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书院里的邮筒

书院里的邮筒

收录日期:2025-08-07 13:04:13  热度:11℃

今年,施展远的生活起了两个重大的变化:他找到了工作。他的第一份工是在一家出版社做装帧设计,为书本做包装。

此外,近日楼价已止跌回升,在湾仔开设服装公司专门接校服订单生意的爸爸,终于以楼换楼,买下这间比以前大上三百尺的单位。他们刚刚搬了家。

这些都是好开始。

爸爸虽说是校服大王,与好些学校长期合作超过二三十年,校长转换了几次,校服仍在他公司定做。但近年经济萎缩,校服的颜色及款式没以前讲究,多是灰、白、蓝这些,有些家长为了省钱,已改买成衣。有些原买两套替换的,改买一套,情愿洗得勤些。

幸好施展远也自理工毕业了,家中负担也减轻了。

这几天他在赶三本《会考天书》,希望可在特价双周推出,所以下班很晚。同事都回家了,他还在电脑上苦干。

大概九时多,他在外面吃过饭,拖着疲累的身躯步上四楼。这是一幢六层高的唐楼。爸妈看中它楼底高,环境也不复杂。旺中带静。

施展远上楼时,后面还有个女孩急着上来。速度比他快一点,但总是跟在后面。他稍放慢脚步,她仍在身后——好像要问他一些什么。

他以为她是住客。

“你收到信吗?”但女孩在身后问,“不要碰那封信。不要看。”

他最初还不知是问自己。

回头,向女孩道:“什么信?”

“哦——”那个穿校服的女孩才看清楚,迟缓地失望,“我认错人了。你住四楼吗?”

又喃喃:“你背后看来像他!”

他好奇:“什么信?有什么可以帮到你?”

“你也住四楼?”

“我们一家搬来不到一个月。”他说,“是不是上手住客的信?抑或你的信?”

“是我给他的信。”她一想,“这样吧,如果你见到‘黄志辉’的信,就留着,千万不要给他!记住了,你把它还给我!”

“好!我会留意。放心吧。”

施展远见太晚了,便叫女孩回家做功课去。看来她一放学便来等,连校服也没有换。

“我住附近的。”

“咦?”他笑,“住附近也寄信?可以通电话或面谈呀。”

“——不,有些事情,写出来,容易些。”这个看来十六七岁的女孩低下头来。

“写了又后悔?”

她苦笑。缓缓地步下楼梯。还挨着墙,没精打采忽地回过头来,在黑暗中叮嘱:“不要让他收到信!”

一个星期过去,施展远在信箱中没见着“黄志辉”的信——这中间其实有点“时间”上的荒谬,但一个人忙起来,便没工夫察觉。

星期三早上,他赶着上班时,忽见那晚穿着校服的女孩,又在街上闲荡——不是闲荡,是在邮筒附近徘徊。她见到他,涩然一笑:“我等邮差。”

那个新式的邮筒,是绿和紫色的。上面写上信箱编号,也有中英对照的“收信时间表”。星期一至星期五,收信时间是12:30和18:30——还没到邮差来取信回邮局处理分派的时间。

施展远奇怪地问:“等邮差干吗?”

“我要取回我的信。我不想寄出。”她坚决,“我等他来开邮筒。”

“不用上课吗?”他问,“你读哪间学校?”

“不告诉你!”她卖关子。

他留意到格子裙校服,圆领白上衣。还有蝴蝶结……

“你快去学校吧,迟到了。你要等上三个小时,不闷吗?”

“我习惯等。”她呆滞地说,“但不习惯这难看的颜色。以前的红邮筒多漂亮,又有型。”

施展远见小巴来了,匆匆跳上车道别——这中间也有点“时间”上的荒谬,不过他担心迟到,又担心赶不了货,便忘了此事。

这个星期天,他的旧同学要他做东请吃火锅,因为五个人中他最快找到工作。后来他负责送周宝儿和李绮雯回家。他比较喜欢宝儿,打算在她生日时把小礼物和贺卡寄给她——想起,对了,有些事情,写出来,反而容易些。经过邮递,有惊喜。

蓦地见到寂静的角落,明媚的灯光下,女孩划了一根火柴,颤抖地企图抛进邮筒中。火柴在“嚓——”一声后闪了一朵红花,照见她一脸泪水。

她想放火烧邮筒?

施展远马上跑过去,把火柴夺走踩熄。

“你不可以这样的!”他斥责,“你会把所有的信全烧掉,这是犯法的!”

她垂泪,无限凄凉,令人心软。

“你的信重要,”他把声音放软,“但人家也许有同样重要的信等着寄出。”

也许是情书,也许是报平安的家书、道歉信、公司往来支票、律师信函、文件、单据、活命钱……太自私了!

——如果自己的卡片寄出了,无辜地被人烧掉,不能到达对方手中,而自己却一无所知,天天期待回音,是否太冤枉了?

几乎成为受苦人了。他劝她:“你要找信,为什么不到邮局去查问?或者黄志辉已经收到信呢?”

“不!”她脸色大变,歇斯底里,“不!我不会让他收到信!我憎恨邮差!”

然后她转身,昏昏沉沉,漂泊前行,不知到何处去。在一家七十一便利店门前,消失了影踪。

他想:这种无心向学的学生,他的《会考天书》出版后,送给她也无用。只顾“天天”来找信,又喝得醉醺醺似的。

不对,施展远忽地疑惑——“天天”?究竟那封给黄志辉的信,是已寄出了?抑或未派送?在寄出与派送之间,究竟是多长的时间?一下子他好像掉进谜圈由……

祥叔是这区的邮差。他很敬业乐业,因为即使是数码时代,通讯工具日新月异,近年的信件多是账单、宣传单张、公函……但,还是有人写信的。

又,虽然很多行业已经由机械操作,但,逐家逐户派信,给每个信箱“喂”进讯息的工作,还得经邮差人手。

施展远傻傻地在大闸内,一排信箱前,等邮差。

他问:“四楼上手住客是不是黄志辉?”

