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朱公的无奈——懂得分辨于自己是利还是弊

朱公的无奈——懂得分辨于自己是利还是弊

收录日期:2025-08-08 05:40:16  热度:8℃

朱公的无奈——懂得分辨于自己是利还是弊

故事精粹

范蠡迁居陶地之后,自称陶朱公。朱公有三个儿子,他们完全不像自己的父亲。

有一年,老二因杀人罪被囚在楚国。朱公的妻子忧心如焚,整日哭哭啼啼,央求朱公搭救儿子。朱公无奈,只得设法托人求情。他吩咐小儿子说:“唉,杀人偿命是常理,不过千金之家的儿子不该死在法场……你去求求庄生吧,他是我的好朋友,多带些黄金,供他通关节之用……”

小儿子准备启程,老大却不答应。他与父亲争辩道:“我是长子,二弟有难,父亲不遣我去,而遣小弟,这是让人家说我不肖,我不如自杀……。”“唉,让小儿子去未必能救出老二,还是叫老大去吧,不然老二死活不知,先死了个老大,不是祸上加祸吗?”妻子也劝朱公。朱公没有办法,只得改遣老大。

朱公写了一封密信,交给大儿子,说:“老大,这封信是写给庄生的,你到那里先把黄金交给他,一切听他的安排,小心谨慎,千万不能与他争辩……唉,我不大放心呀!”“父亲勿虑,儿会见机行事……”老大收起黄金,自家先留下百两,然后将剩余的装入牛车,奔楚国而去。老大找到庄生,将黄金和书信交给他。庄生看罢信,叮嘱老大道:“这事交给我了,我会设法办妥。你立刻离开这里,万不可久留。你二弟放出后,你不要问是怎么出来的……记住!”

老大走后,庄生将朱公赠金保存起来,拿出自己的积蓄派人送给楚国贵人,以通关节。不久,庄生见到了楚王,说:“吾观星辰,将有灾星降楚……”

“何以免灾?”楚王急切地问。

“独以德为可以除之!”

“好吧,寡人下令大赦天下……”楚王眉头舒展了。

楚国贵人得知大赦的消息,马上转告了老大,老大反问道:“何以知之?”

贵人说:“每次大赦之前,都是先封三钱之府,防备盗窃。昨晚君王已经下令将钱府封上了……”

老大惊喜万分,心想:“真是苍天保佑,楚王大赦,二弟必定释放,何必再花千金之财求助庄生?”他急奔城郊茅舍,找到庄生。“老大,你怎么还在城内?”庄生惊讶地问。“二弟没事了,楚王大赦天下,他一定会平安归家……所以不必再麻烦您了,那黄金我打算带回去……”老大眉飞色舞地说。“唉!”庄生惋惜地说,“黄金分文未动,你拿走吧……”庄生本是廉洁之士,闻名楚国,楚王与楚国大夫对他以师相敬。他本来不打算收下朱公黄金,准备事成之后全部送回。然而老大是个财迷,根本没想到这一层,连父亲的叮嘱也忘得一干二净。

老大复得黄金,暗自欢喜。庄生却气得浑身发抖。他马上面见楚王,禀告道:“臣听见路上行人皆言富豪陶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重金贿赂大王左右,大王岂能为朱公子而大赦?” 楚王勃然大怒:“寡人虽不德,岂可以朱公之子而施惠乎!”于是下令先杀了朱公儿子,再大赦天下。

老大把二弟的棺柩带回了家。亲人和乡邻十分哀伤。只有朱公仰天大笑:“我早已断定你这次去楚国必会害了老二,不是你不救二弟,而是你太爱钱财。这不怪你,你从小跟我一起,知道钱财来之不易、生计艰难……而你三弟生在富家,不吝惜金钱,所以我叫他去……算了,莫要悲伤,这一切全是合乎事理的!”

