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十二首
我马苦疲怯,山川多阻修。
丰草被长坂,麋鹿或群游。
蔚彼嘉树阴,鸣禽自相求。
彼物各有适,而我何寡俦。
日月双车轮,但恐不少留。
愿与二三友,朝夕论王猷。
毋为自局促,穷庐悲白头。
出门望长道,车马何阗阗。
白日殷轻雷,飞尘若为烟。
周人好商贾,锥刀争贸迁。
赵女夸绮服,跕蹝弹鸣弦。
营营苦不足,衣食思华鲜。
奔涛日东注,何由为静渊。
南州产嘉橘,朱实日光炫。
燕晋誇枣栗,连林极丰羡。
枣栗充糇?,足以饥馁咽。
橘酸良不如,亦可笾豆荐。
踰淮或成枳,性移贵反贱。
贤哉钟仪子,土风慎不变。
名都少年子,金多矜富强。
连云起甲第,峨峨拟侯王。
外厩骈骐骥,侍女罗姬姜。
豪贵相经过,绮席飞琼觞。
醉言气凌人,欢乐殊未央。
嘲笑东邻士,晏食惟糟糠。
艳艳桃李花,随时逞妍芳。
岂知易零落,荣华安可常。
凤栖必孤桐,鹤集思高松。
飞翔择所止,羞与鹪鹩同。
踽踽贱贫士,混混常俗中。
节槩曾闵贤,言语班扬工。
被服常布褐,虚室生蒿蓬。
向非贤哲举,何以树勋庸。
芙蓉在江浦,亭亭艳清波。
虽云出淤泥,丽质良可嘉。
褰裳涉枉渚,凌风折芳花。
愿言赠君子,玩之比瑶华。
于时苟不惜,憔悴当奈何。
时违骨肉弃,位高仇怨亲。
离合心岂常,势利情所因。
君子羞薄俗,古风恐夷泯。
深知慕管鲍,轻怨羞张陈。
蕙荃不随化,球琳岂易磷。
结交英雄士,白首当如新。
江海处卑下,百川皆赴之。
山木郁萧森,上竦无繁枝。
王侯称孤寡,惟恐婴菑危。
谨虚受众益,天道盈必亏。
周公下白屋,吐哺情孜孜。
孙子相强楚,禄丰心愈卑。
奈何闾阎子,往往多矜持。
昔常好名山,五岳期遍历。
思见松与乔,再拜问仙液。
微生累妻子,常为饥冻役。
叹此血肉躯,何以生羽翼。
谅非金石同,服食竟何益。
不如安我常,百年任所适。
云门辍清响,郑卫音方扬。
锦衣受垢污,不如练布良。
轩轩青云士,鸣玉升庙堂。
名高受谗毁,宠盛罹愆殃。
美女恶女仇,偏听奸以萌。
众口能铄金,况乃忘周防。
所以君子心,惟用德自将。
行行九折阪,戒哉衔橛伤。
驱马出东郭,松林见高坟。
云是公侯葬,华表干层云。
岁月既已远,朽石生荆榛。
虺蛇或内蛰,狐狸当昼蹲。
生者歌其上,死者宁复闻。
感此长太息,浮生若飙尘。
惟当勖令德,千载逝犹存。
我有太古琴,千载妙音续。
七弦何泠泠,听之非促遫。
一弹文王操,再弹宣父曲。
圣人宛见之,何由蹑其躅。
大道日以沦,浇诡驰众欲。
孰思障颓波,九州返淳俗。
夔龙为股肱,巢许遁岩谷。
穷通各有志,于我奚不足。
词语解释
拜问的意思:(1).跪拜讯问。《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尝有疾,妻遣婢拜问, 英 下牀答拜。”(2).敬词。表示恭敬地讯问。《儒林外史》第一回:“ 王冕 道:‘不敢拜问尊官尊姓大名?’”...
百年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百川的意思:江河湖泽的总称。《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晋 成公绥 《大河赋》:“览百川之弘壮兮,莫尚美於 黄河 。” 唐 李白 《公无渡河》诗:“ 大禹 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宋 龚鼎臣 《东原录》:“四瀆尊於百川,谓其发源而东,不假他水,直注於海也。”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河名 大清 ,百川朝宗,美瑞也。”...
白屋的意思:(1).指不施采色、露出本材的房屋。一说,指以白茅覆盖的房屋。为古代平民所居。《尸子·君治》:“人之言君天下者瑶臺九纍,而 尧 白屋。”《汉书·王莽传上》:“开门延士,下及白屋。” 颜师古 注:“白屋,谓庶人以白茅覆屋者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白屋》:“古者宫室有度,官不及数,则居室皆露本材,不容僭施采画,是为白屋也已。” 元 李翀 《日闻录》:“白屋者,庶人屋也。《春秋》:‘丹 桓公 楹,非礼也。’在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堊,大夫苍士黈黄色也。按此则屋楹循等级用采,庶人则不许,是以谓之白屋也。...
白头的意思:[释义](名)指年老。 [构成]偏正式:白(头 [例句]白头老翁。(作定语)白头到老。(作主语)相爱到白头。(作宾语)...
白首的意思:(1).犹白发。表示年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 范雎 、 蔡泽 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説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説力少也。” 前蜀 韦庄 《与东吴生相遇》诗:“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元 钱应庚 《春草碧·次韵酬复孺》词:“西园长记前游,乘兴重来看兰药。白首友於情,同忧乐。”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迈,白首无成。独坐无聊,老怀难遣。”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羡白首之词臣,久赤墀之记注。”(2).谓男女相爱誓愿白头偕老。 宋 陈师道 《送内》诗:“...
