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打和尚

打和尚

收录日期:2025-08-08 04:46:58  热度:10℃

民间“打和尚”的故事多有流传,但今儿个说的,既有佛家普度众生的菩萨心肠,又有浪子回头的人间美谈……

滦州大觉寺的天王殿里,除了供奉着东、西、南、北四大天王外,在正对着山门的神龛里,还供奉着一尊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弥勒佛的左右各挂一块乌漆木牌,上面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笑口常开,笑古笑今世事付之一笑”,下联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关于这尊弥勒佛,还有一段传说呢。

清朝年间,滦州城里有个做蜡烛生意的富商,叫海山。当年,他这名字是专门请高人给起的,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意。如今这“福如东海”基本算达到了,别看他四十岁刚出头,却将世间珍品吃尽穿绝,每天变着花样地找乐,都不知该怎么享受才好了,只是这“寿比南山”一直困扰着他,怎样才能长生不老呢?

后来,海山终于打听到东北长白山上有位得道的方士炼出了长寿丸,能延年益寿,于是千里迢迢不惜重金购得三粒。那方士叮嘱他,此丸相隔三百年方可服用一粒,三粒增寿一千年。怎奈海山增寿心切,回到家竟将三粒药丸一口吞下,顷刻间,肚子里就好比翻江倒海,像是孙悟空在里面翻跟斗。海山做梦也没想到,这长寿丸竟成了他的要命丸。临死前,他只对独生儿子海猛子说了一句话:“没钱花时你就打和尚吧!”

那年海猛子刚满二十岁,他没听明白父亲说的话是啥意思,心想:这么大的家业,我怎么可能没钱花呢?即使没钱花,我为何又要打和尚呢?父亲一定是被那长寿丸折腾的,说胡话呢!

没过几年,海山的话得到了印证。由于海猛子从小娇生惯养、不学无术,办事又愣头愣脑,本来十拿九稳挣钱的蜡烛生意,愣是让他给赔黄了。后来,他就靠卖家里值钱的东西过日子,却依然大手大脚。正所谓坐吃山空,很快,家里除了他栖身的房子和一尊比真人还大的佛像外,再也没啥可卖的了。曾经锦衣玉食的海少爷,只有拿着破碗到大街上要饭去了。

别小瞧要饭,里面也有窍门,人家专业要饭的,知道咋装可怜咋卖乖,混得好的,每顿还能见到荤腥,可海猛子活这么大,哪儿干过这事?他不会要饭呀,这不,都一整天了,他却连口饭都没吃上,饿得他两只眼睛冒绿光,瞅啥都想咬两口。

这一饿,倒让海猛子想起父亲临终时留下的遗言:没钱花时打和尚。尽管现在琢磨起这话来依然荒唐,可落魄到这地步了,有枣没枣就先打它一竿子再说吧。海猛子正这样想着,对面还真的来了一个和尚,而且就像他父亲冥冥之中特意给安排的一样,这和尚个子比他矮一头,胳膊也比他细一圈儿,要打就打这样的。眼见这倒霉蛋已来到近前,海猛子也就不客气了,挥起拳頭照着和尚的面门打去,不料那和尚是个练家子——会武功,一把将海猛子的拳头攥住,顺势往怀里一带,紧跟着脚下一个扫堂腿,“哎哟……”海猛子结结实实地摔了个狗吃屎。钱没见着,眼前倒是冒出好多金星,嘴肿了,牙也掉了。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指着父亲的牌位就骂开了:“老糊涂,你怎么害我呀……”

骂了半天,气出得差不多了,脑袋也就冷静下来,海猛子想:这爹肯定是亲爹,他活着时把我当成宝贝疙瘩似的,临死也没必要害我呀!思来想去,觉得还得按着父亲的遗嘱去做。

第二天一早,海猛子直奔城北大觉寺而去。他心里十分清楚,大觉寺里都是文和尚,不会像昨天街上遇到的那个武和尚那样给自己一顿拳脚。

海猛子来到大觉寺山门外,正好看到一个小和尚在台阶上打扫落叶,年龄也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海猛子悄悄来到小和尚背后,用尽全身力气猛推一把,那小和尚毫无防备,“哎呀”一声往前一扑,顺着台阶就翻滚下去。

大觉寺建在半山腰,由下到上分数个平台,每个平台下都有几十级大理石台阶。小和尚这下摔得不轻,当他翻滚到下一个平台时,早已折胳膊断腿,当场昏死过去。海猛子还跑过去找钱呢,而寺内几个正在打扫庭院的和尚听到动静纷纷跑了出来,有的把小和尚背回去救治,有的朝海猛子扑了过来,两个和尚一左一右扭住海猛子的胳膊,将他押回寺内来见方丈。

方丈觉明法师年逾八旬,但精神健旺,他温和而不失威严,问海猛子何故要打佛家弟子。海猛子把脑袋一晃,理直气壮地回答:“我爹临死前说了,叫我没钱花时就打和尚!”

