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托尔特克文明之谜

托尔特克文明之谜

收录日期:2025-08-08 06:23:02  热度:11℃

古代托尔特克人在继承和吸收特奥蒂瓦坎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墨西哥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立了伟大的艺术文明——托尔特克文明。该文明在很多方面曾影响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的发展。

托尔特克人原是居住在墨西哥北部的一支游牧民族。大约在公元800年左右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并开始南迁到中部高原地区。大约50年之后,这个奴隶制国家出现了一个有名的首领叫霍拉特,对治理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后来他不幸被敌人杀死,其子继位,自称为克沙尔柯脱尔。公元856年,克沙尔柯脱尔开始营建规模宏大的图拉城。公元967年,托尔特克人远征达金和奇钦·伊察,在那里建立了新的玛雅托尔特克城邦。公元1156年奇奇迈加人攻陷图拉城,于是托尔特克人在中部高原地区的统治也就随着图拉城的陷落而终结。

在托尔特克人南迁到中部高原地区后,特奥蒂瓦坎文明开始衰落,这就为托尔特克人发展自己的文明创造了一个契机。特奥蒂瓦坎城被毁灭后,特奥蒂瓦坎文明虽然开始显示出衰落的迹象,但其发展并未中断,很快又在其他地方兴盛起来,并逐渐与当地文化结合。在这种结合过程中,一系列文明产生了,例如,霍奇卡尔科文明、艾尔塔星文明、猛特奥尔凡文明以及托尔特克文明,而在这些文明中,托尔特克文明最具代表性,其成就也最大。

托尔特克文明兴起于图拉城。图拉,属今墨西哥伊达尔哥州,位于墨西哥城北83公里处的群山怀抱中。图拉城的城池建在山上,山下为特奥特拉潘(Teotlapan),图拉河流经其间。图拉城虽然在山上,但河流、森林、野兽和石材为其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者是托尔特克人。他们在吸收特奥蒂瓦坎文化和后特奥蒂瓦坎文化的基础上,在图拉城创建并发展了自己的文明。

托尔特克人在雕刻、建筑、绘画等方面具有极其辉煌的成就,因而有“伟大的工匠”之称。在墨西哥西南部有一处著名的美洲古文化遗址地区,被称为奇钦·伊察。这里最早是玛雅人的文化中心,公元967年托尔特克人征服该城,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托尔特克人逐渐把奇钦·伊察奉为圣地,并很快取得了这个地方的控制权,他们扩建整个城市,使之成为了当时最繁华的艺术文化中心之一。现在人们在那里发现了大量古代托尔特克人的文化遗址,其中最著名的是武士庙。武士庙建于一个较矮的金字塔上,顶部已经消失,留下许多柱子,所以也被称为“千柱群”。在武士庙的入口处,有一个托尔特克典型的圆雕作品,这就是《恰克摩尔像》。恰克摩尔是托尔特克人崇拜的神,他们的形象大量出现在托尔特克人的雕塑作品中。恰克摩尔的典型姿势非常奇怪,他们的身体是躺着的,但上身仰起,双膝向上,头转向一侧,肚子像一个容器。这些雕塑的作用据考证是用于祭祀,腹部的容器就是装贡品的。他们的胸前大都有蝴蝶状装饰,样式固定,但随着其附带物的不同而决定用于不同的神的祭祀。奇钦·伊察的这尊恰克摩尔是当时大量同类雕像中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一个,是人们研究古代托尔特克人文化的重要史料。

托尔特克人不仅在石雕上有极高成就,而且在建筑上也体现出高度智慧,这集中体现在奇钦·伊察古城上。在托尔特克人于公元10世纪南迁至尤卡坦半岛、取代玛雅人而成为这个地区的新统治者后,他们在发扬自己优良传统的同时,吸取了玛雅文明的精华,并与玛雅人一起,兴建了许多新的城邦,其中就有新奇钦·伊察。在奇钦·伊察城邦中,他们兴建了武士殿、金字塔、观象台、头颅墙、球场、市场等建筑。这些建筑,既有托尔特克人原有的风格,又保存了许多玛雅文化的特点,形成了玛雅托尔特克文化。

在奇钦·伊察古城还有一个被称为“螺旋塔”的著名天文观象台,它在托尔特克人的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个观象台因在内部有螺旋形的梯道和回廊,屋顶也呈半圆形状而得名。塔体总高约12.5米,但它建在两层高大的平台上,四周视野辽阔,仍不失为进行天文观测的好位置。设计者充分了解观测的条件和需要,使塔内厚墙在观测室内形成的窗口连线也变成观测的工具,可以说观象台本身就是一架精心设计的天文仪器。它结构简明,形体规范,均取自方圆几何线条的外形,很具科学意味,在古代建筑中极为罕见。

