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母亲一直站在我的门口

母亲一直站在我的门口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1:07  热度:11℃

打电话回家,先问农忙怎么样。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如秋熟豆荚炸裂:稻子刚抢进仓,麦子未下地,油菜还挤不上趟……母亲想起来似的问我:“是不是有事?”

平日里,我很少打电话回家。想家了,拎着行李,带着孩子,说回就回。常常让母亲喜悦得无所适从。住上几天,说走就走,连个张望的理由也不留给她。

母亲料定我是有事了。

到底有什么事呢?

体面的工作,活儿不重,时间不长,应对起来本应游刃有余。但母亲的不幸是她的女儿总不安稳。追逐和奔波里,身心疲惫。觉得就快撑不住了,想起电话那头的家,就想到了母亲。

母亲很为难,商量着说最快还得有十天忙。我建议她减工。我坐电脑前几小时顶她在地里忙十天的。我需要母亲让我靠一靠,哪怕只一刻,好让我从繁琐的生活里探出来透口气,我的语气还是那么倔强,还是那么急不可耐。母亲只是重复:不看着麦子落地,她的心安不下。母亲应该是多年后的我,我的身上留有她许多印迹:大身架、躁性子,还有固执、善感……

记忆里,母亲走路都呼呼作响。丰润的脸颊,两根乌黑的辫子探出枣红的头巾,一双手在雪白的棉桃上蜻蜓点水,围裙满是口袋,专门用来装棉朵的,眨眼间,母亲变胖了,孕妇般从褐色棉秆的背景里向我走来,头顶,天似蓝水晶。

——我十七岁离家外出读书,母亲留给我印象最深刻、最温情的就是这一幕。此外,便是我和她的种种对立。

过年做新罩衣,她说大红的小姑娘穿着既美又喜,我把它压在箱底。她带给我的棉衣总是絮得老厚,我冻得嘴唇发紫,只拿棉衣当枕头。她说系带子的牛皮鞋真好看,刚卖完猪娃的票子还没焐热,就递给了鞋店老板。而我看中的是不要带子的小高跟,母亲绝对不会买,她买的我也绝对不会穿。母亲颇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她在和我屡战屡败中屡败屡战,我找对象,调工作,母亲无一例外拿“主张”,在我,则是过耳不留。

琐碎的争斗里,我一天天大了,大得可以随意安排自个儿的生活,当然,什么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我离母亲远远的,她再也够不着我了。母亲也一天比一天老了,那几亩地就能让她腰酸背痛,她再也没有使不完的劲,对我的许多事她看不明白,更力不从心。她开始说:“你总是很有主意的。”这于母亲实在是无奈而痛苦。

母亲每次来我这儿,最重要的事是收集我最新的照片。雨天歇在家里,母亲就把我的照片从小时候一直翻到现在,再把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反复对照,从中寻找她熟悉的点点滴滴。

内心深处,我对母亲一直淡然。幼时是叛逆的疏远,成年后体谅她,但隔膜却无法消弭。我骑摩托车带她上街,坐在我后面,她会情不自禁捋我长发,我就让她回头看看有没有车追尾。

稿费我自己不拿出来,存在邮政绿卡上。这头我拿绿卡存,那头母亲拿存折可以随时应急。我这样就对母亲一直心安理得了。某天,站在邮局自动取款机前等朋友,闲着无事,按了玩,余额竟与我存进去的总数一样。心被什么硌了一下,生疼。那一刻,我很想很想母亲。拨通电话,母亲的嗓音还似炸豆。母亲不是我让她来,她就能来的。缓缓合上手机,离家多年,累之外第一次有了孤立无援的凄凉。

日子还在继续。要按时到单位,要精神饱满地工作,要叠衣服、拖地,要拣菜、洗碗……生存,生气,呵呵,生活。

第三天早上,我一手梳头,一手开门,准备倒垃圾。门一拉,外面竟站着我的母亲,两肩挂满油、米、菜,压得她又矮又小。

其实,不论我离母亲多远,母亲一直站在我的门口。我烦了,毫不客气地把她堵在外面;我念她,门一开就能见到。那个没有前提地守候,不计较期待多久的人,就是母亲。

猜你喜欢

  • 现在就是创业的好时机

    现在就是创业的好时机很多有意创业的人都在为何时迈出第一步而倍感挣扎,因为他们要走出自己熟悉和舒适的领地,踏入一个未知的新天地。他们反复询问包括我在内的创业顾问,现在的时机是否适合创业。其实,根本不存在所谓完美的时机。这跟与他人建立私交一样,

  • 没有人能在行动前“准备好”

    没有人能在行动前“准备好”每个人的生命长短不一,成就各异。有的人在20岁已饱经风霜,有的人40岁才发奋走自己的路,当然还有人五六十岁仍然按兵不动,选择平稳过一生。这是命运,也是选择,每个人都无法对别人的一生置喙,但身体及时间绝对是公平的,年

  • 我是如何一步步落后于别人的

    我学英语起步很早,大概是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除了在学校里上英语课,我还上了兴趣班。因此,在初二之前,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错。虽然四年级转学后因为教材不统一,英语成绩落后了一段时间,但在英语老师和当时最流行的复读机的帮助下,我的英语成绩依然是班

  • 你就是你花出去的时间

    你就是你花出去的时间“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这句话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羞辱着所有被时间追债的现代人。“我太忙了……”“我没有时间……”,每一个说出这些话的人,都是在宣布,自己丧失了对时间的控制权。难道还有比这更可怕的事吗?

  • 寻找“黄阁部”

    “黄阁部”即黄道周(1585——1646年),我国历史上著名人物。今年是他诞辰四百三十周年,也是我的先祖响应他的号召起兵勤王三百七十周年。我是如何与他结下不解之缘的呢?笔者从小热爱史地、文学,首先是在《明史》中认识他。一句“福建漳浦人”,让

  • 舞者的坚守

    舞者的坚守一天下午,武汉的门口舞蹈俱乐部来了一位要学跳国标舞的特殊男子。男子的长相奇特,眼珠向眉心靠拢,使得眼睛看上去白多黑少,有点恐怖。从他的衣着可以看出,他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太好。谈老师很委婉地告诉他,他并不适合跳国标舞,而且国标舞的学费

  • 逆着风,飞翔!

    逆着风,飞翔!过得有多艰难,过早进入社会的他习惯了很多事情独自承受,习惯了坚持隐忍。什么时候见他都能让人感到开心,他总是很乐观,心怀目标。当我像大多数大学生一样,每天按自己的喜好吃饭睡觉上课,漫无目的地混日子时,从没有过多地考虑过他是怎么样

  • 踮起脚尖,触摸梦想

    踮起脚尖,触摸梦想堵车,已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面对堵车,兴许你只不过发发牢骚,甚至“国骂”一句,也就只好“作罢”而心安理得地耐心等候了。然而,有个名叫刘园的女大学生每每遭遇堵车都会想:如果能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好了。寒假的一天,刘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