众和尚一听气炸了肺,纷纷请求方丈将这个狂徒扭送到官府治罪。觉明法师皱了皱眉,想了一会儿,对海猛子说:“你能否带老衲到你家中一看?”

海猛子满不在乎:“走哇!”

觉明法师带着几个和尚,跟海猛子来到滦州城里的家中。觉明法师走进正堂大厅,见厅内供奉着一尊弥勒佛像,便连忙双手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他转身又问海猛子:“不知令尊尊姓大名……”

海猛子答道:“家父海山,福如东海的‘海’,寿比南山的‘山’。”

觉明法师一听,不由得长叹一声:“唉——蜡头儿啊蜡头儿,你果然还是个蜡头儿!”

这话一说,莫说海猛子了,就连几个和尚都愣住了,忙问方丈何出此言,觉明法师就将往事从头讲来。

三十年前,一个十多岁的小乞丐混在香客中来到大觉寺,趁人不备偷吃供果,被人发现后通报给方丈觉明法师。觉明法师将他带到自己房中,先让他吃饱喝足,然后耐心询问,得知小乞丐父母早亡,他甚至不知自己姓甚名谁,靠流浪乞讨苦熬岁月,其状十分可怜。觉明法师动了恻隐之心,就将小乞丐留在寺中,供他吃住,又让他专门打扫香案上尚未燃尽的蜡烛头儿,然后拿到城里去换点小钱花。日子久了,人们便顺嘴给小乞丐起了个名字,叫“蜡头儿”。

这蜡头儿人小鬼大,他觉得卖蜡烛头儿赚钱太少,就自己制作了模具,将蜡烛头儿熔化后做成整根的蜡烛,再到城里去卖,价钱可高多了。不到十年的工夫,蜡头儿竟发财了,他离开了大觉寺,在滦州城里买了房,后来又娶了漂亮的媳妇。他觉得这一切都缘于觉明法师及众和尚的恩赐,于是花大价钱,请人在家中塑了一尊镏金弥勒佛神像,早晚烧香,虔诚拜佛。

后来,蜡头儿的蜡烛生意越做越大,钱越挣越多,心却越来越黑了,也不怎么到大觉寺去了,家中的佛像也渐渐成了摆设。蜡头儿有了钱,就觉得自己这名字实在不雅,想到觉明法师博学多才,不如请他为自己起个好名字,于是,蜡头儿带着家奴,备上厚礼,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大觉寺。

觉明法师听蜡头儿说明了来意,瞧了瞧他财大气粗的架势,想了想,说:“我看你就叫‘海山’吧。”

蜡头儿忙问有啥含义,觉明法师解释说:“‘海’是福如东海的‘海’,‘山’是寿比南山的‘山’,有海有山,福寿双全。”

蜡头儿乐得一蹦老高,从此再不准别人叫他“蜡头儿”,而改称“海山”海大老爷了。

说到这儿,几个和尚不解,问觉明法师为何给这种势利小人取这么吉祥的名字。觉明法师“哈哈”一笑,说:“你们没看见香案的蜡烛上有金字吗?一边是‘福如东海’,一边是‘寿比南山’,这蜡烛燃啊燃,燃到最后,尚未燃尽的蜡烛头儿上就残留着‘海’‘山’两个字,‘海山’这个名字叫起来大气,其实,这两个字恰好就在蜡烛头上,说白了,到底还是个蜡头儿嘛!”

