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郑爽:青春是场修行

郑爽:青春是场修行

收录日期:2025-08-08 05:54:35  热度:9℃

《一起去看流星雨》结束,我也没再关注郑爽。所以再次注意到她的时候,已经是电影《画壁》上映以后了。那时候她正被媒体称作大荧幕上近十年来最美的仙女。

《画壁》出来以后,周围人都评价她说在里面很好看,我就想,难道楚雨荨就不好看吗?说这话的时候还像个孩子一样,带着点儿不服气的神情。然后抿抿嘴唇,诚恳地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这个好的光阴,这些也不是说我付出多少就能得来的,所以要想做一个踏踏实实的演员,还是要先把自己的戏演好。

当时那些话给我的内心触动很大,觉得这个女孩子真是不懂得自己的美。第一次上《背后的故事》,她说自己长得很平凡、很普通。第二次,她把大家对她的惊艳归结于她年轻。想起亦舒评价林青霞的一句话,她这样美而不自知。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她不再出来,我也忙着自己的事情。后来,上网看了下新闻和图片,不知道怎么说好,看着像变了,但又说不上来具体哪儿变了。所以我把它归结于小女孩儿长大了,没有了婴儿肥,长开了。女大十八变嘛,我和我十几岁时的样子也有些不同了。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是我错了,她的确整容了。

其实我没有想过她会承认,因为在娱乐圈里,别说她这样的基础级别的整容了,就算那些整得面目全非的,人家也会铿锵有力地说,我这是纯天然的。其实说真的,她整容后的变化并不是翻天覆地,还是可以看出是她。但很多人可能连她以前长什么样儿都没印象。

娱乐圈就是这样一个大熔炉,所有进去的有棱角的人最后都会被磨平,渐渐地只剩下圆滑。我在想郑爽有一天会不会也这样,被打磨得再没有棱角,再没有锋芒。但我没能等来她的圆滑,却等来了她的一次次炸弹。

整容了,公开恋情了,分手了。这女孩儿像个孤勇的战士,又或者像个不懂事的孩子,这一路走得跌跌撞撞,看得人叹气连连。

我想一段感情的结束一定是双方都有问题,或许是我们爱得不够成熟,又或许是我们在爱里面迷失了自己。

因为爱过,所以不舍得说对方的不好,她提到曾经的另一半时,真挚地说他很好,是自己不够好。揽下了分手的责任,也笑着面对媒体咄咄逼人的问话,虽然还是会无所适从,还是会语无伦次,但是,她已经在尽力做到最好。还是感慨,终于长大了。

时间让人变得宽容,褪去层层不适,你至少可以看到她内心的真挚坦荡。她并不像个明星,更像一个隔壁邻居家的小姑娘。会为爱奋不顾身,也会为爱低到尘埃里,患得患失。她也曾不理智甚至冲动,也曾不自信甚至自卑,但最后还是选择坚强,选择放手,选择勇敢地独自前行。

不悔往事,不惧将来。郑爽,我曾经以为活泼外向就是她的标签,或者就是她的性格。可是,当你有了更多的关注才知道,浮华只是一瞬间,淡然才是隽永。她可能一辈子也学不会别人那种圆滑,可能一辈子也提高不了她的双Q,但是她已经在努力了。又或者有一天她也学会了所谓说话的艺术,学会拒绝、学会官方,我不会说那样不好。只是,还是会怀念曾经有这样一个女孩儿,她什么都不懂,却也什么都不怕。

上帝爱你,所以为你预备了对的人。上帝也爱他,所以等你准备好了自己,才会把他送到你面前。在青春的道路上修行,我们都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才会遇见幸福。

猜你喜欢

  • 蒋介石的识人术

    蒋介石一生模仿曾国藩为人做事,用人上也多用曾国藩的办法,通过小事和语言观察对方,凡是被他相中的人就能够得到重用;反之,即使有天大本领,不但不为蒋介石重用,反而会被怀疑、提防。蒋介石建立黄埔军校的时候,就是用这种方式得来他后来最为倚重的三位大

  • 曾国藩交际有道

    1864年7月,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又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曾国藩之所以步步高升,权倾朝野,与他善于交际有着很大的关系。首先,以“敬”换来援引、扶持与指导。曾国藩会考那一年,总考官是朝廷很有

  • 秦始皇不是暴君

    秦始皇的身上有一个非常醒目的标签——暴君。似乎从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开始,中国人心里就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秦始皇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野蛮动物,自始至终,他都在用鞭子和刀剑统治他的臣民,用权术和阴谋制御大臣。然而如果我们平心静气地想想这位千

  • 林则徐被“押”升职

    1804年秋,年仅19岁的林则徐参加福建乡试中举,春风得意。第二年,满怀信心的少年举子林则徐来到京城参加会试,没想到却名落孙山,他受到沉重打击。为了谋生,他和当年的父亲一样,当起了私塾先生。不久,他接受好友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的聘请,担任房永

  • 唐伯虎以谜求静

    某日,唐伯虎正在家中作画,来了一群纨绔子弟,他们对壁上的书画指手画脚,妄加评论。噪声使唐伯虎无法作画,又不便下逐客令。为了让这群纨绔子弟安静下来,唐伯虎与他们议定,由他出灯谜让他们猜,若猜中即赠送书画。只见唐伯虎在一张白纸上涂了一团墨,说了

  • 苏东坡题联讽和尚

    有一天,苏东坡来到了一座山上,看到半山腰里有座古寺,他就和随从来到了寺庙前。正想进去,一个小和尚拦住了去路说:“凡进庙者,每人都要交纹银一两。”苏东坡奇怪地说:“我游览过无数名刹,从未见过进门收受银两的。”小和尚无可奈何地说:“这是方丈的规

  • 颜真卿求秘诀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

  • 少年茅盾的趣事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著名作家、政治活动家。茅盾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虹》、《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