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鬼挡路

鬼挡路

收录日期:2025-08-08 01:24:39  热度:10℃

这个故事发生在解放前的老北京城里,那个时候姥姥还是个小姑娘,住在大栅栏。这个故事是姥姥的妈妈讲给她的,呵呵,看来我爱听鬼故事是受了姥姥的遗传。

老北京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故事么,也就不是一般的多,光故宫的稀奇事儿就能整一本书。咱们在这儿,只讲一些平头百姓的故事。

有个卖老豆腐的张大爷,经常在门框胡同、钱示胡同这一带晃悠,挑一个担子,一头是炉子,一头是家伙事儿和材料。他的老豆腐倍儿香。打老远就能闻到豆腐卤的香味儿。那时候在北京,有好多挑担子买小吃的,走街串巷,卖切糕的、卖关东糖的……相当于现在车站旁边的小摊贩,但那个时候是没有城管的,这些流动摊贩可以随意的边走边卖,到也成了老北京一景儿。

张大爷天不亮就出摊儿,大概戌时收摊,按现在说就是八、九点钟的样子。但是赶上生意好,天气又不冷,卖到半夜收摊儿也是有可能的。忽然有那么一天,没见张大爷出摊,接着好一阵子都没听见张大爷的吆喝声,吃不到张大爷的老豆腐,胡同里的住户们觉得少了什么是的,浑身不得劲儿。大家都议论着张大爷哪儿去了?孩子们吵着要吃老豆腐,女人们就想着办法哄着,骗着,心想这张大爷怕是病了吧。过了大概一个月,有人在胡同口看见张大爷又出摊了,只是人瘦了一圈儿,气色不大好。几个胡同里的住户围上去:“怎么啦,老爷子,有些日子不见了。病啦?”“呃,病了,染了风寒,老骨头了不禁折腾。”张大爷接了一句话便不再作声,男人婆姨们光顾着买老豆腐也就没再多问,赶紧趁热端回去让孩子们吃,众人便四下散去了。

张大爷的故事还是有一次和胡同里的李大爷喝酒,让李大爷给套出来的。

这李大爷的老伴儿死得早,他也没再找,一个人把孩子带大,如今儿女都成家了,李大爷也没什么爱好,一个人寂寞啊。李大爷爱吃张大爷做得老豆腐,常客,每次买的时候俩人都得聊上几句。时间长了,一来二去的俩人就熟识了,聊得很是投机。哪天张大爷收摊儿早了,李大爷就会把他拽家去喝上几口,俩人一人捏一个小酒盅,滋儿咂儿的,还挺美。张大爷消失了一个月,再也没有比李大爷更想他的了。那天张大爷刚一收摊,就被李大爷死拉硬拽弄家去了。李大爷弄了俩凉菜,温了一壶酒,一开始张大爷只是闷头喝酒。直到李大爷问:“他张大兄弟,你跟我说,你这一个月到底是怎么了,咱老哥俩谁跟谁,难不成你跟我还不交心么?!”“李大兄弟,你说我多倒霉啊,咳,也怪我。晦气啊~”李大爷的话匣子打开了。

就让我们回到一个月前。

张大爷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四月初六,生意非常好,张大爷忙得不亦乐乎,不知不觉地等张大爷收摊儿的时候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张大爷朝天望了一眼,哎哟,瞧这月亮,生得老高,怕是都到了深更半夜了。老伴儿该着急了。张大爷赶紧收拾好摊子,往家赶。那天的月亮又大又圆,把地上照得一片雪白,撒了银霜一般。张大爷稳了稳担子,加紧了脚步。三转两转,张大爷拐进了一条胡同,再有几分钟的脚程就到家了。这时候,张大爷一抬头看见前面有一个人,走在他头喽。之前张大爷一直埋头赶路,也不知道这人是打哪儿冒出来的。人家都说,走夜路的时候,碰见一个人,比没遇见人还可怕。这话是有道理的。你遇见一个人,离你不远不近的,你心里不犯嘀咕么。可咱们的张大爷走走夜路是常事,也一把岁数了,什么没见过,他着急回家,顾不得想别的。张大爷挑着担子,胡同又窄,这人挡在前头,张大爷过不去。这人走得还不紧不慢的,张大爷跟了一会,心里的火冒上来,你说这人怎么这样,走这么慢还挡我前头。张大爷想着就喊了一嗓子:“借光,借光!”(这是老北京话,请让路、借过的意思)。再看前头那人,跟没听见是的,还是那么慢悠悠地挡着。张大爷气得腮帮子都鼓起来了,好狗还不挡路呢,张大爷心里骂了一句。可这大晚上的,就他们俩人,张大爷也不想惹出什么事端,早点回家才是王道,所以嘴上还是客气的:“前面的兄弟,麻烦您给让个路吧,我挑着担子,着急家走呢。”您还别说,这么一说,前面那人突然站住了,张大爷一愣,只见那人一侧身,面朝墙,贴墙而站,让出了一条路。

