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关于他的名字有很多有趣的传说。据说老子的母亲理氏有一天正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

  • 庖丁解牛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庖丁解牛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进刀时发出騞(读‘huo’)地响声,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

  • 一枕黄粱

    唐人传奇小说中,有一篇《枕中记》(沈既济作),内容大意是: 青年卢生,旅途中经过邯郸,住在一家客店里。道人吕翁,也住在这家客店里。卢生同吕翁谈话之间,连连怨叹自已穷困的境遇。吕翁便从行囊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对卢生说:“你枕着这个

  • 余音绕梁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