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什么样的女人千万不要离婚

什么样的女人千万不要离婚

收录日期:2025-08-07 22:25:27  热度:9℃

去年我参加过一场婚礼,至今记忆犹新,原因是新郎和新娘的亲友团结构实在复杂。

新郎的妈妈,知名女企业家,结过两次婚,新郎是与前夫的长子,而前夫已经再婚,这位再婚的继母是否需要出现在婚礼上?新郎是奶奶的心头肉,这位前婆婆是否需要出现在婚礼上?女企业家与再婚丈夫十分恩爱,育有小儿子,现夫和小儿子在婚礼上充当什么角色?

新娘的妈妈,另外一位知名女企业家,结过两次婚,新娘是与前夫的长女,而前夫已经再婚,这位再婚的继母是否需要出现在婚礼上?女企业家与再婚丈夫十分恩爱,育有小女儿,现夫和小女儿在婚礼上充当什么角色?

婚礼现场极其热闹,不否认,很多观礼嘉宾都冲着复杂家庭关系来看热闹,结果却是:现场秩序井然,毫不混乱。

主桌坐满了人——新郎新娘的亲生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伴郎是新郎同母异父的弟弟,伴娘是新娘同母异父的妹妹,两边的继母协助接待家人,两边的继父协助应酬亲朋,其乐融融。

两位企业家妈妈的发言也很真诚:我们是复杂的大家庭,尤其感谢每位家庭成员都非常有“大局观”,给了两个孩子隆重温馨的婚礼。

大局观3个字一说出口,现场来宾都会心而善意地笑了。

结婚和离婚都需要大局观,尤其离婚。这种“大局观”究竟是什么呢?新郎的妈妈曾经对我说过3点:

首先,有共识,不争论。

婚姻本身很难“对错清晰黑白分明”,上完厕所不放马桶圈都能吵一辈子,怎么可能离婚后还保持平和?可是,大家心里都得明白,最重要的共同财产是孩子,只要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成年人必须放下所谓自尊、芥蒂、委屈,前夫前妻在孩子的问题上,得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其次,尽量少谈论,绝对不诋毁。

美国前总统里根去世时,前妻简·怀曼参加了葬礼,此前,两人多年没有联系。第二天,简·怀曼评价前夫说:“美国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总统和一位杰出、善良的绅士。”仅此一句,再无谈论,虽然她无论再说点什么,都可以获得媒体的关注。

最后,力所能及让自己有钱。

绝大多数女性离婚时都会要求孩子的抚养权。抚养费容易讨要吗?不容易,过程的艰辛和屈辱很多女性都忍受不了。

婚礼结束后若干天,我和新郎妈妈约了顿午餐,她问:“你觉得婚礼还好吗?”

我笑:“不要太好,充满了活明白了的女企业家气质。”

她重重靠进椅背,舒口气:“我真是太庆幸当初离婚的选择。你知道吗,我的事业是离婚后才一路开挂,之前做什么都别扭。但是,不是每个女人都适合离婚这个选择。”

我好奇:“什么样的女人打死都不能离呢?”

她說:“一种是期待下一个男人更好,另外一种,没有能力自己吃苦挣钱。假如离婚不是为了自己更开阔,而是为了找下一个所谓的好男人,那还是和现在这个在一起吧,不然,会急切投入一段又一段情感旋涡,自己的心情和生活收拾不好,遇到的每一个男人大概率都会更失望。假如没有自己吃苦的决心和挣钱的本事,那还是和现在这个在一起,因为你们的感情不是夫妻,是金主,单身能生活,但没有金主的供养那是真活不下去。”

她的话是我多年来听到的关于“离婚”话题特别中肯的建议。不是每个人都具备与过去一刀两断的决然,更不是每个人都有从废墟中站起来的本事,即便生活是一团不堪的乱麻,假如没有能力去厘清,稀里糊涂过下去也比莫名其妙重启强。

猜你喜欢

  • 现代文物假领子

    朋友,还记得吗?那时候,衬衣是服装中的上品,穿上它,人显得精神体面。可是衬衣价格相对要贵,需要布票,一般人难得有两件衬衣。衬衣少,则思变,假领子应运而生,风行一时。满大街爱体面的人穿着干净整齐的衬衣,五颜六色,花花绿绿,其实就有不少缺衣短袖

  • 非家庭式主妇的不满

    我真的是很生气,但是我知道我还不能在他面前说什么。他总是认为我的重点不对,说法不对,反正我就是不对的。从昨天晚上开始说吧,昨晚下班回家,跟同事约好了要去体育中心跑步,他决定跟我一起去。回家路上,我们俩买好菜,因为跟同事约得7点钟,但是回去已

  • 食马者的故事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当时的神州大地还被封建王朝的统治笼罩着,一片漆黑。出生前家里的收成还好些,偏今年初逢大旱,老天爷连个唾沫也不给,颗粒无收,五口人只能靠亲戚接济的几串钱过日子,一年很少能有机会吃得上白面馒头,做饭用的灶台始终都是用土

  • “完美”的妻子

    张东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产阶级,前两年娶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妻子——除了相貌平平,其他各方面堪称完美。最近妻子又给张东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可奇怪的是,张东夫妻俩相貌都很平凡,儿子却格外漂亮。张东倒没在意,可父母

  • 草原激斗

    獴的邻居蝙蝠耳狐已经捕猎归来,他跑在草地上,只发出轻微的、细小的“沙啦沙啦”声。站在沙棘树上放哨的另一只獴攀着树枝低头向下望着,只见那狐嘴里叼着一只草原犬鼠,绕着树下的阴影,跑了过来。就在这时,攀在沙棘树上放哨的那只獴猛地摇晃起树枝,狐爸爸

  • 训练“道德”

    吴奶奶是一位退休工人,养老金不高,房子也不大,住在杭州富阳的一个社区里。汶川地震后,她捐了一笔钱,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以“日日捐”向社会献爱心。虽然捐的钱不多,每日只有区区一元钱,但她说,这一元钱带给她许多快乐,只要有一日不捐,心里就会空落

  • 成长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

    上周在南京出差,深夜拖着疲惫跟同事聊天,畅谈至凌晨两点。他18岁出来闯荡,没念过大学,今年38岁,是一本著名杂志的设计总监。如果这是一个老套的励志故事,我可能再无兴趣听下去。但他说,我不知道你们这代人是怎么想的。我反感几零后几零后的区分和标

  • 台湾丈夫上海妻

    她从海边渔村小茅屋走出来的,原来是小县城越剧团的演员,突然有一天,她迷上了魔术,转而进军魔术界。在她锲而不舍的拼搏中,终于成为颇有名望被誉为东海小魔女”的魔术师。她的感情生活,也如她的奋斗史一样,一波三折,磕磕绊绊,才真正找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