如果张大爷就这么过去,那也就得了。可这好奇心真是害人啊,要不怎么说好奇害死猫呢。呵呵。张大爷这老头也倔,再加上好奇,他心说,我非要看看究竟谁这么逗我,巴不成就是胡同里那个坏小子。想着,张大爷就一手扶担子,一手拍在了那人的肩膀上,张大爷觉得嗖的一凉,他一使劲儿,把贴墙这位给搬了过来。这要是换作你我,肯定是干不出这事儿的,可咱们张大爷就拍着人家的膀子给人家搬过身儿来,显出了正脸儿。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血红的舌头,几乎要耷拉到正常人肚脐儿的位置。张大爷一声尖叫,就四仰八叉的躺那儿了。人们发现他的时候,老豆腐撒了一地,人还在那儿挺尸呢。就这样,张大爷病了一个月,吓得。老伴埋怨他:“你个死老头子,你说你就过去得了,你搬他肩膀干嘛?!看你以后还嘬!”人们都说张大爷遇到的是个调皮鬼,这种东西就喜欢捉弄人,鬼打墙也是它们的传统项目。所以,同学们,以后要是遇到了,不要着急,不要害怕,因为它们是不害人的。你端正了心态,自然它们也奈何不了你。

猜你喜欢

  • 大灰猫拼死藏缅刀

    我5岁时,有一次随母亲、三姑和哥哥到乡下大姨家去走亲戚。经历过一件永生难忘的奇事。大姨家住在县城西边山脚下一个小村庄里。我们从城里到村庄走了一天,到大姨家时已是黄昏了。村庄幽静,风景很美。大姨家后门通后山,用大鹅卵石垒石墙圈出一个后园子种些

  • “鬼”井

    有一个叫枯井寨的村子,全村不过百十户人家。枯井寨村头,有一眼枯井,长宽各一尺五寸,深约一丈七尺,村名也因此而得。井口常年用一块方石盖着,揭开方石下望,黑洞洞,阴森森的,叫人毛骨悚然。该井何朝何代所掘,村中无人知晓。解放前夕,有一年大旱,枯井

  • 砸电话

    孟付良的父亲住在40里外的乡下,母亲去世后,孟付良原本打算接父亲进城,可是老人说啥也不愿意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故土,于是,孟付良就每个月骑一次自行车奔波40里路回乡看望父亲。有时是早晨回去,中午陪父亲吃顿饭,下午再骑车赶回城里;有时是下午回去

  • 比武择客

    听说暗香浮”新来的花魁如月立下个奇怪规矩时。天成元”银号掌柜杜南城咧着嘴巴笑了:那不过是婊子自抬身价的把戏罢了,咱老杜今儿便去破了她的规矩!”暗香浮”的老鸨一见到杜南城,老脸立刻绽成了菊花。可

  • 傻汉童木匠

    大清光绪年间,枣阳县有个姓童的木匠,四十来岁,其貌不扬,一年四季嘴唇上都挂着鼻涕,见着人就傻乐。就这么个傻汉,名气却大得出奇,方圆百里无人不晓。他做得一手好木匠活,穷家小户、豪门巨贾,谁家没他制作的几件家具?据说有年春天,城里吴郎中嫁女,请

  • 匪师

    涞阳大土匪赵麻子运气极盛,砸窑绑票,砸哪儿哪儿响。几年前,压寨夫人翠儿又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赵麻子神气更爽,对这土匪种子倍加珍爱。当儿子长到五岁的时候,赵麻子对翠儿道:得给儿子请个先生,教咱儿子识文断字。给我老赵家换换门庭。”便

  • 谁是杀人犯

    这天中午,赵老板刚从海上回来,就被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子给拦住了,男孩子冲赵老板说道:老板,我叫高大强,我想在你的公司当潜水员,行吗?”赵老板开潜水公司已经十多年了,可像高大强这么大的孩子要当潜水员还是头一个。赵老板自然不同意,可

  • 治不好的病根

    陈教授是省城知名的正骨专家,退休后他回老家桑树村颐养天年,为发挥余热,便在村里开了个诊所,给附近的村民看病。修建高速公路途经桑树村。占了村里的土地,陈教授从闲聊中得知村民得到的补偿款少得可怜,怀疑是乡里或者县里截留了,就建议村民去询问。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