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余光中:婚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

余光中:婚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

收录日期:2025-08-08 04:10:10  热度:9℃

楚楚可怜的表妹

咪咪,宓宓,这些名字经常出现在余光中的诗文中。她原是同一人,本名范我存,余光中的一位远房表妹。抗战胜利后,17岁的余光中跟随父母回南京,在范我存的一位姨妈家中两人巧遇。此前,范我存常听姨妈提起这位表兄,夸赞他书读得好,中英文俱佳,又有绘画天分。范我存不免多瞄了余光中几眼,不过当时两人都很害羞,没说上几句话。

表兄对这位初识的表妹显然很有感觉,因为不久范我存就收到他寄来的一份同仁刊物,里面有余光中翻译拜伦的作品。可笑的是,信封上写的收信人名字竟然是“范咪咪”。小书呆子不知道咪咪只是范我存的小名,甚至没去打听她的真名。

范我存此时就读于南京的明德女中,母亲孙静华是新女性的前辈,总是教导女儿要看社论或思想性的文章,不喜欢她接触纯文艺。范我存的父亲范肖岩是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早年留法,受西方文化影响比较尊重女权。抗战爆发,范肖岩在携妻女逃往内陆的途中染上肺病,一病不起。幸好外婆和舅舅已逃难到乐山,范我存母女就投靠了他们。

1949年初,范我存随一位表姐夫飞去台湾。到了台北,范我存才念了两年半书,学校为学生进行健康检查时发现她的肺部有问题。于是,年轻苍白的岁月,就在休学养病中寂寞度过。

1950年6月,余光中一家也从香港来台。不久,余范两家就联络上了。后来余光中在《四月,在古战场》一文中,对当年的表妹有这样的描述:“一朵瘦瘦的水仙,婀娜飘逸,羞赧而闪烁,苍白而疲弱,抵抗着令人早熟的肺病,梦想着文学与爱情,无依无助,孤注一掷地向我走来……”

然而,一开始,两边家长都不太赞成他们来往。余家顾虑范我存身体不好,范家看余光中这个台大的高材生有点书呆子气,但是两个年轻人很快就从知己发展成情侣。当时余光中在文坛上已小有名气,表妹眼中自然是爱慕有加。而余光中也在表妹那里得到另一些艺术的启发,例如西洋现代绘画,尤其是凡·高的作品,就是经由她介绍才开始认识的。

除了心灵契合,他们又有共同的生活经验:江南的童年,四川的少年,逃难的艰苦,经过战火的洗礼,那份共鸣就更不一样了。而余光中在爱情燃烧到白热的那段时期,也曾用一柄小刀,在厦门街自家院子里的枫树干上刻下“YLM”三个英文字首,Y代表余,L是爱,M是咪咪。

1955年,余光中开始翻译《凡·高传》。他在白纸的正面写译文,反面写情书,然后寄给范我存,由她誊写后再寄回给他。前后11个月,全文30多万字,全由范我存陆续誊写在有格稿纸上,之后才由余光中送往《大华晚报》发表。

里里外外全靠她

1956年,余光中终于和表妹结婚。结婚为女人一生的分界线,对于范我存来说,婚前的娇柔羞涩,在婚后不久就磨炼成自信坚强。从1958年到1965年,7年之间,她生下了5胎(其中唯一的男婴出生后3天不幸早夭)。范我存回忆当年,经常是门铃、电话铃齐响,她一手挟着孩子,一边先抢接电话,要对方等一下,再奔下玄关去开大门;要不就是在厨房,把孩子放在推车里,忙着做饭。余家全盛时期,大小共有8口,食量惊人,还得兼顾营养可口。这对范我存是一大考险,但渐渐地她也从中学到了讲求实际,而婚前的浪漫幻想也得暂放一边。

不过丈夫的文学活动,范我存始终坚持参与。蓝星诗社的成员把余宅当作总部,众诗人经常进出。后来余光中在师大教书,交游更广,家里又经常有学生来往,再加上公公余超英好客成癖,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厦门街余宅,简直人文荟萃。而外表娇柔的范我存,其实内心是极有主张的,从内务大臣到外交部长,全由她一手担纲。“她帮我摒挡出一片天地,让我在后方从容写作,我真的很感谢她!”余光中不止一次这样说。

