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托比有棵树

托比有棵树

收录日期:2025-08-08 07:21:24  热度:10℃

托比很自豪,因为他有一棵小树苗,他觉得这棵树苗特别可爱。虽然它还不到托比的膝盖,但托比不在乎,只要有一棵属于自己的树就很棒了。托比托着下巴,目不转睛地盯着树上的一根细细的枝条想着。

托比忽然有了一个挺有趣的主意。他在房间里翻箱倒柜,终于找出了一个有些陈旧的小铃铛。他走到镜子前,先把铃铛拴在手指上瞧了瞧,便“咯咯”笑着跑跳着出门了。他要把这个小铃铛拴到树苗抽出的第一根枝条上去。这对大人来说一定无聊透了,但这棵树是我的,大人连一片叶子也没有。托比美滋滋地想,它是我的。

托比蹲在树苗跟前,拨弄了一会儿那根唯一的树枝,把小铃铛小心翼翼地拴在了树枝上。田鼠在一旁好奇地探头探脑,托比睁大眼悄声说:“嘘,你们可要乖,不准乱吵哦,我在干一件重要的事情。”他学了大人的一句话,这使他心里涌出一点点优越感。托比退后了一步,低下头认真地看了一番,才心满意足地跑回去。

时间可不愿意让人牵着鼻子走,它说走就走了。小托比不想长大,但时间它不管,甚至都不瞧托比一眼。小托比转眼间就进入高年级了。他变得比以前更忙碌,忙着温习功课,忙着做没有尽头的作业,忙着去上各种大人觉得对他有好处的兴趣班。虽然不能整天守在树旁,但托比总不忘忙里偷闲去看看它。树长高了好多好多,快超过托比啦!也长出了好多新枝嫩叶,但那根挂着铃铛的枝条一直都是最光彩的。

春天就这样,悄悄的,来接冬姑娘的班了。屋外下起雨来,“沙沙沙”,也是悄悄的,跟春姑娘学的吧。托比放下书,穿上那件草绿色的雨衣和那双深绿色的雨靴,这可是他在下雨天时最满意的打扮。

托比一路小跑,雨靴溅起一连串小水花。弄得路旁的小草“啪嗒啪嗒”地笑个不停。一棵细细的树立在田野中央,托比跑到树前,仰起头,树已经超过了托比。

托比想起,其实自己好久都没给小树浇水了,它却依然长得那么好。真棒!托比激动得双颊泛红。

小田鼠打着伞,又从洞里好奇地探出头来。托比踮起脚尖,把铃铛摘下来放在水洼里,“嘘,别闹哦,我在干一件十分重要的事。铃铛很脏了,我得洗洗。你们每天都能听见铃铛唱歌,对不对?放心,我会再拴上去,呵呵……”

在天堂街尽头的那块田野中央,有一棵茂盛的桂花树,只要一有微风拂过,树上就会有清脆的铃声随风飘开去。这棵树浑身散发着淡淡暖暖的金色光晕,不管是阴天、晴天,还是下雨……

猜你喜欢

  • 带着婆婆一起嫁

    老公离世后,巧云既要工作,又要抚养儿子和照顾体弱多病的婆婆,肩上的担子不言而喻。巧云啊,趁现在还年轻,你再找个婆家吧!我还行,你就不用管我了!那次,在饭桌上,婆婆终于将自己的想法合盘脱出。妈,照顾你是我应该的。婆婆早年守寡,曾经因为照顾家里

  • 花心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相邻的两个村落,姓胡的一家住在一个大村落里,家境富裕,姓白的一家住在一个小村落,家境很一般。这两家是姑表兄弟关系,亲戚之间相处的非常好。胡家庭富而且人口旺,有了两个儿子,后来又生了一个千金。白家得子晚,只生了一个儿子,巧

  • 买不回的曾经

    当保管员的蔡妍住在铸造公司的家属院四楼,一栋一百三十多平的楼房里,正坐在空旷的客厅里,面对着白色的墙壁发呆,心里忽然想到:休学一年的女儿晨晨,上学已经一个星期了,正在县里的一中读高二,今天是礼拜天,女儿也该回来了,不知道耽误了一年的学业,还

  • 白日做梦

    很久以前的一个冬季,正值三九天,北风呼叫,雪花飘飘,路上行人很少。一个乞丐,就是咱们当地人说的讨荒佬,沿着大河口坡行走。很久以前这里是土路,而且路是沿着一条沟底。由于讨荒佬一天多没有吃东西,身上的破衣服难耐天气的寒冷。当他看见路边有一孔破窑

  • 破啼为笑

    民国初期,有权有势人家的女孩同男孩一样,可以去学堂读书学习。当时在一个大集镇里,有座较有名气和规模的学堂,其中一个高年级中,有一位女孩叫灵秀,学习很好,活泼幽默。也有一位男孩叫俊杰,头脑灵活,较淘气,他对同学们平时说的谜语猜的很准。灵秀与俊

  • 亲爱的,这一世我来爱你

    楚云,你怎么就阴魂不散了?别再跟着我!林韵冷冷的说。阿韵,你别去酒吧我就不跟了,不然我不放心。明明一沾酒就过敏,还总不让人省心,楚云小声嘀咕道。切,烦死了。好了,不去了。去体育馆!我叫林韵,今年24岁。我出生在一个军医世家,据说从太爷爷那一

  • 擒贼

    深夜下班,我发现一黑影,顺着墙根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而跨步奔跑,时而紧贴墙壁,手中还拿一根棍样的东西,疑为贼。我紧跟其后,到一新楼门处,黑影一闪入了门洞,我在想,黑影身形强悍,手中握有凶器,硬拼不得,只有智取,忙拨打110求助,消停,11

  • 泼妇由来

    盛唐时期,有一个村庄。处在山脚下梯田层层,人们主要是以种地为生。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妇女,在家里顶公骂婆,如果与丈夫闹一点别扭,就又哭又叫,摔锅摔碗,打滚不起,甚至要死要活。在外面更是说礼不做礼,路过别人地,不是摘人家菜,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