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张之洞的个人贡献 张之洞临死遗言

张之洞的个人贡献 张之洞临死遗言

收录日期:2025-08-07 19:42:57  热度:12℃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同时也是洋务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大力发展军工重工业,创中国首个系统完备军工厂,在晚清末年的政治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政治上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大力倡导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展期间,他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咱们后世抗日电视剧中,汉阳造这个称呼不是经常出现吗,说的就是产自张之洞军工厂的武器。

除了倡导洋务运动之外,张之洞也是维新变法的支持者之一。在大部分大臣都反对维新变法之时,张之洞却大加赞同,为变法提供许多便利,希望通过变法国家富强。

教育上,张之洞创办了自强学堂,自强学堂为武汉大学前身。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发展到今天,就是南京大学。同时还有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广雅书院等,为国家输送大量人才。

军事上,参与抗击法国和镇压国内起义的战斗。八国联军侵华,大沽炮台失守,与上海各领事议定东南互保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听闻清政府有意将台湾划给日本,以保全自身。张之洞当即上书建言,直言台湾割让,百弊而无一利,希望清政府能慎重考虑。他甚至还提出了应对方法,主旨在于借强国之力。

清朝衰弱,不能与日本匹敌,可以暂时将台湾租界给英国,允许英国开采台湾矿石十年,这样英国必然动心,派军舰保护台湾。

尽管他多次上书劝阻,但最终台湾还是被划给日本,导致到如今为止,也是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张之洞出生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聪慧的他十三岁就已学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兼习史学、小学、文学及经济之学,又自学了《孙子兵法》、《六韬》等多篇兵学名著。

不到十四岁考中秀才,虽然后来的科举之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耽搁下来,但最后还是成功入仕。他一生兢兢业业,为人俭朴,无私为公,批改公文经常从黑夜到白日。

1909年,张之洞重病在床。他为四朝老臣,对大清有赫赫功绩,尽管摄政王载沣与他政见不合,仍然亲自前往探望。

这位即将离世的老臣,临死之前也念念不忘天下安危。他向载沣建议,如今国家动荡,一定要注意安抚民心。但是载沣却说,自己有兵在不用怕。

张之洞对此十分失望,但也不好再说,此后再未说一句话。临终闭眼,哀叹:国运尽矣!最终抱着遗憾离世,清政府为其上谥号文襄。

据说张之洞一生清廉为国,临死之前还是朋友们帮助才凑齐安葬费,才让他安心下葬,也不知是真是假!

猜你喜欢

  • 第一次爱情

    一双新鞋你要是不穿,终其一生也不知道合不合脚。1987年1月,我新兵训练结束后,从四川广元来到眉山市,进入一支英雄的部队。和我一起分到班里的还有另外两名战友,其中一名姓曾。小曾很机灵,很热情,高高帅帅的。他是四川仁寿县人,家离部队驻地很近。

  • 酸味爱情

    开杂货铺的老板欠租逃走后,另一家人从父亲手里租过铺位卖起了酸菜包子。不知是何原因,我家门口这条街现在人流量少了,导致生意越来越难做,同样的铺位以前租二千,现在只能租到六百。卖酸菜包子的夫妇还有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儿,他们全家一起经营着包子铺,

  • 一直想要离婚的女人

    她慕名而来,却不是为了咖啡。她说自己忙得根本没有时间喝咖啡,她是为了这里“很会聊天的老板娘”,而恰巧那一天,阳光很好,我把书搬出来晒在院子里,于是我们就坐在院子里,聊起来。从不去咖啡馆的人,为了聊天而来,十有八九是情感问题,果然她一开口就说

  • 三杯茶背后的两个故事

    日本著名政治家丰臣秀吉,当他还是长滨城主的时候,有一次猎鹰归来,觉得口渴,便到山中的一处寺院讨一碗茶喝。一个小和尚先端上来一大碗凉茶,丰臣秀吉一饮而尽,觉得不过瘾,又要第二碗。小和尚就又端上来一碗微热的茶,丰臣秀吉喝完感觉良好。这个时候,小

  • 亲情,爱情

    晚上,他在电脑前兴致勃勃地玩游戏,她来到面前,要他亲一下。他一愣:“怎么了?”她说:“没什么,就是想你亲我一下。”“都老夫老妻了,还玩那些浪漫干吗呢,也不怕孩子们看见了笑话。”“怎么?年纪大了就不兴浪漫了吗?”她有些不高兴。他真有些不以为然

  • 爱情里最重要的事

    一凡是我最难忘的朋友,在她28岁的时候,上天就把她从我身边带走了。我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一凡头一回没先打电话就直接来到我的办公室。我忙着手里的活,她坐在我身边的椅子上呆呆地咬着指甲,等我忙完,她惨淡地笑着,眼神愣愣地说:“筱懿,我得癌症

  • 你的梦想能力是什么

    闲聊的时候经常有人问,你的梦想能力是啥?假如上帝给你一种别人没有的能力,你要啥?有人要飛,有人要能预测未来,等等。这让我想起《明朝那些事儿》里说的明英宗朱祁镇。这个皇帝,当然是个昏君了。信用太监,莫名其妙地搞什么御驾亲征,结果土木堡之变,连

  • 谁的青春没爱过渣男

    生活里的渣男确实不少,之所以成为残渣余孽,除了童年的成长环境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和青春期的情感以及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有关。有些男人最爱的只是他自己,你大可不必浪费时间。而渣男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有一点相同,就是心理阴暗长年见不到阳光。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