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你不够好,所以才能越来越好

你不够好,所以才能越来越好

收录日期:2025-08-08 11:12:35  热度:9℃

2005年的一个午后,你梳着马尾趴在窗前的书桌上,一笔一画地写着笔记。窗外是一整排的杨树,风吹过,树叶敲击出沙沙的交响乐。数学老师在讲台上写着“α”“β”,这是你最愁苦的课,就算你知道这些公式在未来一点儿用也没有,可你依然无处可逃。像每一个少女一样,“中学生”三个字就是你的职业和全部标签,除了学校和家,再无任何容身之地。

你那么自卑,说话小声,不敢唱歌。你缩在宽大的校服外套里,希望不被任何人看见。所以如果当时有人告诉你,你的声音十年后会被很多人听见,你写的字会在未来陪伴很多15岁的青春,你一定不会相信。

但成长就是这么奇妙,因为充满了未知的惊喜,我们走的这一路,才鲜活而生动,只此一回,无可复制。

和很多人相比,你的人生并不够跌宕起伏,也没有瞠目结舌的奇迹。可是真实的,便是独一无二的。于是你喜欢听真实的故事和真实的声音,你慢慢地结束了对偶像剧的痴迷,却依然热爱童话,热爱的眼神里有单纯的光芒。

你活在一个快速运转并拥有庞大信息量的时代,很努力地不被舆论控制,不被情感操控,不被道德绑架,因为你知道所有的标签、头衔,都不是本质的你。越剥落那些附加值,你越想花力气去讨好自己,认识自己,做最原始的自己,而不需包装或假装。你不渴望迎合任何人的想象。

你经历过伤害,也受到过欺骗。可你相信生活不会自动变好,只能自己过好。

你害怕分离,却也因为分离而懂得珍惜。一路上遇见一些人,也丢过一些人。每次细数一遍,才明白失去与获得都很珍贵——你是那么感激。

你抵抗过一些软弱,在每个人都会拥有的那段不自由的青春里,在硬着头皮落泪狂奔的夜里,学会对自己说:要扛住,要沉默。你相信只有跑得更远,才能远离不够好的那个自己。

你相信青春里的汗和泪比笑更会被时间记得。

你相信缘分,相信发生的一切都有意义。你允许生活中长出刺,但得源于自己,才能勇敢拔除,去愈合,去向前。你不想接纳任何外界丢过来的痛苦,你只想捍卫心底的自由。

你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对陌生人友好,对比你贫苦的人保持尊重,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手,对需要关怀的人微笑,对让你落泪的人平静,对爱你的人真心且珍惜,对离开你的人放手,对比你优秀的人祝福。

你承认,这个世界有时候很糟糕,它有点脏有点乱,也会让人流泪让人心碎。可是,你太希望这个世界能因为你的存在而多美好那么一点点——哪怕,就只有一点点。

你不想为并不那么关心你是否幸福的人,妥协于生活或爱情。你只想为此生唯一能从头到尾陪伴你的自己,博一份完美。

你去了一些远方,也向往更多的远方。你不为旅途寻找任何意义,你只是知道,远方并没有自由,只有心底才有。

你有很多心愿:想写一本温暖的书,想和每一个好朋友都能享有一趟旅行,想走遍每个动物园、海洋馆、主题公园,想知道每朵花每棵树的名字,想学好几门语言,以便去听地球每个角落的故事。你觉得世界那么丰富有趣,一万件好玩的事要做,一万种不期而遇的美好等待相逢,哪还敢浪费生命和时间,哪敢不快乐。

你不够好,却也因此,才能够越来越好。你想更努力,不辜负青春,不辜负那个曾经的自己。

就这样,终于得到了成长的馈赠,你成为一个别人眼中暖暖的姑娘,拥有很多爱和珍贵。而你想告诉那个年少的她:请你一直就这样走吧,勇敢地、头也不回地走。那个你想去的未来,总会走到的。

勇敢一点,不要害怕。

猜你喜欢

  • “我怕你在北京不认识路”

    《易中天文集》首发仪式在北京举行的时候,易中天从厦门匆匆赶到北京。作为东道主,自然不能缺席。 下了飞机,易中天忙掏出手机,给恩师茅于轼发短信息:茅老师,我已经到达北京,我正找辆出租车,前去拜见您。因为茅于轼已经84岁高龄,他的耳朵

  • 你忘记兑现的那些诺言

    我的一个朋友,有一年连遭打击。一份可以给家人带来微薄收入的工作,被老板辞掉;父母又轮番病重,将仅存的一点儿余款全部交给了医院;而妻子却又在此时怀上了孩子。他一个人,在困顿的夹击中几乎无力继续支撑。 同样从乡村出来的我,当时刚刚大学

  • 最需要的东西

    他像一头狼似的号叫起来,过了一会儿,他的号叫却又变成了带着嘲讽意味的惨笑。 这个时候的北方,可以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每天都刮着强烈的寒风,吹起的雪片冰碴如同刀子一样,使得几百里内一切有生命迹象的东西全都没了踪影。 费德兰和

  • 青虫之爱

    我有一位闺中好友,从小怕虫子,不论什么品种的虫子都怕。 大家不止一次地想法治她这个毛病。早春天,男生把飘落的杨花坠,偷偷地夹在她的书页里。待她走进教室,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无声息地瘫倒桌子底下了。从此再不敢锻炼她。

  • 人精是怎样炼成的

    我有个初中同学,打小不爱学习,上课时总扮周润发在嘴上叼根牙签。初中毕业他上了职高,我们就再也没见过。前些日子,我忽然接到来电,原来他到了北京,约我吃饭。这个初中数学永远考不及格的家伙,现在居然是一家银行某分行的公司业务部老总。 他

  • 与其晕菜,不如宅居

    我是宅女,喜欢安静不喜欢热闹。如今,大学时光即将结束,回顾一下,课余的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的,不是在图书馆看书就是在操场听音乐广播。不是不想跟大家增进感情成为好友,常年独行侠一样的个性受不了一起看书一起吃饭一起上厕所的种种约束,在我看来一

  • 念过哈佛又如何,你下过乡么

    一位朋友前几天刚见了蒯大富,跟我说,受不了了,这哥们儿,饭桌上一开口就是:兄弟我当年被毛主席接见的时候 其实,这也很正常,有多少人能够走出人生巅峰的记忆呢?人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堆碳水化合物,除了身上披的阿玛尼,脚下踩的LV,身上喷

  • 小偷与乞丐

    导演贾樟柯在微博里回忆:1990年,我爱背双肩背。从火车站出来,一个少年从后面拉我的背包。我问:干吗呢?少年搂住我:老板,借点钱。他的手里是一把小刀。我说:没钱,还不知道去哪儿吃饭呢。少年仍然搂着我,我们搂着一起走了很远。他停下来,从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