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钱乙自治的故事

钱乙自治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8 05:51:11  热度:9℃

《宋史·方技》记载,北宋大医学家、“儿科之圣”钱乙,医术高超,但性情倔强。中年之后,他得了怪病,久治不愈。但还是坚持按自己的意念来治疗。后来病情加剧,他叹息着说:“这种病就是‘周痹’啊,如果侵入内脏,就会死人的。我大概是要死了吧。”不久他又说:“我可以把病转移到手脚上去。”于是自己制作药剂,日夜饮用。他的左手和左脚便突然间卷曲不能伸展了。他高兴地说:“可以了!”他的亲朋好友到东山去采到了比斗还大的茯苓,他就按医方上的方法服用,直到把它吃完。这样他虽然半边手足偏废不能用,但却骨节坚强和健康人一样。后来他以有病为理由,辞官回家,再也没有出过门。

钱乙处方用药时并不拘泥于某一师某一门。他什么书都读,对于古人的医疗方法也不拘泥、固执。他治病就像带兵打仗一样,经常安全地越过险要地带,故意暂时放纵敌人然后一举全歼,但结果又与医理吻合。他特别精通《本草》等书,分辨其中失误和遗缺的地方。有人找到奇怪罕见的药物,拿去问他,他总能说出该药的生长过程、形貌特点、名称和形状方面与其他药的区别。把他说的拿回去与书对照,都能吻合。

晚年,他的瘫痪症状有所加剧,他知道自己治不好了,便把亲戚们找来告别,换好了衣服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就这样去世了。他活了82岁。

猜你喜欢

  • 手语和爱情

    前年10月的一天,罗兰在白岩路公交车站等车。10米外,一男一女两个用手语交流的年轻人吸引了她的视线。读大学时,罗兰当过3年的志愿者,定期去聋哑学校服务,她能熟练地用手语交流。她看出,女青年是在问路,她想去三峡学院,而男青年,用手语说他不知道

  • 爱比恨多一笔

    一他有过一段很快乐的童年时光。那时父亲是个小官,手里有一点实权,过年过节,家里车水马龙。他记得家里有个大柜子,里面满满的全是罐头。有时,母亲会打开柜子,问他想吃哪种,他指着瓶子,杨梅黄桃地叫。那些罐头真甜。很多年后,北方什么水果都不缺,他还

  • 母亲来电

    一个冬雪飘舞的清晨,住在乡下的母亲突然打来电话,说嘴和脸感觉到有些不太舒服,怕是患上了面部神经瘫痪,问我要不要去医院看看。放下电话的我急忙揣上钱向老家赶,这时儿子追了出来,嚷着也要去。拗他不过,只好叫上妻子同行。去县城医院的公共汽车上,儿子

  • 母亲的一份

    进入夏季,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一个星期天,我们哥四个一商量,回乡下老家母亲身旁避暑。汽车经过两三个小时的颠簸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们几家大小一路欢快地向早已守候在村口大柳树下的母亲奔去。母亲见我们能如此整齐地回到她身边团圆,高兴万分,汗流

  • 傻傻的父母满满的爱

    国庆節,我请老家的父母来小住。之前,我再三叮咛他们到站提前打电话,并说会让老公开车去接。可他们直到出火车站才给我打电话,说什么也不让过去接,坚持要自己坐出租车。我在家带孩子,走不开,过一会就打电话问他们走到哪,可是我拨一次,他们挂断一次,令

  • 净水之爱

    只要能给你带来光明,他就燃尽所有。在热浪里赶回家去的第一件事,便是捧起父亲倒好的水大口地喝,喝完之后幸福地一抹嘴,说,还是家里的水甜。只这一句,即刻让父亲咧开了嘴,笑着冲母亲说,怎么样,还是咱们闺女慧舌识好水,这一个小时的队,果真没有白排呢

  • 心中的那一丝牵挂

    原来,多少次的光汇聚成的,是一丝牵挂,父母对孩子难以割断的一丝牵挂,缠绕又拴紧了心间。沉重的步伐踏在一级级台阶上,声音在楼道里回响。我推开家门,毫无波澜,果然,爸妈还在加班。低垂着头,我又回到熟悉的环境,空无一人,今晚又没有晚饭。早已习惯于

  • 父亲和母亲的爱情

    逢年过节,清明中秋,母亲经常跟我们兄妹几个念叨,说不知道父亲在那里过得好不好?还说父亲一生清苦,没有享到一天清福,而把人间所有的福分都让她一个人享了。母亲年轻的时候长得很漂亮,秀美的脸庞、明亮的眸子、两条黑亮的长辫垂于腰际,村里人都说母亲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