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爱比屋檐低

爱比屋檐低

收录日期:2025-08-07 19:27:05  热度:9℃

都说她傻。当时,他与她已经有了四个女儿,她却放他走。

他是上海的大学生,下放在她所在的江心小岛。她是岛上唯一的高中生,村里小学的代课老师兼扫盲班的老师。他来了之后经常帮她,成了她的“老师”,爱情就这么发生了。

结婚后,他成为村里第一个钓鱼的人。其实,沿河的人家都在河堤边架着渔网,想吃鱼,一撒网就有。可是,他总爱在河边支着一根钓鱼竿。她看着他笑,由着他钓,饭熟了也只低低地轻唤他,生怕惊跑了他的鱼儿。

他被调回上海之前,彻夜流泪,她却没事似的倒头就睡,只是不再打呼噜。

他回到上海后,情况不如预想的那样好。

他提出过接她们过去,她拒绝了,要他先照顾好自己。几经波折,他累了,与她离了婚,把孩子留给她,自己组建了新家。

二十多年一晃而过,女儿们一个个从她身边飞走。她独自一人,在河边住着。她不会钓鱼,却喜欢在河边坐着,呆呆地盯着水,看水里的鱼虾快活地游着。慢慢的,她也快活起来。

都说她傻。他离开,再婚,她却始终不肯再嫁。最困难的时候,她卖过血,像男人一样去建筑工地搬过砖。直到转为公办教师,她的日子才稍稍轻松一点儿。可生活已偷走她的青春,一点儿也不剩。

谁也没料到,她老了,他却回来了。

送他回来的是他后来的儿子。小伙子有些歉意地告诉她,他退休不久就老年痴呆。他不认识儿子,不记得自己是谁,不清楚回家的路。可是,他记得她,对着后来妻子的遗像,叫着她的名字。他对着她傻笑,很显然,他不认识面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她叫他的名字,他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竟然也喊出她的名字。

她帮他剃去蓬乱的胡子,带他在村里散步,告诉他哪些是过去的朋友,哪些人曾经帮助过她和女儿,叫他谢谢他们,他顺从地笑着。她陪他坐在河边,看水边的芦苇摇曳,看水中的鱼儿嬉闹,他会显得特别安静。

她牵着他的手在老屋中进进出出,老屋还是那么低矮,他竟然不用提醒,就像几十年前那样,把头低下来。她干涸了几十年的心一下子浸润了,她想把这个男人搂在怀里,紧紧地,再也不分开。

看着他对她依赖的神情,看着一直强悍无比的她温柔如水的样子。女儿们知道,这个曾经给她们带来生命和伤害的父亲,是母亲失而复得的爱情。

女儿们明白了,母亲坚守着老屋,那是在坚守自己的爱情啊。

猜你喜欢

  • 休戚相关

    春秋时期,晋厉公执政时,为了防止王族公子互相争权,制造内乱,就把一部分王族公子派到国外。其中有一个叫姬周的被派到了周朝,为贵州单襄公做家臣。单襄公很欣赏姬周,就像对待贵宾一样地对待他。有人不解地问单襄公:姬周还只是个孩子,你为什么这样器重他

  • 扬扬得意

    晏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齐国的名相。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他都在齐国做官,称得上是三朝元老”。据说晏婴身材矮小,长不满六尺”,也就是不足一米五,貌不出众,但他足智多谋,刚正廉洁,名闻天下。晏婴有一个车夫,他很为

  • 阳春白雪

    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个文学家叫宋玉,他也是楚国的大臣,常伴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有一次,楚襄王听到人们议论宋玉的行为不好,就把他找来问道:有些人对你的言行很不满意,你想想自己的为人有没有什么不端正的地方?”宋玉是个很善于辞令的人,他

  • 要言不烦

    三国时的魏国有个叫管辂(lù)的人,非常精通占卜之术。他有一个好朋友叫何晏,是个玄学家,精通《老子》《庄子》与《周易》,喜谈玄理,是魏晋时清谈之士的领袖人物。西晋人陈寿在《三国志.管辂传》里记载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 一鸣惊人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战国时齐国的国君——齐威王。这个齐威王呀,当上国君三年了,啥事也不干,每天只是饮酒作乐。可大臣们谁也不敢去劝,担心一句话劝不好,脑袋就会搬家。这时一个叫淳于髡(kūn)的大臣站了出来,这个淳于髡是个身

  • 一目十行

    南朝梁武帝非常爱好文学,他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四岁开始识字读书,到六岁时,已经会写文章了。儿子这么好学,梁武帝当然很高兴。有一次,他特地把萧纲叫来要他做一篇文章,考考他。萧纲毫不怯场,不慌不忙地提笔就写。不一会儿,写成了一篇声韵

  • 义无反顾

    西汉的时候有一位辞赋家,叫司马相如。他自幼好学,会击剑,会抚琴,但他最擅长的还是写诗写赋,他写的《子虚赋》、《上林赋》等都在当时流传一时,是一个满腹诗书的风流才子。因此汉武帝很赏识他,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做官。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大臣唐蒙

  • 庸人自扰

    唐睿(ruì)宗时,有个叫陆象先的人。他为人宽容,才学很高,办事干练,素有威名。有一年,陆象先出任益州剑南道按察使。到任后,对百姓十分宽厚仁慈。即使对于犯罪的人,也不轻易动刑,而是讲道理以德服人。他的助手司马韦劝他说:你应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