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毒舌男女

毒舌男女

收录日期:2025-08-08 00:00:08  热度:6℃

“我那年在音乐学院里上钢琴课时,上去弹了一首《天真烂漫》,技惊四座。”

“到底怎么样啊?”

“那位老师说我弹得真的很好,把‘天真烂漫’的‘烂’弹得尤其突出!”

公司最近在搞绩效测评,每项工作进行ABCD等级划分。办公室有个刚毕业很上进的小妹妹马上把QQ签名改为:项项都争A。结果一毒舌男给人家QQ签名回复了一个:杯杯已是A……

我有个同学在某堂课上看看四周的女生,叹日:“我们系的女生只有争奇,没有斗艳。”

某日心血来潮,决定化个小妆。老公不巧撞见,很惊讶,说:“哟,在PS呐。”

大雪夭,头一回去MM外公家,然后大家坐着聊天。聊着聊着,她外公突然来一句:你爸应该比我年纪小吧?爷爷我真的是80后啊!

MM接完她家人的电话后跟我抱怨:“我老爸又发福了,我妈说他现在的胸部都赶上女人了呢。”我听后,说:“这样啊,那你们家如果按照胸部大小排名的话,如今你只能勉强排第三了。”

MM家是小城市的,春运期间火车票比较难买。我: “实在买不到火车票你就坐飞机回去嘛!”她: “我坐飞机不太方便的,还要转车,我们家那儿没有飞机场的。”我看着她的胸部,一本正经地说:“怎么可能没有呢?”等她反应过来,哎,怎一个惨字了得!

寝室老六是个勤奋自律的孩子。刚上大学,就和室友一起参加了学校武术队,经常要起很早,练一个多小时,坚持了一年多。有一天碰到一个师姐,师姐说:嗨,你俩又练武术呢,不管在多庞大的一群人中,离得有多远,我都能找出你们两个来!老六羞涩了:啊,师姐,是不是因为我们长得很帅啊!师姐说:不是啊,是因为你们总比别人慢半拍!从此以后,老六退隐江湖,再也不去练了。

那天在寝室瞎侃,我在那意淫说:要是我能活一万年就好了,到那时候,世界上不管哪儿发生点儿什么事,都得先问问我的看法!旁边一哥们接:自古就是这样!老祖宗们一遇到什么天灾人祸,都是找个王八壳子烧烧,看看祸福。

我对GG感叹道: “你们男生哪能真正懂我们啊,女孩嘴上说‘请你走开’的时候,其实心里正呐喊着‘请留下啊’!唉,这些小男人们,就不会让姑娘省心……”结果他若有所恩地说: “悲剧的女孩啊,最后的最后,也只有身上的赘肉听懂了心里的呼唤!”靠!!!

话说大学时候我追一个女生很久,有回和一群朋友聚会去唱歌,那个女生也在。回来后,我很high地告诉寝室室友:哥们,哥这回可有戏了啊,我和她一起合唱了《夫妻双双把家还》。那毒舌室友:呃,你可能被拒了。我:为嘛呢?毒舌:《夫妻双双把家还》是什么戏啊。我:黄……没戏……

今天下午4点,因为中午吃的少,我在办公室喊:饿死了饿死了!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旁边一毒舌同事甩出一句:贴在一起还有这么厚!我:……

有个女同事前一段时间忙着相亲,然后那天在饭桌上说相亲时见到的男生们发生的各种好玩的事情。最后,那个女生说:虽然都没后续发展,不过庆幸的是相亲的男生还都挺好的,没遇到什么极品的。旁边一毒舌男一直面无表情,突然幽幽地说了一句: “可是他们都遇到了……”该女同事两秒后反应过来了,气到无语。

给MM买了一个大毛绒玩具,想给她一个惊喜,约吃饭,故意迟到。突然从她背后出现,送上礼物时她好像还挺高兴的,端详了一会儿,突然问我: “多少钱啊?”我说:“多少钱你给啊?”她说:“谁给你啊……”我说:“那你问多少钱……”“前男友送过一个一样的,看看你是不是买贵了……”

晚上和同事去某饭馆吃饭..最了一道大盘鸡。上菜后同事拿筷子在盘子里翻腾半天,发现不对劲,就叫服务员来问话,同事问:这大盘鸡里面怎么没有鸡胸啊!(同事最爱吃鸡胸)

服务员(沉默半晌):……我们这里用的全是公鸡。跌破俺的眼镜啊!

