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炒米粥的幸福

炒米粥的幸福

收录日期:2025-08-07 18:43:53  热度:8℃

早在和媳妇谈恋爱的时候就知道媳妇纯粹一吃货,经常对眼前的美食品头论足,可就是不会做。于是,我成了家里货真价实的厨郎。

最近几天一连加班,再加上经常变脸的天气,我开始有些小感冒。媳妇也不知从哪听来的,说感冒喝点炒米粥会好的快。于是乎这妮子趁我加班的时候开始自己一个人在厨房里倒腾……

正当我擤着鼻涕敲着键盘工作的时候,接到媳妇的电话。媳妇在电话里哭着对我说本来想煮点吃的等我回来,结果厨房着火了。我一听吓得不轻,扔下电话马上往我家里赶。

到家的时候,媳妇正趴在餐桌上哭,厨房一片狼藉。看我进门,媳妇死死的熊抱着我,眼泪鼻涕一个劲的往我身上蹭。

我问妮子,炒个米粥而已,为啥弄出那么大的动静。傻媳妇傻傻的说:“我就往锅里倒了一点点油,油就在锅里噼里啪啦的乱窜。我急忙把米倒了下去,还没来得急百度怎么做炒米粥,锅里就着火了。我用了一大脸盆的水浇灭了锅里的火,吓死我了。说着,又不断地往我衣服上蹭鼻涕。

我告诉傻妞,炒米粥不放油。她睁着铜铃大眼一脸无辜的问:“我看你不管炒哪个菜都要往锅里放点油,你没告诉我炒米粥不放油啊!”这倒好,到头来成了我的不是了,她居然怪我事先没告诉她。我真冤,谁知道她什么时候想起做炒米粥,我又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

自作聪明的媳妇本有学做菜的天赋与大好时机,可惜第一次炒米粥的意外让她彻底放弃了学做菜的念想。从此以后,我毫无悬念的坐稳了家中掌厨的位置,为在炒米粥过程中失魂落魄的媳妇精心做着每一顿让她品头论足的菜肴,过着自认为平淡而幸福的日子。

猜你喜欢

  • 不放过1%

    当金黄的麦浪、苍茫的雪地、大红的棉袄,这些油画般的色彩出现在电影《白鹿原》中时,人们都为之惊讶;《无人区》以极高的画面质感和饱和度,释放出美国西部片粗犷凝重的风格,却取景于国内……让一帧帧平淡无奇的电影画面变得精彩而唯美,马平这位现年39岁

  • 张爱玲的时尚

    上世纪90年代末,“张爱玲热”悄然兴起,并带起一股老上海怀旧风;张爱玲的一切,从穿旗袍到喝咖啡、看电影的嗜好,仿佛化作了时尚迷的“怀旧圣经”、学者诠释老上海的文化符号。在那个旧传统与新时尚交替的当口,张爱玲表现出来的时尚似乎在那个时代显得另

  • 施雅风:冰川魂

    行进在冰原雪域40多年,踏遍祖国60多条冰川,视冰川冻土事业为生命的“中国现代冰川之父”施雅风院士,2月13日在南京走完了他人生的93个春秋。视甘肃为第二故乡的施雅风先生,因其对甘肃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开创性工作,2006年获得“甘肃

  • 佛先生,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我怀疑全美国所有不快乐的人都在深夜时给卡佛打过电话,不然他从哪里知道那么多悲惨的故事。他小说里的主角都是些倒霉鬼、失业者、傻瓜,在每个濒临崩溃的瞬间茫然四望,思索人生怎么就走到绝境。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不像他笔下的人物,但这些人物都是他。他

  • 自由如莲徐徐开

    梁晓声说她的语言里有一种“脱口秀”的风格,是对语言的天生的灵气;《泰晤士报》说她是一位不凡的女作家,一个令人惊奇的故事;而她自己却说,她是一个极端自由的灵魂。你知道她是谁吗?是的,她就是严歌苓。1957年出生于上海,从小生活在书香世家,阅读

  • 苗子的“调皮”

    20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在北京和吴祖光、丁聪等老先生吃饭。饭桌上谈笑风生,话题说到了远在澳大利亚的黄苗子先生,两位老人争着“揭发”这位老朋友的“劣迹”。丁聪说,有一次,他去参观一个展览,工作人员告诉他有一件展品丢失了。丁聪走去一看,原先挂

  • 泡在酒里的老头

    妈妈高兴的时候,管爸叫“酒仙”,不高兴的时候,爸又变成了“酒鬼”。做酒仙时,他散淡洒脱,诗也溢彩,文也隽永,书也飘逸,画也传神;当酒鬼时,他口吐狂言,歪倒醉卧,毫无风度。仙也好,鬼也罢,他这一辈子,说是在酒里“泡”过来的,真是不算夸张。据爸

  • 写给宋茜的一封信

    我曾经也以为,你会带着红或钱的目标,远离最初的那个你,把你口中的孩子们抛弃。还未组合出道,你的美貌和才艺就已经获得大牌广告和明星的青睐,你分明可以以明星身份继续,但你却以偶像组合的姿态带着几个与你年龄有很大差距的妹妹,用近乎杂技的表演征服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