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官场愤青冯玉祥

官场愤青冯玉祥

收录日期:2025-08-07 17:01:19  热度:8℃

把党政军捧场官员都骂一遍!

在夏威夷大学汉密尔顿图书馆中文书库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本薄薄的蓝皮书,封面上印着《冯在南京》。封底标明乃是民国23年由政治研究社出版,作者曹弘忻在尾声声明:该书作于民国18年暑期,“我以我的名誉作保证,我的记述,那是确实的,没有半点不切事实的地方。关于冯焕章(冯玉祥字焕章——编者注)先生的言行,材料的来源,是十分可靠的。”

冯初到南京任职,在隆重的欢迎大会上,对致谢的表示他毫不领情,却把犀利批评的炸弹猛烈地扔向前来热烈捧场的高官们,把党政军要害部门统统骂了一遍。

“诸位同志……当您在我未开口之先,您一定想:玉祥必有许多甜蜜的话,恭维奉承的话,送给诸位。是的,我也想,对今天的主人,表明我所应有的客气与礼貌。但是,此刻,我原来所想的话,说不出口来了。我觉得,我要是把那许多话说出来,那么我是太渺小了,太对不起诸位同志与我自己,并且对不起我们共同的事业。”

这种欲出还收的略有狡黠的口气是典型的冯氏风格,接下来就是一番狂轰乱炸:“我们应当承认:中央党部的同志们,近来走上腐化的路了……我应当送给中央党部一副对联:上联是——三点钟开会,五点钟到齐,是否革命精神?下联是:一桌子水果,半桌子点心,不知民间疾苦!横批:官僚旧样。同志们!我们应当躬身自问:我们比北洋军阀强吗?我们没有走上官僚的路吗?这是我们要时时念着的呀!”

关于军队,他批评得更是直观形象:“领饷多的,子弹足的,给养好的,多年都是在后方不打仗的。而一天只能喝小米稀饭的,每枪只有四五粒子弹的,没有人管给养的部队,却是在与敌人拼命。这,这是什么革命?这是什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的办法?”

在这样的场合,又是以国民政府的行政院副院长的身份,却讲出这样大掴中枢官员们耳光的话来,实在令人惊诧。但冯玉祥似乎根本不在乎那些官员们的感受,依然极尽其嬉笑怒骂官府大员之能事。

最尖刻甚至有点粗鄙的话却是最后的“猪骂”:“国民政府门前,不知道是谁养的猪,每逢我一来,它就哼哼,它一哼哼,我就出一身冷汗!我想,它是在骂我!它骂得对,骂得应该!请想一想吧:猪所报答它主人的:猪毛、猪肉、猪皮、猪骨头、猪蹄、猪牙、猪血,哪一样儿不值钱?而它主人所给它的,不过一日两糠而已;我们呢?我们不如猪。我们的主人把脂、膏、血、汗都给了我们,我们未尝把一分毫的利益与幸福给他们,猪还不能骂我们吗?我们对得起那八百块钱吗?”

天知道,国民政府的门前是否有这样一头猪,但冯氏的农民式的精明机智与政治理想可见一斑。

这些言行发生在一生不嫖不赌不毒不贪的冯玉祥身上,一点都不足为奇。但在鱼龙混杂的官场,尤其是缺乏严密纪律和严格政治操守的国民政府里,却是惊世骇俗的。冯玉祥似乎是个官场“愤青”。无奈这是在同整个体制作战,不,是在同整个政治文化传统作战,其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了。据他的部下讲,时任考试院院长的戴季陶这样说道:“没有一个人能与老冯相处和合作的。”所以,他自己也始终在此环境里落落寡欢,郁闷不堪,加之派系争权夺利,他不久即自动离职。

猜你喜欢

  • 梁晓声的机敏

    一次,一家英国电视台采访梁晓声,现场拍摄采访的过程。采访者是个老练的英国记者,他走到梁晓声面前先是谦卑地微微鞠躬,突然直起身子,说:“下一个问题,请您做到毫不迟疑地回答,最好只用简短一两个字,如“是”与“否”来回答。”梁晓声点头认可。遮镜板

  • 一句话叫醒拳王

    阿里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拳击运动员。在他18年的运动生涯中,一共打了61场比赛,创造了56胜5负的惊人纪录,其中有37场是击倒对手。面对阿里如此的赫赫战绩,人们实在想不出比“超人”更恰当的词汇来称颂他。在鲜花和赞美声中,阿里开始飘飘然,认为

  • 海明威的一行字

    一次,一个从远方来的朋友到海明威家里做客,海明威事先说好去接他的。但是,他在车站等了半个小时,海明威也没出现。朋友只好继续等。原来,此时海明威正在创作小说《老人与海》,他从早上6点就开始写了,但是其中有一句话他怎么修改都觉得不好。他赤脚站在

  • 大师的幽默感

    同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在北师大中文系讲传统音韵学,讲到“开口音”与“闭口音”的区别,他举了一个例子。北京有一位京韵大鼓女艺人,形象俊美,特别是一口洁白而又整齐的牙齿,引人注目。女艺人因一次事故,掉了两颗门牙,应邀赴宴陪酒时,坐在宾客中很不

  • 王德林闻错即改

    有一次,袁世凯吩咐手下人给自己准备了一份简单的早餐:两条小鲫鱼、一小碟胡椒面和几个馒头。然后,他特意召见当时主管宣传的官员王德林。吃饱后,袁世凯指着剩下的鲫鱼和馒头责备侍者道:“跟你们说过多少遍,要节约……明天没有必要准备这么多啦!”说完这

  • 乔布斯的“时间胶囊”

    最近,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挖掘者》栏目的一次挖掘行动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因为挖掘的对象是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埋下的“时间胶囊”,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位天才的发明家,在30年前究竟埋藏了什么。好在人们没有忘记这件事,而人类从不缺乏执着的探索

  • 在迷路中找到出路

    一个不满30岁的年轻人创办公司,依靠网游加速器这一软件,在短短几年内就吸引了近3000万的付费用户。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已获得国内四家投资机构的联合注资,总额将达1亿元,而这个年轻人就是袁旭。袁旭是四川雅安人。小学三年级时,袁旭跟随父亲到

  • 短板也有春天

    有一个女孩,初中时,除了语文,啥都不好,每学期的考试,语文接近满分,其余都不及格。因此,她每学期的目标就是要努力做到“少一门不及格”。但是,这个目标从来没有实现过。所以上数理化的课,她总是想入非非。她清楚地记得,一次上数学课,是在一个春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