昨晚1点多才睡觉,早上起来有点憔悴。我和我同屋说,’你看我现在跟个鬼样似的。同屋说,您也太谦虚了,您一直都是鬼见愁……

猜你喜欢

  • 杨大郎断指

    话说民国年间,在大巴山下古驿镇,若论起木工手艺,杨大郎绝对算是数一数二的傲角儿。那年月,乡下匠人一般都是走乡串户地找活儿干。杨大郎成名后,十里八乡请他上门做家具的特别多,他技艺精,活计出彩,工钱也公道,主家满意,都是好酒好菜的管够。这也使得

  • 担柴郎与玫瑰仙子

    在一座青山下,有一个十来岁就失去爹娘的小伙子,以担柴为生。一天中午,烈日当空。他担着柴正往回走,只听见背后传来女孩的声音:“担柴的哥哥,把我带回去吧。”他放下担子,往后边看去,却没有发现一个人影。当他担起柴正要起身时,身后又传来女孩的声音:

  • 山寨危急

    明朝时,皖西猪头尖上啸聚了一伙强人,打家劫舍,无恶不作。这伙强人中有个前不久刚入伙的,叫张忠,他手脚功夫了得,为人机灵,喜欢四下走动。大当家的“知人善任”,给了他一个“走动”的职位,专门从城里采购盐巴、布匹、药品等山寨的必需品。这天,张忠挑

  • 红玉汤

    清朝光绪年间,京城有个说书人,名叫刘安谷。此人是有名的孝子,颇受邻里敬重。这年夏天,刘安谷的母亲病了,刚开始只是有些头晕目眩,怕冷恶风,全家都以为是小疾,就近请了周郎中来看。周郎中说是夏天贪凉,患了风寒,不碍事,吃两三副药就好。然而这药一连

  • 七连珠

    徐州城郊有条王府街,名字叫得气派,街上住的却多是些平民百姓,贩夫走卒。街东头有家铁匠铺,替人打些农具,手艺倒还过得去。店主是个黑瘦汉子,孤身一人,不善言辞,整日只顾着闷头干活。铁匠铺隔壁住着卖豆腐的刘氏母子,孩子才七八岁,叫大诚。据说男人出

  • 门当户对

    清朝时,磁州东南庄有一个张员外,祖辈靠种烟草为生,家财万贯。张员外家中只有一个儿子,叫张瑞,相貌堂堂,但学问不佳,连续考了几年秀才,都名落孙山。张员外托人送了银子,才给儿子买了个山东兖州府泗水县正堂的官职。当了两年官,张瑞还没有成亲,父母为

  • 白母鸡

    从前,有一个农妇。养了四只母鸡。日子一天天过去,四只母鸡渐渐长大了。不久,三只母鸡开始“咯咯咯”下起了蛋。农妇喜笑颜开。把蛋一只只装进篮子里。用来换些柴米油盐。只有一只母鸡,始终不见下蛋。这只母鸡,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她因为始终下不了蛋,

  • 停敲两锤子

    大名府新上任一位赵知府。他头一次做地方官,非常重视礼节,对民情却知之不多。赵知府住进大名府衙,总听到远处有一阵阵“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传来,昼夜不停,像蚊子一樣在耳边哼哼。没过几天,赵知府烦躁起来,唤来钱典吏一问,得知是“永昌金箔铺”打金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