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三个旅人的雨天哲学

三个旅人的雨天哲学

收录日期:2025-08-08 07:44:42  热度:10℃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家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拿了一根拐杖,而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在他们出门不久,一场瓢泼大雨就下了起来。晚上他们归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被淋得满身湿透,拿拐杖的旅行者则跌得浑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人很纳闷儿,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既没带伞,也没有拐杖,怎么会一点事儿都没有呢?”

第三个旅行者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拿伞的那个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被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回答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雨中有风,伞遮不到的地方就被淋湿了;我走在泥泞的路上,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就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被淋湿而是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那个人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带雨伞,所以只能找那种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频频跌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完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在房檐下走,遇到泥泞的道路时我慢慢地过,所以我既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

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寓言,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许多时候,我们常常因为自身所拥有的优势而忘乎所以,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却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因为优势,我们少了警醒和戒备,从而把优势变成了劣势。所以我们往往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优势效应”,常常是人们的自足和虚荣的心理在作怪。

有些人自以为家财万贯或天资聪颖,所以忽略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最后坐吃山空,江郎才尽,完全是被先天的优势给害了。但也有人变不利为有利,因为不够聪明所以就刻苦用功,因为身体残缺所以就升华灵魂,最终成为成功者。

所以说,“塞翁失马,福祸相依”。当我们拥有优势的时候,要学会居安思危,同时要把自己的优势给“看好”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使优势最大化,从而弥补弱势所造成的损失,这样才能用最高的效率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 吴棠的故事,吴棠气钦差

    吴棠生性耿直,清正廉明,常说:"为官不能失任,为人不能失品,勤理政事,为民做主。"清河县被他治理得如"世外桃源"。在黑暗的官场上,吴棠不断遭到明枪暗箭。一次地方上一些贪官诬陷吴棠"吃漕吞赈&

  • 拖着长辫子的北大教授:辜鸿铭

    ■他是一个留着长辫子的混血儿■他被孙中山、林语堂称之为“中国第一语言天才”■他对中国儒家文化“忠贞不渝”■他精通9种语言,却反对西方文化以一袭破旧的马褂、一顶瓜皮小帽压着的长辫子,以及关于缠足、纳妾等奇谈怪论闻名的旷世怪杰辜鸿铭,自称是“生

  • 安禄山的故事

    靠跳舞发迹的安禄山相传,范阳节度使安禄山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但是,总也得不到重用。一天,听人讲起飞将军李广的故事,这个大男人不禁泪如雨下——难道我注定要和飞将军一样,终生玩命却得不到任何回报?他想起了自己的一个家丁不久前向他介绍的那个叫做杨

  • 郑颢:唯一被招为驸马的状元

    虽然电视剧中状元被招为驸马的不在少数,但真实的历史上,却只有一人!在戏剧《铡美案》中,已经结婚并育有一双儿女的陈世美,赴京赶考高中状元,继而隐瞒婚史,与公主成婚,做了驸马爷;在黄梅戏《女驸马》中,民女冯素贞为了解救丈夫,男扮女装冒名赶考,

  • 苏轼的故事

    苏轼是个悲剧人物。他重气节、有志向。博通经史,关心时事,以图强国。21岁那年中进士,没想到刚刚踏入仕途,便卷入了一场没完没了的政治风波之中。苏轼做主簿、签判一类地方官的时候,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苏轼反对“新法”。他写了几篇文章如《商

  • 李白故事:泪别汪伦

    李白非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长江南北,黄河上下。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几乎印满了李白的足迹。那些烂漫的山花发出一阵阵芳香,那些快乐的小鸟“啾啾”的叫着,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

  • 李白故事:力士脱靴

    李白过人的才华,使他成为一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所以就连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个怎样厉害的人物。于是唐玄宗下诏书请李白到皇宫来相见,一起商谈国家大事。听到皇帝召见,李白迈着大步,仰天长笑着走进皇宫,没有一丝拘束紧张的样子。唐玄

  • 李白的故事:磨杵成针

    李白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还在他5岁的时候,小小李白就坐在窗前开始摇头晃脑地大声背诵前人有名的文章了。只消两三遍,他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书上的内容背锝滚瓜烂熟。由于李白总是把功课作得很好,所以老师非常喜欢李白,经常在小朋友们面前夸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