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写好自己的那个“我”

写好自己的那个“我”

收录日期:2025-08-07 13:15:07  热度:9℃

一个年轻人,几经辗转拜在老书法家的门下,想学习书法。

第一天,老书法家说:就从“我”字练起吧,并给年轻人提供了几个知名大家的“我”字帖,让他临摹。

年轻人很虔诚地练了一个上午之后,精心挑拣了自己比较满意的一个“我”字,拿给老师指点。

老书法家只轻轻斜了一眼,便说:“太潦草了,接着练。”

年轻人接着又练了一个星期,自己也记不清楚究竟练了多少个“我”字了。他心想,这回总该得到老师的一点肯定了吧!于是,认真挑选了几个自己满意的字,拿给老师看。

但是,老书法家只随便翻了翻那几个字,便说:“太浮了,接着练。”

年轻人虽有些不解,但还是沉住气,接着又苦练了半年,基本上能把几个大家的“我”字临摹得惟妙惟肖了。便又拿去,请教老师。

这回,老书法家静静地看了一阵,脸上露出了几丝笑容,然后,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说:“有长进,有天赋,是个可塑之才,不过,还是未能真正掌握‘我’字的要领与精髓,所以,还要接着练。”

得到了老师的首肯和鼓励之后,年轻人终于静下心来,他一边揣摩着老师的开导,一边一遍遍、一天天地继续练写。

一晃,又是半年过去,年轻人又找到老师。他这次只拿了一个“我”字,不过这个“我”字已经不是像之前那样的泛写和临摹了,每个笔画都是一种新写法。

很显然,年轻人已经熟能生巧地练就,且独创了一种书法新体。

老书法家终于满意地笑了,他意味深长地对年轻人说:“恭喜你终于写出了这个自己的‘我’,同时你也真正找到‘自己’了。”

其实,做人和练字一样,最难写,也最难出新的就是一个“我”字,一开始我们只会“临摹”,只会跟别人学抑或效仿别人。但是,有很多人正是在这种学和效仿的过程中,渐渐忘记了自己,其独立性也随之消失贻尽,所谓芸芸众生。只有少数人因为懂得在“临摹”别人的同时,骨子里却从不忘做自己,所以才会脱颖而出且与众不同。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认识你自己就是哲学的最高任务。那么,做好自己无疑就是给这项任务所交上的那份最完美的答卷。

猜你喜欢

  • 爱的鼓声

    一个人不仅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更得高亢激昂,响声飞扬。那段时间,她总希望能给人以震撼,可是,她的人生就像鼓面严重受了潮的大鼓,不管怎样就是发不出应有的声响。是的,她时时刻刻都在想突破自己,一直在寻找创作灵感,可思维就像有了皱褶一般,处处

  • 成功就是多拐一个弯

    与影视结缘缘起于走投无路,这之前柯利明是个品学兼优的高材生,有国外名校的留学背景,专业是最能赚钱的金融学,一毕业就春风得意的进入国际知名投行,以一名操盘手的身份在金融市场做着各种金融操盘,年纪轻轻就坐拥千万身家,生活光鲜亮丽,令很多同龄人羡

  • 尊人显“三度”

    放低姿态,尊人显风度1998年,一个28岁的年轻人找了几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小网络公司,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参加一个有关互联网的企业家交流会。在交流会当天,年轻人不禁发现自己很是寒碜,其他人个个西装革履,衣着光鲜。而自己由于刚刚创业并没有多少钱,

  • 一个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中国人

    1986年,在—个十分偶然的机会,谢希德获悉两个关于父亲谢玉铭的重要信息——几十年前的一项重要研究,以及父亲在台湾逝世,亲情在隔绝了40年以后依然无法连续,这也注定他们父女之间的误会在他们生前是无法冰释的。1955年和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

  • 姚劲波:创业是一场长跑

    寻找思路,谋求发展讲起自己的经历,姚劲波的脸上满是欣喜。1999年,刚大学毕业的姚劲波,因是学计算机出身的,喜欢收集域名,就创立了一个以域名注册交易为主的“易域网”。大概做了一年的时间,由于缺乏经验等原因,后期发展受到阻碍,姚劲波想到了把它

  • 相信一双清澈的眼睛

    克拉鲁瓦先生是个好人,这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在法国巴黎的拉丁区,克拉鲁瓦先生和妻子经营着一个名叫弗兰德的低成本小旅馆,生意不好也不坏。1956年的一个傍晚,旅馆里来了个30岁左右的客人,他拎着一只皮箱,衣服也光鲜,一头卷发下的那张脸略显憔悴

  • 李嘉诚把90%的智慧用在哪里

    我很喜欢看一些名人传记,最近我看了全球十大富豪、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有关资料,我对他如何运用90%的智慧,既感慨又感悟,更敬佩!90%的时间考虑失败。记者采访李嘉诚:“您是怎样从塑料大王逐步成为地产大王,进而成为世界华人首富的?”李嘉诚回答:“

  • 郭晓冬:我有我的滋味

    曾经有采访过郭晓冬的人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这是一个浑身都散发着‘好男人’荷尔蒙的人。”的确,这应该是一句赞美,但如果连荷尔蒙都散发着一种“好男人”的味道,会不会有点无趣?事实上,如果你对“有趣”的定义不是整天过得光怪陆离、折腾得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