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一百亿的起点

一百亿的起点

收录日期:2025-08-08 00:19:38  热度:9℃

台北有位建筑商,年轻时以精明著称于业内。那时的他虽然颇具商业头脑,做事也成熟干练,但摸爬滚打许多年,事业不仅不见起色,最后竟然以破产而告终。

在那段失落而迷茫的日子里,他不断地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但想破脑壳也找寻不到答案。论才智、论勤奋、论计谋,他都不逊于他人,为什么有人成功了,而他却离成功越来越远呢?

百无聊赖的时候,他来到街头漫无目的地闲转,路过一家书报亭,就买下一张报纸随便翻翻。看着看着,他的眼前豁然一亮,报纸上的一段话如电光火石般击中他的心灵。他迅速回到家中,把自己关在小屋里,整夜整夜地进行思考。

后来,他以仅剩的1万元为本金,再战商场。这次,他的生意好像被施加了魔法,从杂货铺到水泥厂,从包工头到建筑商,一路顺风顺水,合作伙伴趋之若鹜。短短的几年内,他的资产就突飞猛进到1亿元,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有很多记者追问他东山再起的秘诀,他只透露4个字:只拿6分。

他说,当年他在街头看见一张采访李泽楷的报纸,读后很有感触。记者问李泽楷:你的父亲李嘉诚究竟教会了你怎样的赚钱秘诀?李泽楷说,我的父亲从没告诉我赚钱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记者大惊,不信。李泽楷又说,父亲叮嘱过,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我们李家拿6分就可以了。

演讲结束后,他从包里掏出了一张泛黄的报纸,正是采访李泽楷的那张,多年来他一直珍藏着。报纸的空白处,有一行端端正正的毛笔书写的小楷: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我只拿6分。他说,这就是100亿的起点。

猜你喜欢

  • 不远千里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支!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释义: “不远千里”又称:“不远千里而来”,表示不以千里为远来到 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遥远。 故事: 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

  • 一箭双雕

    长孙晟(shèng)字季晟,是南北朝北周时洛阳人。他聪敏过人,又有军事学识和本领,特别善于射箭。所以,十八岁时就当了一名禁卫东宫的武官。那时,北方游牧民族突厥的首领摄图和北周互派使节往来。为了炫耀各自的实力,双方都选派有勇有智的人充当使者,

  • 一代不如一代

    古代一个有钱人家养了很多鸟,一个朋友来拜访,见白鹤就问养鸟人是什么鸟。养鸟人骗他是尖嘴老鸦,再问淘河,养鸟人说是尖嘴老鸦的儿子,又问白鹭,养鸟人骗他这是尖嘴老鸦的孙子。这人自我感慨地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一代不如一代 的意思是:〖解释

  • 扼臂啮指

    扼臂啮指 (è bì niè zhǐ)战国时期,曾子一个人他外出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找他,曾母左等右盼不见他回来,客人急着要回去。曾母就使劲扼住自己的手臂直到疼痛难忍为止,曾子立即感到手臂痛,立即丢掉柴禾跑回家问母亲有什么事,母亲告诉他有客人

  • 论功行赏

    成语出处《史记·萧相国世家》成语释义“论功行赏”又“论功行封”表示评按功劳的大小,给予封赏。汉五年,既灭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汉高祖。接着,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的大小,给予封赏。刘邦认为,萧何的功

  • 一网打尽

    【释义】全部捉在网中,一个也不漏。比喻把自己的对立面或坏人全部逮住或彻底消灭。【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北宋时,进奏院主官苏舜钦是当时着名的诗人,他少年时就胸怀大志,是被当时政治革新派首领范仲淹推荐提拔起来的。他豪爽激进,屡次上书宋仁宗

  • 画龙点睛

    成语寓意: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故事一:张僧繇是南朝着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

  • 一不做二不休

    【释义】做一件事就不要停下来,不做则已,做了就做到底。【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唐末安史之乱的时候,大将王思礼奉命率军平叛。在一场大战混乱之中,他的马被敌将射死,王思礼摔倒在地。万分危急之际,骑兵张光晟骑马赶来,他跳下马把王思礼扶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