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十二)
宋 · 晁补之
东汉有两士,才智炫一时。
三公往访事,卧痾亦见辞。
伟明独不然,小道安取兹。
斯人似水镜,与世破昏疑。
忧国不为身,百世那可欺。
举杯相欢属,是事亦置之。
三公往访事,卧痾亦见辞。
伟明独不然,小道安取兹。
斯人似水镜,与世破昏疑。
忧国不为身,百世那可欺。
举杯相欢属,是事亦置之。
注释
炫:耀眼, 显赫。三公:古代朝廷中最高的三个官职。
卧痾:病重, 病榻上。
小道:不正当或卑鄙的手段。
斯人:此人, 指伟明。
昏疑:迷雾般的困惑, 不明事理。
忧国:关心国家大事。
欺:欺骗, 蒙蔽。
欢属:举杯共饮, 相互劝酒。
翻译
东汉时期有两位才子,他们的智慧在当时非常耀眼。即使面对三公这样的高官来访,病重时他们也坚持接见。
唯独这位伟明不同,他不屑于追求那些小道手段。
这个人就像一面清澈的镜子,能揭示世间的迷雾和疑惑。
他忧虑国家而不只是为了自身,这样的品格千秋万代都不会被欺骗。
他们举杯共饮,对于个人得失之事,他们都看得很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目为《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十二)》。诗中通过描绘两位东汉时期的才子,赞美了其中一位名叫伟明的人物,他不同于其他追求权势的人,选择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小事所动,如同清澈的镜子能洞察世事,去除昏暗的疑惑。他的忧国情怀超越了个人利益,这种高尚情操令人敬佩。最后,诗人以举杯共饮的行为,表达对伟明这种精神的认同和赞赏,认为这样的行为值得推崇。整首诗赞扬了伟明的道德品质和高尚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