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醉在瑶乡

醉在瑶乡

收录日期:2025-08-07 21:07:21  热度:11℃

我们瑶胞热情慷慨,豪爽好客,杀猪时不论上市与否皆开台宴客,称“猪红酒。”至时,亲邻好友欢聚一堂,大块肉大碗酒,笑语欢声,酒香情浓,令人终生难忘。

时常梦里回家乡,醒来久怀想。这天下班回家,见妻正陪了个头扎瑶帕、身着唐衫的叔爷说话。“光棍七?”见他我不由得皱了皱眉。此人是我的乡邻,懒,穷,时常进城来借贷,搅得我心烦。“阿文回来了?”他拘谨地站起来,笑着和我打招呼,“盘王节我家杀猪,请你回山去喝猪红酒!”“杀猪?!”听了他的话我十分惊愕,“你家也有猪杀?”“呵呵,有哩,”他摸着刮光了胡须的下巴笑道,“八条。托党的富民政策的福,我这穷光棍不但发了家,还娶了个年轻漂亮的好老婆!”样子笑得好开心。听了他的话我的脸不觉得一红:光棍七不再穷,我错怪了他!

农历十月十六盘王节,是我们瑶山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盘王节这天,我一天早就携妻赶路,晌午稍过就回到了瑶山。进山,只见松青竹翠,稻香果甜,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掩隐在这画山绣水之间。路上时常碰到那些手执芦笙身挎长骨的吼声和背着花袋扎着香帕的妹子。悠扬的芦笙曲和悦耳的情歌声萦绕于溪谷坪坝,村寨田园,令人心旷神怡。走进寨子,家家酒香,户户笑甜,电视、影碟机节目精彩,乐曲悠扬。想不到才几年未回山来,家乡的面貌就大变了样。昔日贫困的穷山沟,如今已成为了富裕的瑶乡!

光棍七把握迎进屋,说:“你是贵客,特意备了条猪等你回来才杀!”说这叫他婆娘出来敬油茶。“你不是桂香阿姨吗,怎么又嫁给了七叔?”我惊奇地问。刘桂香和光棍七原本是歌圩定情的一对爱侣,因为光棍七家穷,桂香的父母死活不让她嫁给光棍七。“七哥现在都已经不是穷光棍了,我为什么不能嫁给他?”桂香阿姨笑笑,将香喷喷的油茶递给我和妻,转身去招呼别的客人。“娶了老婆富了家,”我笑着逗光棍七,“我应改口叫你七叔了!”

“呵呵,”七叔得意地告诉我,“我已成为咱们山里独一无二的养猪状元,桂香她娘就赶紧叫媒婆到我家来提亲,说了十筐八篓的抱歉话。我说:‘你不怕我穷了?’她娘和媒婆没话答,好久才说:‘你现在不是富了吗?作为父母,谁愿意找个穷女婿?’当时我要不是看在桂香的份儿上,真想拒婚让她俩下不来台!不过,”七叔轻轻叹了口气,“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他们,穷光棍,谁肯让女儿跟着咱受罪?现在党的政策好,放手让人发家致富,咱瑶民现在有钱有粮,再也不会过穷日子了!”

聊着,日近黄昏,猪已杀好客也已来齐,瑶家猪红酒开台。“今夜不但调龙舞狮跳芦笙长鼓舞,还演瑶戏祭盘王哩,咱们可不能悟了好时辰!”说着七叔捧起他家那只三百年前祖上遗传下来的大酒坛,咕嘟咕嘟将一字儿排开的九个海碗全斟满酒,“过去我们住茅棚穿破衣连粥都喝不上,现在有吃有穿住新楼还买私车,就凭了这,今儿个哪个不醉不准他下桌!”我望着那满桌的美酒佳肴,满屋的高档家用电器和摩托车,觉得瑶胞的日子真的富了,还没饮酒心中就已自醉三分。

才干完一碗酒,七叔就邀我来猜码划拳。我正想应战,却被妻连扯衣襟给制止住。山里的瑶胞敬酒绝招多,谁也逞不得能的,妻怕我不知深浅与七叔斗酒,难以招架当场醉倒出洋相,所以扯我的衣襟加以阻止。七叔见我退开,便另寻对手,“一发财,二添寿,三靠了党富不够”地和人猜码划拳斗起酒来。赢,一阵笑,输,一碗酒,他们把酒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至此我才明白,山里的瑶胞为什么要酿那么多的酒,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坛子这么大的碗装酒,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富裕,心情快乐,生活幸福,以酒助兴啊!他们那坚毅的古铜色的脸上,写满了创业的艰辛与欢乐;他们那一声声虎啸雷鸣般的吆喝,充溢着他们向贫穷落后挑战的胆略和气魄;就是他们那粗旷豪放的酒码,也包含着他们对党的赞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与他们欢聚在一起,你不但会被他们的豪爽和热情所陶醉,而且也会被他们的壮志和气派所感染。在瑶族这个伟大的民族面前你会觉得:没有他们越不过的坎,没有他们办不成的事!有党的领导有党的政策撑腰,他们一定能把自己古朴的家园,建成人间最美丽的天堂!

