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相片

相片

收录日期:2025-08-07 21:28:54  热度:8℃

她,在家中日思夜想,苦苦期盼;他,在城里苦心积虑,愁眉不展,而这些,仅仅是因为一张相片……

张树国是一位建筑民工,这年春天,跟随一个小包工队来到上海。他原先生活在偏僻的大山里,以前可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然能到上海这个大都市走一遭。初到上海的时候,他就写信跟媳妇邱玲吹,说距离自己工地不远,就是世界闻名的东方明珠塔,自己一抬头就能看到塔尖。张树国还说,东方明珠塔是上海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到了上海不爬东方明珠塔,就跟没到过上海一样。等碰上休班,他一定要登上去。

邱玲很激动、很骄傲,男人是村里第一个到上海的人,又是在电视里常出现的东方明珠塔附近干活儿,还要登上去,那多荣耀啊!有一次,她和几个女人到村长家看电视,看到东方明珠塔的时候,忍不住一惊一乍地炫耀:“看,这塔俺家树国爬上去过。”

女人们一片惊羡,叽叽喳喳,说你家树国真有本事。只有村长的女人不服气,邱玲长得比她好看,她就一直看不过眼,逮着机会就要唱反调,冷不丁哼了一声,说:“吹什么吹?我还说我男人上过天安门城楼呢。”

女人们闻听,都笑了。村长心脏不好,去年到北京的医院看过病,是村里第一个到北京的人。在村里人心里,北京是圣地,天安门城楼更是圣地中的圣地,那是随便上的吗?他一个小村长,有资格吗?村长女人说他上过天安门城楼,明摆着是吹牛皮。

村长女人不信,邱玲也不跟她一般见识,自豪地说:“树国真的爬过东方明珠塔,他干活的工地就在那塔的旁边。”村长女人“哧”的一声:“那也证明不了他爬过呀。就像我男人虽然去过北京,却不能证明他上过天安门城楼一样。大伙说,对不对呀?”

有人就附和,说对呀,空口无凭呀。邱玲气得差点掉眼泪,发狠说:“不信你们就等着瞧,我让树国寄相片回来。”她电视也不看了,“噔噔噔”昂首挺胸地走了。

回到家,邱玲就趴下来给男人写信,让他一定要去爬东方明珠塔,而且,爬上去后,一定要照张相片。

张树国回信答应,说没问题,电视塔离工地不远,抬头就能看到,抬脚就能过去,他随时可以去爬。

后来,张树国才知道,这件事,还并不那么容易呢。

首先,是时间问题。因为工期紧,工人们经常要加班加点,歇班时间很少。而且即便是有了时间,还有第二个问题,那就是钱的问题。

第一个歇班日,张树国兴冲冲地赶到东方明珠塔下,这才知道,要想爬上去,还要花钱买门票。到最高处的门票要150元。张树国才不会花这笔巨款爬到塔上去看风景。在他心里,150元能干的事情多着呢,那是他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十斤猪肉,是儿子一学期的杂费,是一袋化肥。看风景儿就要花一百多元,太奢侈了!

可是,不爬上去,又完不成老婆交给的任务。张树国在广场上转了几圈,看到有不少照相的摊点,灵机一动,就花了十块钱,照了两张以电视塔为背景的相片。相片上,为了将高高的电视塔全部摄入画面,他显得很渺小,面目模糊,不过,他身后的电视塔巍峨耸立,“东方明珠”几个大字清清楚楚。

邱玲收到相片后,底气立马足了,到处展示给村里的女人看。大家欣赏后,又是一番赞叹,唯有村长的女人依然不服。她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不屑地说:“笑话,站在塔下就能证明你家树国上去过吗?”她拿出一张村长在天安门广场上照的相片,“照你这么说,这张相片是不是也能证明俺家富贵登上过天安门城楼了?”

邱玲哑口无言,对呀,树国如果上了电视塔,就该有在塔上的相片啊,听说那塔好几百米高,在上面可以俯瞰黄浦江,还可以看到上海的城市全景。为什么没有这种在半空中的相片?邱玲也怀疑了,就写信质问张树国:你到底上没上去过?如果没有,一定要上去,一定要有以上海市区全景为背景的相片。

张树国只得实话实说,回信说门票要150元呢,我觉得花这钱不值。

邱玲看到信后,也觉得不值,但再一想,自己已经把话放出去了,这可关系到以后能不能在村里抬起头做人的问题。人要脸树要皮,花再多的钱,也要挣回脸面。她犹豫了几天,一咬牙,去信说:我不管,反正你要把相片寄回来,不然我没脸见人。

张树国只有服从,不过,一想到拍张照要那么多钱,还是不舍得。

秋天的时候,邱玲来信更勤了,除了要钱以外,就是要相片。张树国往家里寄了些钱,可想到又要花一百多块钱去拍相片,还是舍不得,只好附信骗老婆说等年底发了工资,一定到塔上去照相。

没想到,老婆邱玲很快回信,说:“钱是收到了,但相片比钱更重要!村长前几天到北京医院复检回来,带回一张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相片,在那儿挥着手,神气极了,现在全村都轰动了,村长老婆更是神气活现,说话夹针带刺儿地挖苦我,我现在都不敢出门了。”

接到这封信,张树国的脸色比以前更沉了。他躺在床上,连饭都不想吃。工友们问他怎么了,张树国就把憋在心里的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工友们听了,笑得都透不过气来,说:“原来你憋气,只是为了照张相片啊。花这冤枉钱干什么?咱这楼年底就盖到顶层了,比那电视塔也矮不了多少,保证到时候在楼顶看到的景色跟在电视塔上看到的一样,想照相的话,到时候你爱怎么照就怎么照。”

张树国心中一亮:对呀,到时候,登上楼顶拍张照,就说是在电视塔上面照的,背景又是半空中俯瞰上海的全景,和塔上拍的一样,保证人人相信,何苦还要去花150元钱呢?