“我……不清楚。”祥叔回避。

“三楼邓太太说你在这区派信二十几年,她叫我问你。”他缠住不放,“她说你最熟了,哪一家住哪些人,你怎会不清楚?”

又央他:“祥叔,请告诉我,我求求你!”稍顿,“有一个女孩——”

“哦,是她。”

祥叔眼神有点变化。敦厚的邮差不擅长瞒骗。他记得谁同谁,他和她,上手下手,前因后果。

应该是有二十年了吧——但怎么同这个焦灼好奇的年轻人说呢?

二十年前,念中五的林秀菊,与同班的黄志辉因是街坊,相爱起来。那时社会风气还没今天开放,林秀菊当医生的爸爸见女儿偷偷摸摸沉迷恋爱,成绩一落千丈,不准二人交往,逼她转校又逼他俩分手。

“后来我才知道,她寄了一封绝交信给他。”

手持信,投进邮筒,但仍紧捏不放。取出来,又硬着心肠寄出去……

某一夜,黄志辉割腕放血自杀了。

他绝望地,把伤口割得很深,血冒涌而出,他一点也不知道疼,在同一处,又再狠狠割下去。血如浪,把那封绝交信浸得湿透,整张纸也沐浴在红潮中,几乎软烂,手一拈,马上溶散——虽是铁案如山,男孩心中它已化成恨海。

这封信,又怎能退呢?

两天后,林秀菊知道了,偷了爸爸医务所的安眠药,两瓶,全吞进肚子中。

她一定非常非常后悔,寄出那封绝交信……她一厢情愿地要用尽一切努力,把它毁灭——只要他收不到,历史就改写了。

安眠药吃多了,她变成一只迷惘、迟钝、天真而不甘心的鬼。

当然,“校服大王”爸爸一听颜色和款式,便可以告诉他,这间光明书院,十多年前已经关闭了。市面上,再没有人,穿这种校服了。

只是,施展远时常还见到这个心愿未了的模糊身影,在邮筒旁边,默默徘徊……

猜你喜欢

  • 小心翼翼

    宋代时有个很有学问的人,名叫贾黄中,他五岁起跟父亲念书。因为父亲的严酷要求,贾黄中十五岁就考中进士,当了校书郎。贾黄中为官清廉洁直。他在任宣州大守时,有一年闹灾荒,苍生饿死很多。贾黄中就用自家的米做饭,救活了几千人。他在金陵任职的时辰,发现

  • 百发百中

    在楚共王时,有一个善射的人,名叫潘党,能每箭射中箭靶的靶红心。养由基对他说:“这还不算本领,要能在百步以外射中杨柳叶子,才算差未几了。”潘党不服,立即选定杨柳树上的三片叶子,并标明号数,叫养由基退到百步以外,挨次射往。养由基连射三箭,公然,

  • 笨鸟先飞

    东汉期间,乐羊子的老婆是一名贤德的女子。一次,乐羊子拾到了一块金子,欢快地拿回来交给老婆。老婆说:“有志气的人会严酷要求本身,把捡来的工具拿回家是废弛本身的名声。乐羊子深感忸捏,就把金子放回原处,然后说:“你很笨要笨鸟先飞,要出外肄业往。”

  • 画蛇添足

    有一家人家祭过了先人,赐给家丁们一壶酒。家丁们看壶里的酒其实太少,如果每一个人尝这么一小口,那多没意思呢,还不如让一小我喝,让他喝个利落索性。可是到底让谁喝呢?有人想了个法子,对大师说:“我看这么办吧,我们来角逐画蛇。谁先画好,壶里的酒就让

  • 水落石出

    那时,十月夜晚的月光额外洁白明媚。苏轼和他的两个伴侣洗澡着和煦的金风抽丰,兴趣勃勃地一路在城外漫步。清风明月的斑斓夜景,使他们诗兴大发,和伴侣相聚,畅叙友谊,更使他们健忘了一切懊恼,他们和歌吟诗,各抒己见,欢喜之至,无以形容。苏轼俄然想到了

  • 井底之蛙

    有一只小田鸡,他一向都呆在一个井里,历来都没有出往过。有一天,它昂首看着天,这时候候一个小乌龟途经井边。这只小田鸡就满意地对小乌龟说:“伴侣你好啊,你看我糊口在这里多欢愉呀!出往玩的时辰,我可以在井上跳来跳往,进来歇息的时辰我有这么大一个坑

  • 叶公好龙

    畴前,有一小我,他最喜好龙了。他穿的衣服上绣着龙,戴的帽子上也绣着龙。他住的屋子,墙壁上画着龙,柱子上刻着龙。这些龙都牙齿尖尖的,爪子尖尖的,很凶悍的模样。有一天,天上的龙传闻有小我很喜好本身,就飞下来找他了。龙来到阿谁人的家里,他的头才伸

  • 狐假虎威

    在一个丛林里,住着一只山君,有一天山君的肚子很饿了,想找个小动物当点心,他在路上走着走着,碰见一只瘦小的狐狸。因而山君就扑了上往,没想到狐狸大呼一声:“哼,丛林里大师都知道我是大王,大师都怕我,你敢吃我?”山君看狐狸又瘦又小,不相信他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