众和尚听完,“轰”地笑作一团,海猛子脸上却红一阵白一阵的,为自己那糊涂的爹感到难为情,可他还是不明白,父亲干吗让他“没钱花时打和尚”,于是就向觉明法师请教。觉明法师在那尊弥勒佛像前打量了一会儿,说:“你父亲原本也是为你日后的生计着想,可他实在是太糊涂了,佛家岂可以打?你不妨到佛前拜一下试试。”

海猛子顺从地走到弥勒佛像前跪下,轻轻地磕了三个头,四下看看,还是不见一文钱。觉明法师说:“拜佛要虔诚,你用点力。”海猛子下了力气,“嘣、嘣、嘣——”三个头都磕出响来了,这磕头的地板和安放佛像的地板是连在一起的,海猛子这头磕得震天响,一边的佛像也受到了震动,这弥勒佛的肚子里像是触动了什么机关,“吧嗒”一声,紧接着就从口中吐出几锭金元宝来。

一个和尚手快,捡起那些金元宝,说:“方丈,这些钱先给小师弟治伤,剩下的应算海山欠我们寺的蜡烛头儿钱。”

觉明法师把脸一沉,呵斥道:“休得无礼!出家人岂可贪财,更何况这是小施主先父留下的遗产。”

海猛子倒是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事理,忙說:“这位师父说得对,那位小师父治伤的钱理当由我出,我爹欠你们的恩情也理当由我还。再说,我本无一技之能,这些钱到我手里早晚得败光,法师若是真心为我好,倒不如把我也带回大觉寺,给我一口吃的,我就感激不尽了。对了,这尊佛像我也愿意捐赠。”

觉明法师见海猛子说得诚恳,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就点头答应了,于是,让人雇了辆马车,将弥勒佛神像请进大觉寺,供奉在天王殿里。同时,为了让海猛子自食其力,觉明法师让他做了庙祝,专门负责大觉寺的香火……

猜你喜欢

  • 聆听,是一种境界

    夜深时分,月光似白莲,在漆黑的夜空里渐次开放。我伏在案前奋笔疾书,兀自烦恼着久不见提升的学习成绩,心情抑郁得能滴出水来。幽暗的台灯照着纸页,耳畔只剩笔尖与纸摩擦发出的沙沙声。黑夜,像轻柔的纱,层层将月光晕染。一阵欢快的尖叫声,透着纱窗窜进我

  • 无言

           洁白的医疗费报单在枯黄苍老的手里不止的颤抖,而后轻轻滑落,纸上有一个清晰到如同刻上去的指印。李梅一把扶住了吴燕,尽管她并没有瘫软倒下,但呆滞的目光似乎已经宣告那颗心已经到了悬崖的边缘,并且摇摇欲坠。吴燕的身材很瘦弱,身高只有1

  • 无法省略的人生

    每次看到电影、电视剧中出现“三年以后”,或者“五年以后”“十年以后”几个字,我的心总会“咯噔”一下,感觉仿佛下一秒就会很突兀地来一次时光大穿越,人便仓促地长大或者老去。当主人公再次出現时,已是沧海桑田,所有故事都被时光戏剧性地改变。“多年以

  • 月季仙

            传说月季是月亮上的花,因为倾慕地球上的青竹而落到地球,一起修行。月球上是君王制,月季要想离开月球的统治,就得先赎回自己的真身!这样她才能自由无碍的来地球。可是月王舍不得她,始终不肯同意,因为地球上有姻缘,是两个人结合才能相守

  • 人生路上多盘点

    每个人的人生路都是一条既充满希冀又布满坎坷,既充满欢笑又满是烦忧的漫漫长路。一代伟人毛泽东以“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自己奋进路上的“充电宝”。教育良师陶行知则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己前行路上的“增压器”,他们都在不断地调整人生路线

  • 女王

       豌豆国有位公主,她的父母熟知一切针对公主的诅咒、遭际、和磨难,所以下定决心永远呵护她。公主成年前一直在固若金汤的城堡里接受精英教育,城堡外重兵把守。公主愈发美丽迷人,受众人的爱戴与呵护,可总觉得生活平静如水。她成年时,国王和王后邀请了

  • 测试

    狐狸妈妈想送小狐狸上注重品行的森林小学了,打算请保姆照看小狐狸。狐狸看好了个母猴,简历里写猴子的儿子可是个小学校长呢。可狐狸还想测试下,怕猴子小偷小摸带坏小狐狸。第一天猴子登门,狐狸站在门口跟她讲,第一天就当试用,工资不定有。那猴子微微一笑

  • 无用

    从长远来看,获取技能的能力,比技能本身更有普适性。即,有些东西不一定立刻有用,但能持续不断地让你获取有用的东西。容我讲一个关于NBA的故事吧。听上去很奇怪是吧?还有呢!“我要你拥有完善的人格……我还要你学会如何去学习!”5年后,诺维茨基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