张树国主意拿定,就给老婆邱玲写信,说现在赶工期,没有时间去爬电视塔,但年底马上就到了,你再忍几天,我保证到时候带着全部工钱和在电视塔上照的相片回来。

两个月后,大楼终于盖到了最顶层。再过几天,就要放年假了,大家都惦记着能拿着钱回家过年,张树国除了这个,还记挂着照相的事,因为这个更重要。

这天上午,工地上放假。张树国拉着一个工友,拿着借来的相机,坐升降机上了顶楼。此时,顶楼外围的架子还没拆,外面还围着安全网,遮挡住了视线。张树国拆掉一块安全网后,眼前豁然开朗,果然可以俯瞰对面的市区,只见楼群密密麻麻,黄浦江、外滩等景点尽收眼底。张树国大喜,选好背景,摆好姿势,让工友照相。他嘱咐道:“一定要选好角度,镜头注意避开安全网、铁架子,另外,东方明珠塔也要避开,别让它出现在背景中。”

这就有点难度了,张树国必须探身到铁架子之外,才能达到要求。

张树国小心翼翼地将身子探到外面,拍了几张以对面楼群为背景的相片后,还不满足,又想拍几张以下面的黄浦江为背景的。这需要从上往下拍,为了选好角度,同时避开铁架子,张树国就踩着铁管,尽量下蹲、外探,然后就问:“可以照到江面了吗?”

工友在脚下垫了好几块砖,踮着脚,在取镜框里看了看,说:“还差一点。”张树国再往外探了探:“现在呢?”“还差一点点。”

张树国竭力外探,脚下只剩下脚尖还在架子上了:“现在呢?”“好了。”

张树国松开紧握铁管子的左手,举起两指,摆出胜利的“v”形。

工友“啪”一声摁下了快门。

就在此时,张树国突然失去平衡,脚下一滑,刹那间,他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向楼下飘落下去……

不久,包工头亲自将张树国的骨灰送回老家,除了骨灰,还有几张相片。相片上的张树国摆着胜利的手势,很神气。

老婆邱玲捧着相片,听着包工头讲述事情经过,哭着说道:“我,我只是想要一张相片,没想到……”

包工头叹了口气,说:“咳,你着什么急呢?建筑公司原本就打算春节放假前,组织大家集体参观东方明珠塔。可等我去通知他的时候,他已经爬上去了,为了一张面子,丢了一条人命,你说,值吗?”

猜你喜欢

  • 沉河

    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在位时(公元前446~公元前396)时,邺地(今河北省临漳县一带)的三老、廷掾勾结女巫,聚敛百姓钱财,假言说是为河伯娶亲,每年挑选民家女沉入漳河。西门豹任邺令以后,识破了女巫们的阴谋,将计就计,把女巫和三老投入河中。这个

  • 剖腹

    商代末年的纣王确实称得上暴君之最了,他不仅首创炮烙、烹人等非人的刑罚,而且首开对大臣剖腹取心的先例。当时著名朝臣王子比干见纣王无道,觉得作为臣子应该尽到辅佐君主的责任,就直言进谏,这下子可触怒了纣王,他对比干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窍,

  • 腰斩

    小说、戏曲描写的包公故事中,包公把罪人处死用的是虎头铜铡,施行时罪人被平放于张开的铡口下面,从腰间铡为两段。如包公下陈州铡了四国舅,在开封府铡了驸马陈世美、后来又铡了亲侄儿包勉等等。这些故事当然只是根据传说编撰的,事实无考,但这种铡人的做法

  • 周恩来为什么没有后代

    1925年8月初,21岁的邓颖超只身从上海来到广州。5年未见的恋人应自己的呼唤而来,然而广东区委正全力领导省港大罢工,周恩来无法抽出时间去码头迎接自己的恋人,只好委托秘书陈庚拿着邓颖超的照片去码头上接。可拥挤的人群还是没有办法让邓颖超见到陈

  • 揭秘:明代土豪的日常生活有哪些

    奢靡之风遍江南有明一代,商业高度发展,嘉靖以来,工商业勃兴,许多人因此发财致富。当时的徽商以鱼盐为业,家中白银有上百万两,家产二三十万的不过是中小商人。而明初崇尚俭朴的风气逐渐消退,富豪们开始享受、炫耀生活。顾炎武评论说:“自神宗以来,黩货

  • 冰道运石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

  • 击石燕鸣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

  • 赵氏孤儿

    有一出古戏叫《赵氏孤儿》,演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其中就有两个人以生命为代价信守诺言的情节。春秋时候,赵国有个忠臣赵奢,遭到奸臣屠岸贾的诬陷,被杀了。临刑前,赵奢对他的两个门客程婴和杵臼说:“我死后,你们一定想办法保住我的儿子,日后让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