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夸氏国的老师

夸氏国的老师

收录日期:2025-08-08 04:54:50  热度:9℃

夸氏国的老师

从前,有一个国家名叫夸氏国。

这个国家里有一个道德、学识都出类拔萃的人,国内的很多读书人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就拿着书本去问他,他经常为这些读书人解答难题,没有不知道的;还有人向他请教琴棋书画等技艺,他没有不娴熟的。

从古至今的郡县设置与废弃、国势的兴衰、政策的对错等等,他没有不通晓其中缘故的;诸子百家的学说和各种离奇古怪的传说,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可见他是个博学多才、见解不凡的人。

有一天,他的邻居对他说:“您这么有学问,为什么不去别的国家走走?去教别的国家的人一些知识,说不定你会很出名。”

他心想:也有道理,出去又能见世面,而且说不准可以收很多的徒弟,让全天下都知道自己的名字,这也算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好事。

于是,他就离开了夸氏国,到各地周游。他到一县,一县尊敬他;他到一州,一州都把他当做奇才;他到天下,天下的读书人都深感惭愧地说:“我们见到这个人,都感到自己枉为读书人了啊!”

这些读书人跟他到北方游历,愿意做他弟子。这个夸氏国的人便当上了他们的老师。

这位老师出门坐着舒适的车子,平时坐在讲堂上。众多弟子来听他讲学,他坐着给大家讲授。

他对弟子们说:“我对于学问,也不是万事万物都精通,但我掌握了做学问的要领。大家如果想学习我做学问的要领,可以向我来提问。”弟子们纷纷提出问题,他都一一予以回答。

众多弟子得到了他的学问和他的书,课后都认真阅读老师的书,勤学苦问,深入研究其中道理。

不到一年时间,弟子们全都把老师的学问学到手了。可是他的学问只是向外传授,却没有自我补充和更新,他的才能只有对外付出,却没有增长。他的学生中不乏有非常出色的人才,甚至有些大有超过老师的势头。处在这种境地,他不但没有危机感,反而心中暗想:“我既然成为天下人的老师了,还辛辛苦苦地学习干什么”

从此以后,他苟且偷安,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只图享乐。后来,弟子又回来向他请教,他的解答也没有超过从前的见解。弟子们很失望,都纷纷离他而去。没有了弟子,他也没法混饭吃了,只好回到夸氏国,国内的人见他灰溜溜的样子,也都不再对他以礼相待了。

人生哲理:人在事业和求知上不能有满足,因为满足已有成绩,就会不思进取,必然会被社会淘汰。

猜你喜欢

  • 倾听来自你内心的直觉智慧

    当我醒来时,智者已经不见了。我很快起身,往树林的方向寻找,她伫立在三只鹿的旁边。智者朝我走来,我们开始了晨间的健行。我们来到一个绿色的小山丘,上面开满了色彩缤纷的花朵,有红、黄和耀眼的蓝。 看到这些美丽的花朵在晨光中绽放,总会提醒我信心法

  • 命运定律

    所谓明智的人,不过就是选择了在该战斗的年龄去战斗了,所以到了可以袖手的年龄就幸福地袖上手了,愚蠢的人,则反之。 有个姑娘给我写信说,朋友们在前后差不多的时间给她介绍了俩男朋友,我们暂且称之为A和B吧,他们都对姑娘一见钟情而殷勤,可姑娘只能

  • 婚姻是过命的交情

    最近在看一本有关前世星宿的书,西藏的。按它的说法,所有人在前世都存在某种关系,区别只在于距离,近中远的距离。我与周围大多数朋友的关系都中近,说明前世渊源都深,今世会有莫名的熟悉感。看来我只和自己看着顺眼的人来往,但偏偏与我丈夫的前世距离是远

  • 始于谎言

    我第一次考试作弊是在初一。考试的前几天,我们班有一个男生去外校弄到了据说很可能会考的一套数学题。因为自己的数学太烂,我也厚着脸皮挤进人群,问他:能告诉我几道题吗?他看了我一眼,诡秘地笑笑,不肯透露一个字。 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听到身后有人

  • 第三种婚姻

    婚恋是什么?是座叹息桥,我们站在桥的两端深深凝望。是你忘记了最初的约定,还是我背弃了曾经的诺言?其实,只是找一个失意时可以承受我的眼泪、快乐时可以让我咬一口的肩膀 _写在前面的话 闲来无事慢步到了图书馆门前,进去吧!信手从书架上拿下一本

  • 谎言的魅力

    在中国的文人里,一定不乏桃源情节。桃花源犹如蓬莱仙境,它代表着一种优美、闲适、轻松、自在的生活情调。但凡识得几个字的人大约都知道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命运

    我老婆退休以后闲来无事,跟几个家庭妇女一聊天,信上了宗教,更确切的说是信命。我们街坊中有一个盲人,叫阿贵,此人先天性的无眼球,长大以后不知在哪儿拜师学艺,就开起了命摊,据说极为灵验。 一日,我下班回家刚坐到吃饭桌前,老婆就跟我学说阿贵的事

  • 湄公鳊鱼的生存启示

    在老挝的湄公河里,生长着一种珍贵的鱼种:湄公鳊鱼。上个世纪初,老挝政府把湄公鳊鱼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老挝人也自觉地拒食湄公鳊鱼,渔人们在打鱼时,无意中捕到了湄公鳊鱼,也会小心翼翼地及时放生。 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对湄公鳊鱼宠爱有加呢? 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