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个人成长的三个层次

个人成长的三个层次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4:34  热度:10℃

美国学家、学家柯维把的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依赖、独立、互赖。

一、依赖:着眼点在你--你照顾我,你为我的得失负,事情若有差错,我便怪罪于你;

二、独立:着眼于我--我可以自立,我为自己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

三、互赖:从我们的观念出发--我们可以自主、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开创的;

第一个层次的人依赖心重,靠别人来完成愿望;第二层次的人独立自主,自己打天下;第三层次互赖的人,他们群策群力达到。

在依赖阶段,如果生理上无法自立,有如身体残缺,便需要别人的帮助;情感上不能独立,他的观和安全感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一旦无法取悦别人,个人便失去;知识上无法独立,就要依赖别人代为,解决生活中的大小问题;

相反,在独立阶段,生理上独立的可以畅所欲为;心智独立的人可以有自己的,具备抽象、创造分析、组织与表达能力;情感上独立的人能够肯定自我,不在乎外界的毁誉;

由此可见,独立比依赖成熟得多,拥有真正独立的人格,能够事事操之在我,不受制于人。这种境界的确值得追求。不过,独立还不是个人的最高境界。

只重独立并不适合人与人息息相关的现代生活。一个人如果缺乏互赖观念,难以与人相处共事,充其量只能是独善其身,无法成为出色的领袖或的一分子,也不会有美满的、与生活。由此可见,个人无法离群索居,想独自一人追求圆满,是不可能的。

互赖是一个相当成熟和进步的标志。生理上互赖的人,可以自给自足,但也了解互助合作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情感上互赖的人完全肯定自己的,但也承认需要爱、关怀及付出。知识上互赖的人,截人所长,补己之短。

总而言之,一个互赖阶段的人能够与人分享内心真正的感受,做有意义的交流,也能共享别人的心得。

必须强调,惟有独立的能达到互赖的境界,依赖的人还不具备足够的条件。因此,只有真正的独立才是培养良好互赖关系的基础。

猜你喜欢

  • 道士的预言

    清朝乾隆皇帝统治的第三年,秀水人祝宜臣在乡试时考中了举人。中举之后,他便和朋友一起到外地游玩去了,只剩父亲祝某和奴仆在家。祝某的父亲早年中举,顺风顺水过关斩将,曾担任过清朝的按察使,被乡邻称为祝进士。所以他花大价钱延请名师,把儿子从秀才培养

  • 刨底与挖坑

    清末,省城有个大富商叫蓝河。这年大年初一,他逛庙会来到了城隍庙,赶上说相声的孙讽正在撂地,就驻足听了一会儿,谁知这段子听得他怒火中烧。孙讽说的这段叫《知县见巡抚》,讽刺不学无术的富商花錢捐官做了知县,见到巡抚时丑态百出。正巧蓝河也曾捐过官,

  • 五分钱地主

    从前,山东济宁一个村子里,有个姓曹的地主叫曹三金。曹三金家大业大,但日子过得很节俭,一个破底的茶杯,他都能用上好几年不舍得换。那年秋天,老天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雨,村子变成了鱼塘,用土挑成的毛坯房被水泡得摇摇欲坠,村民们都不得不往县城逃难。这

  • 建文帝迷雾

    1。太监失踪明朝初年,燕王朱棣发动兵变,夺了他侄子建文帝的江山。之后,南京城里展开了一次大清查,皇宫里每个人的身份都要经过反复核实。这可忙坏了锦衣卫统领赵克用,皇宫里太监宫女有好几万,想要统计清楚,还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赵克用查来查去,最

  • 错杀

    清乾隆年间,东海县县令叫万庆高,他的口头禅是:“当官不为民办事,不如回家卖豆腐。”人们常见这位年逾四十的县令瘦脸紧绷,圆眼放光,风风火火地忙碌着。这年深秋的某日清晨,薄雾缭绕,万庆高刚起床就有衙役来报:出了人命案子,一农妇在自家菜地发现了人

  • 跳三刀

    单手剃清朝康熙年间的二月初二,天津卫北马路,空气中还飘荡着过年的喜庆味道,协和轩剃头棚里顾客盈门,好不热闹。也难怪,一个正月里人们遵守着“正月剃头死舅舅”的习俗,今天是龙抬头的好日子,就扎堆剃头来了。一个白面无须的小伙子走到了协和轩,对着马

  • 古镇名医

    1。蹊跷的绑架民国初年的一个秋夜,上海郊区的桃花镇有一个医生叫周观,那晚他送走最后一个病人,正想关门歇息,忽然门被推开,几个蒙面人出现在屋里。这些人也不言语,上前就用破布塞住周观的嘴又蒙上他的眼睛,然后用绳索绑上他就往外拖。周观被推上马车,

  • 半只鸡

    从前,在王国最贫瘠、最偏远的乡下,住着一位年轻的养鸡人。因为他长得矮小瘦弱,而且从头到脚都是鸡毛,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半只鸡”。有一天,国王外出巡视,他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停了下来,对侍从说:“我饿了!快去给我找点东西来美餐一顿吧!这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