最后,托尔特克人在制陶和绘画艺术上也表现出极为鲜明的特征。托尔特克人的制陶工艺,深受特奥蒂瓦坎文化的影响。这里的陶器以橘黄色陶为主,器壁较薄,大部经过磨光,但亦有刷泥痕迹。它的器形有三足器、带把圜底罐形器和平底钵形器等。在花纹装饰方面,托尔特克人很喜欢黑色,他们多数是在器里口沿画出黑色直线纹,少数是画在器外。但也有在器里外的口沿部分画出红色宽边的。托尔特克人还利用蚌壳制成各种装饰品。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嵌贴在陶器上的人头像。人头的髭、眉和头发全用黑色蚌条缀成,牙齿用白色蚌片,头上披一山狗也全用铅黑色蚌片嵌贴,手式细致,形状颇为生动。托尔特克人的绘画艺术集中体现在一座金字塔上。此塔位于图拉城,共有五个阶层,塔的顶部平台建有羽蛇神庙。该金字塔的塔身侧面有许多绘画和雕像,这些绘画的主题大多是表现战争的,有武装到牙齿的武士和各种各样象征战争的动物(诸如美洲豹、鹰、蛇等),这些动物的嘴中都叼着滴血的人心。总之,比起特奥蒂瓦坎人的绘画艺术来,托尔特克人作品的艺术氛围显得比较阴郁,不那么明快。

托尔特克人所创造的文明在很多方面曾影响了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雕刻艺术和国家建制上。托尔特克人和阿兹特克人在建筑艺术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托尔特克人建筑艺术的代表金字塔常常采用“斜坡——层阶”结构式样,而阿兹特克时期的金字塔则将托尔特克人这一金字塔建筑形式完全继承下来了,这从阿兹特克人的太阳金字塔和托尔特克人的月亮金字塔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出。玛雅人的雕刻艺术更多地继承了托尔特克人的风格,其雕刻主题也大多表现战争,但作品的艺术氛围却更多地体现出活泼生动的气息,表现了玛雅人对生活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托尔特克时代,武士国家开始形成,政府趋于世俗化,出现了“两头执政”,即两名最高首领:武士主持政务;祭司主持教务。图拉城邦与另外四大城邦结成联盟,成立了一最高委员会,设在图拉城。在这一联盟中,商人起了重大作用,因为他们不仅进行商品交易,而且还相互传递信息。阿兹特克人部分地继承了托尔特克人的这种国家建制,其国王和大祭司分别管理国家的政务和教务,这与托尔特克人的“两头执政”很相似,而阿兹特克社会的贵族议事会则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托尔特克人的最高委员会。托尔特克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已开始废除了用活人作为牺牲献祭的礼仪,而代之以禽鸟和蝴蝶,这也大大地影响了其以后的文明。总之,托尔特克文明在许多方面为其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1156年左右,图拉城邦发生内讧,武士集团和祭司集团相互争斗,于是联盟瓦解,来自北方的奇奇迈加人乘机入侵,迫使托尔特克人迁出图拉地区。随着奇奇迈加人的入侵和托尔特克人的迁出,托尔特克文明也就逐渐衰落了。

猜你喜欢

  • 莫以成败论英雄

    无论时光流逝、地位变迁,他从未忘记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哪怕是败军之将,在他心里依然是英雄。 他心里有个永远的痛! 1941年底,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任美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驻守菲律宾,率部与日军顽强作战,但是由于美国在战争初期准

  • 没有谁能阻止你出人头地

    其实和你一样:上世纪90年代,在一趟开往西部的火车上,梳着分头、戴着近视眼镜的他看上去朝气蓬勃,内心却带有微微的彷徨。那时的他严肃乏味,常常独坐好几个小时不说话。后来转行做主持人,1998年他第一次主持的电视节目播出时,他发现自己说的话几乎

  • 没有人能阻止你出人头地

    其实和你一样:上世纪90年代,在一趟开往西部的火车上,梳着分头、戴着近视眼镜的他看上去朝气蓬勃,内心却带有微微的彷徨。那时的他严肃乏味,常常独坐好几个小时不说话。后来转行做主持人,1998年他第一次主持的电视节目播出时,他发现自己说的话几乎

  • 被斯大林羡慕

    谢罗娃貌美如花,追求者不计其数。著名诗人西蒙诺夫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等我归来》便是献给她的。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相识后,有关这对英雄美人相互倾慕的消息便流传开来。 贝利亚曾向斯大林告密说,谢罗娃去前线探望罗科索夫斯基,并一直在司令部内留宿。

  • 糊涂英雄

    这只是事情的开始。 真正策划了《蒙娜丽莎》盗窃案的幕后黑手,是一个自称为巴尔菲埃诺的阿根廷骗子,他和法国的造假能手尚德隆导演了这一切。 尚德隆惟妙惟肖地伪造了几幅《蒙娜丽莎》,巴尔菲埃诺则全力寻找它们的客户。寻找到6个判断力较差、钱包较

  • 成功青睐狂者

    那时,环球公司是每一个想进入好莱坞的电影人梦中的圣地。1968年,该公司的行政长官西德尼•乔•辛伯格偶然看到了这个青年拍的爱情短片。影片刚一放完,辛伯格便激动地从椅子上弹起来,对他的助手说:“我认为它棒极了!我喜欢这

  • 飞机为什么会飞

    莫里斯·卡门教授决心将儿子培养成材,他找来许多名家的作品让冯·卡门研读。从此,冯·卡门在父亲规划好的道路上走得一帆风顺,1902年获得硕士学位,1908年获得博士学位。 1908年的一天,冯·卡门亲眼目睹了法国航空先驱法尔芒又一次打破纪录的

  • 用心

    一次,章子怡拍戏,为了拍摄她站在雪地里等男朋友的情景,眼睫毛上面需要有非常小的雪粒。这个镜头非常难拍。人的呼吸是有温度的,所以眼睫毛上的雪粒不容易凝结,结果怎么拍都拍不好。后来导演就决定放弃这个近距离的特写镜头,但是章子怡死活都不肯。 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