夜,踏了月辉我带着五分醉意走向坪坝,去参加瑶胞们祭祀盘王的盛典。在路上七叔告诉我,今年他家稻谷收得近百担,茶叶、香菇等土特产也收入万多元。他这次杀的八条猪,四条卖,两条宴客,余下的两条,砍成一条条的挂在楼梁上烟薰风晾,制作成腊肉留来自家吃。在他们这个百来户人家的小寨子里,年收入近十万元的就有二十一家!“过去我们穷得裤穿窿,”七叔得意地说,“如今可富得要冒油喽!”说着他舒开眉头笑,嘴都合不拢。

走入坪坝,这里早已人山人海,灯光如昼,瑶胞们祭祀盘王的盛典正进入高潮。在一阵阵热烈激昂的鼓乐声中,雄狮腾跃,彩龙狂舞,气氛昂扬激荡,;芦笙长吹,长鼓劲拍,老年人捏了胡须乐陶陶地看瑶戏,年轻人结成对二幸福地唱情歌,到处闻酒香,到处笑声甜,我美丽得瑶乡已成欢乐的海洋。置身在这欢乐的海洋中,就是滴酒不沾,身心也会陶醉的。啊,瑶山,在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你人民天天富,日子月月甜!啊,瑶乡,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你生活甜似蜜,乡情浓似酒,我要长醉在你的怀抱中,不愿再离开!

猜你喜欢

  • 有你的地方才叫家

    姥姥和姥爷的婚姻是典型的包办婚姻,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算上结婚那天,两人结婚前一共只见过三次面,说过的话没超过十句。姥爷年轻那会儿没别的爱好,就是好酒,除了早饭,一天两顿酒。姥爷是木匠,靠手艺吃饭,在小县城里也算有点名气。姥姥让他没事儿少

  • 爱你到牙落的时候

    他是在一位师长的家里遇到她的。当时的他刚从艺专毕业,就去了重庆沙坪坝的一所大学任助教。而她则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分到了这所大学的附小任教。他遇到她的时候,她当时正跟着这位师长学习绘画,而他恰恰到这位师长的家里拜访,就这样,他们就相遇了。见到

  • 迷路的岳母

    聊天岳母患上老年痴呆症后,每天早晨都要问:“我该怎么叫你?”不止问我,同样也问妻子,她的二女儿。有时候她还会问:“是你大还是我大?”我想她是为了确定称呼时不至于弄错长幼。有一次她甚至问:“我结过婚没有?”她那种一觉醒来恍若隔世的感觉一度让我

  • 吃亏与君子之交

    曾看到一文,说有人是这样定义朋友的:朋友,就是能吃亏的人。他认为这把朋友的本质道尽了。我当时就想,这样定义朋友的人,肯定是交那些能吃亏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了。但是,吃亏和占便宜,乃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也是一组相对的实践。有人吃亏,就必然有人占便

  • 我们给过父母多少承诺

    那天,母亲指着电视上的飞机说:“你小时候说,长大了,要为我买一架飞机,想怎么飞就怎么飞。”“我小时候说过这么豪情万丈的话?我怎么不记得了!”我怀疑母亲忽悠人,那么久的事儿,她怎么可能还记着?母亲却如数家珍般,一口气说出十几个我曾经许下的诺言

  • 一个残疾女孩

    在失业顺应时代的潮流下,乐心美食馆已经两个月发不出工资了。我只好拿着我的行李,难过地离开美食馆。我除了炒菜,什么也不会啊!在五金厂做了几天后,我的那双灵巧的、摆弄锅勺的手,在黑夜和白天的轮休上班中,伤痕累累,惨不忍睹。过了不久,我又失业了,

  • 如果那一刻,我说谎了

    我们一直都知道,蒙蒙爱着一个男生,从高中到大学。她总是跟我们说那个男生多好多好,我知道在她心里,那个叫做子恒的男生,谁也比不了。我们姐妹团一共四个人,小童一直叫嚷着:“我愿意坐在宝马车里边哭,哭多久都没关系。”而蒙蒙恰好相反:“我愿意坐在自

  • 一双旅游鞋

    我出生在鲁西农村,在那里度过童年,直至十二岁时随家搬至江南。记忆中,儿时的冬天很冷,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凌,吐气成霜,覆水成冰。即使天寒地冻,孩子们的乐趣也是无处不在的。那时大家常玩一个游戏,几个孩童憋着长气,直至小脸涨红,然后对着空中徐徐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