心底不止一朵莲

在余光中的800多首詩中,情诗占了100首,有不少很引人遐思。从早年的《昨夜你对我一笑》到《莲的联想》,让人隐约感受到余光中的情诗并非凭空捏造。那些情诗所咏是谁呢?那样浪漫凄美的情韵是真是假?“如果没有动心,莲的联想在哪里啊?”余光中眼中带笑,语带玄机,“人难免会动情,如果控制得宜,也是一种智慧。”对余光中来说,莲有三重意义:既是花,也是古典美人的象征,又有宗教意义。他钟情莲的化身,他迷信美。在他的心底,莲,不止一朵。

对于爱情,余光中是这样看待的:“人如果太绝情,老是理性地慧剑斩情丝,也未免太乏味了,像是不良的导体;但若是太自作多情,每次发生爱情就闹得天翻地覆,酿成悲剧,又太天真了。爱和美不一样:爱发生于实际生活,美却要靠恰好的距离。水中倒影总比岸上的实景令人着迷。”余光中认为自己是个保守的人,外出吃饭都在固定的餐厅,买东西也认定了原来的商店,缺乏革命性。所以这一生的感情,不可能再有什么大变化了。

诗人强调,作品本来就虚虚实实,不必认真考证。他庆幸妻子没有从字里行间去搜索微言大义,这种见怪不怪、大而化之的性格,有利他的创作。他说:“如果妻子对艺术家丈夫把一本账算得太清楚,对艺术绝对是一种障碍,什么都写不出来啦!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她自信的表现。”做夫妻40年了,两人鲜有吵架。余光中脾气虽急,但从不迁怒,而且脾气发过就放下了,心胸非常开阔。“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相处是靠妥协。婚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是一对一的民主,一加一的自由。”这是余光中的“婚姻之道”。

猜你喜欢

  • 尺度与比例

    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学教育学家。他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并多年活跃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1928年,梁思成学成回国后应东北大学之邀去沈阳

  • 侯宝林的“卑己”

    侯宝林是中国现代相声的一代宗师,这位中国相声第六代传人一生创作了《77号》《北京话》《醉酒》《新式马甲》等大量优秀的相声艺术作品。他的相声融强烈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于一炉,既让观众笑声不断,又在笑声中给人以教益,俗中见雅,平而能奇。他逝世20

  • 爱,让我的内心获得真正的宁静

    童年给我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爸爸妈妈吵架。他们总是在吵。我抱着妈妈说:“妈妈你别难过,反正以后我也不会结婚了,以后的日子我陪你一起过。”我悄悄大哭了一场,心里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没有爸爸了,从今以后我是没有爸爸的孩子了。那时候妈妈带着我,

  • 我从来都不是好学生

    尹老师是我高中时的数学老师,他没有念过大学。本来他可以去一个名牌大学读书,但是在高考前,校长告诉他,现在学校缺老师,希望他能留校。尹老师没犹豫,同意了。就这样,他和几个高考成绩比较好的同学高中毕业后就当了老师,一直到退休。他在讲课时,时常把

  • 成人社会给95后的信

    我想起一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但我要谈的不是安迪,而是那个老黑人。州政府的假释委员会问他:你是不是改造好了,可以放你了?他前几次都乖乖的,最后一次,他说:你知道我看见什么了?我看见,就像在洞的另一头,一个浑小子,无法无天,虚度青春,糟蹋

  • “极限达人”陈盆滨的人生梦想

    2015年7月10日,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内,座无虚席,水泄不通,人声鼎沸。兴奋的观众将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场地中央的一个人。那个人汗流浃背,激动无比,正用力地挥舞着五星红旗。100天,跑出100个马拉松,没有人敢吧?陈盆滨又一次成功地实现了自己

  • 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大概是我上大三,他也上大三的时候,我是清华的,他是北大的,我们共同上过《亚洲周刊》的封面。那个时候我是因为批评清华,他批评北大,我们作为时代的典型被上了这样的封面。但我看到他本人的时候,我非常难把他和我印象当中的这个人联系起来。当我看到他的

  • 见或者不见,你的价值都在那里

    1950年10月,他出生在美国旧金山一个意大利裔家庭。因为家庭贫穷,他从小便开始勤工俭学,并努力在学校中表现自己,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够注意到自己,改变他们对他这个外国裔学生的看法。可即便是这样,同学们依然排斥他,老师对他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