智慧点拨

范蠡是久经商海的人,他知道酷爱钱财的人往往办不成什么大事,而那些善于在关键时刻挥金似土的人往往能成大事。他深知自己的大儿子惜钱如命,哪里会救出二儿子呢?然而最蠢的还是他的大儿子,在身处有利环境中的时候不知道优势来源于哪里,反而自己破坏了这些有利条件,结果让自己处于不利之中。

投资时也要注意这样的情况,如果你一时赚取了钱财,你要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赚钱。不要认为完全是自己的手段高明,而要看是不是沾了别人的光。如果你分辨不出究竟是为何获得了高额回报,那就不要轻举妄动。有句话说得好:稀里糊涂赚钱的人,也会稀里糊涂地赔钱。因为,你看不清投资环境中,哪些条件是有利的,哪些条件是不利的。也许你获得回报只是因为一时运气好,可是别忘了好运气总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一直都有好运气。所以如果你一时幸运赚了钱,千万别认为自己就有了点石成金的本领,幻想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你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尤其是在赚钱的时候。分清局势的利弊,如果局势对你有利,你应该顺应局势,不要刻意破坏原本有利的局面。

猜你喜欢

  • 不是这样

    有个为富不仁,欺诈百姓的吝啬财主患病了,很多人为了避免财主以后找自己的麻烦,都去探望。一天,阿凡提从财主家门前经过,恰好遇上财主的儿子站在门口。两人正面相遇,财主的儿子向阿凡提说他爸爸生病了,阿凡提不愿去探望,就敷衍地问了一句:“您爸爸的病

  • 了解自己

    一个英国出版商想得到大文豪肖伯纳对他的赞誉,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于是他就去拜访肖伯纳。当他看到肖伯纳正在写文章评论莎士比亚的作品时,就说:“啊,先生,您又评莎士比亚了。是的,从古至今,真正懂得莎士比亚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算来算去也只有屈指可数

  • 畜生不下马

    有个县官带着几个随从骑着马到王庄去处理公务,走到一个岔道口,不知应该朝哪个方向走。正巧一个老农扛着锄头走来,县官在马上大声问老农:“喂,老头,我问问你,到王庄怎么走?”那老农夫头也不回,只顾赶路。县官大声吼道:“喂!老头,你是聋子吗?我在问

  • 懒汉投亲

    有位乡下的懒汉刚刚来到省城,无处投宿,就暂且到已经定居省城的老乡家里借宿。早晨起床被子也不叠好,朋友替他叠被。懒汉却说:“反正晚上要睡,现在何必去叠!”吃过饭后,朋友忙着洗碗。懒汉又说:“反正下顿要吃,现在何必去洗!”晚上,朋友劝他把脚洗一

  • 体面下台

    韩国动乱时期的人事任用大都是出于政治考虑。因此,原本对国防一无所知的李超鹏担任了韩国的国防长官,结果,他上任后,处理诸多问题时犹豫不决,很不得力,总统李承晚下决心拿掉他。这时,李起鹏的妻子出面了。李承晚见李超鹏的妻子朴马丽亚眼中满是怨恨的目

  • 神鹿之死

    日本的奈良有座春日神社。由于神社将鹿奉为神明,因此这个神社养着许多鹿,而这些鹿正是造成当地居民惶惶不可终日的原因。假如鹿不幸死在谁家的门口,神社就会给那家处以乱石击打的可怕刑罚,根本没有任何辩白的机会。村里的人每天提心吊胆,生怕该死的鹿有一

  • 把机会让给别人

    曾经有一位美国妇人这样对林肯说:“总统先生,你必须给我一张授衔令,委托我儿子为上校。先生,我提出这一要求,并不是在求你开恩,而是我有权利这样去做,我是当之无愧的。先生,我祖父在列克星敦打过仗;我父亲在新奥尔良打过仗;我叔叔是布拉斯堡战役中惟

  • 蒲松龄驳权贵

    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虽然一生穷困潦倒,但他却是刚直不阿,满腔正气。一天,蒲松龄身着布衣应邀去一个有钱人家赴宴。在席上,一个穿绸裹缎的矮胖商人阴阳怪气地问:“久闻蒲先生文才出众,怎么总也不见先生金榜题名呢?”蒲松龄微微一笑,说:“对功名我已心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