白日的意思:◎ 白日 báirì(1) [day;daytime]∶白天(2) [sun]∶太阳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3) [time]∶泛指时光浪费白日...
班扬的意思:(1).犹宣扬。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文》:“广宣恩信,班扬符赏。”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奉遵科教,班扬明令。”(2). 汉 班固 和 扬雄 的并称,二人以擅辞赋著名。 南朝 宋 王僧达 《祭颜光禄文》:“义穷几彖,文蔽 班 扬 。” 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 班 扬 名甚盛, 嵇 阮 逸相须。” 明 张居正 《祭秦白崖先生文》:“揖 班 扬 ,掩 陆 谢 。” 沉德镛 《杜子美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纪念赋此以申私仰》诗:“异代 班 扬 原并...
被服的意思:◎ 被服 bèifú[bedding and clothing] 指被子、褥子、衣服、帽子、鞋袜等的统称...
卑下的意思:[释义](形)(品格、风格等)低下。也指地位低下。 [构成]并列式:卑+下 [例句]品格卑下。(作谓语)...
遍历的意思:普遍游历。 宋 陆游 《舟中晓赋》诗:“高檣健席从今始,遍歷三 湘 与五湖。” 清 戴名世 《<齐讴集>自序》:“自 燕 踰 济 ,游於 渤海 之滨,遍歷 齐 鲁 之境。” 郭沫若 《海涛集·神泉》:“随着北伐军由 广东 出发,经过了八省的遍历,现在又差不多孤影悄然地回到了 广东 。”...
笾豆的意思:(1).笾和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礼记·礼器》:“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籩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 孔颖达 疏:“盛其饌者,即三牲鱼腊籩豆是也。”《后汉书·东夷传·濊》:“其人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饮食以籩豆。”《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帝纳其言,以后为亚献,仍以宰相女为齐娘,以执籩豆。”(2).借指祭仪。 宋 苏辙 《谢讲彻<论语>赐燕状》之一:“深念勤劳,式均燕喜,籩豆有楚,鐘鼓毕陈。” 章炳麟 《訄书·徵七略》:“其细者,籩豆之事,佐史...
飙尘的意思:亦作“飇尘”。被狂风卷起的尘埃。比喻人生无常。《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飇尘。” 清 徐枋 《送远诗》:“人生能几何,百岁如飆尘。”...
薄俗的意思:轻薄的习俗,坏风气。《汉书·元帝纪》:“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晋书·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放效,流而不反。”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要,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緜邈日已凋。” 清 唐孙华 《哭顾观庐侍郎》诗:“共惜斯人没,谁令薄俗敦?”...
布褐的意思:◎ 布褐 bùhè(1) [coarse clothes]∶粗布衣服(2) [commoners]∶借指平民...
不足的意思:[释义](1) (形)不充足;不满(指数目)。 (2) (动)不值得。 (3) (动)不可以;不能。 [构成]偏正式:不〔足 [例句]先天不足。(作谓语)不足挂齿。(作谓语)不这样做;就不足说明问题。(作谓语)[反义]充分、有余...
不惜的意思:◎ 不惜 bùxī(1) [not stint]∶不顾惜不惜工本(2) [not hesitate;have no scruples]∶舍得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不少的意思:(1).多。《书·大诰》:“天降割於我家不少。” 巴金 《人民友谊的事业》:“但是后来车站上一下子出现了不少的人。”(2).毫无。《史记·伯夷列传序》:“余以所闻 由 、 光 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不如的意思:◎ 不如 bùrú[not up to;inferior to]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不变的意思:◎ 不变 bùbiàn(1) [abide]∶常用于诗或古文,可以意味不变的恒常性或稳定性尔不变,余亦不变(2) [hold the line on]∶使…不发生不合心意的改变现在的税额不变(3) [freeze;immutable;invariable]∶使 [某物]不再改变使一切未解决的问题…十年不变,在此期间将共同努力寻求永久的和平解决的办法...
层云的意思:◎ 层云 céngyún[stratus] 一种云形,其特点是水平伸展范围较大并且比层积云或卷层云的高度较低...
谗毁的意思:进谗毁谤。《韩诗外传》卷九:“修身不可不慎也。嗜慾侈则行亏,谗毁行则害成。” 唐 高适 《宋中送族侄式颜》诗:“当时有勋业,末路遭谗毁。”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四节:“但因受到 楚王 近臣的嫉视和谗毁,被 楚王 疏远,并一再遭到放逐。”...
常俗的意思:(1).犹习俗。 汉 蔡邕 《述行赋》:“ 唐 虞 眇其既远兮,常俗生於积习。”(2).寻常,平凡。 元 王氏 《粉蝶儿·寄情人》套曲:“见一座古寺宇,盖造得非常俗。”...
常好的意思:(1).长期的宠爱;平素的爱好。《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无恃常好,色有歇微。” 汉 徐干 《中论·修本》:“存其旧术,顺其常好。”(2).犹正是,真个。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你常好有上稍无下稍,也不索多议论少成事。”参见“ 常好是 ”。谓长久美好。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如千岁苦酒之内水也,无知尽时,而味常好不变,饮之大益人。”...
长道的意思:大道;远路。《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羣丑。” 朱熹 集传:“长道,犹大道也。”《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迴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明 李攀龙 《录别诗》之四:“荡子无室家,悠悠在长道。”...
长坂的意思:见“ 长阪 ”。...
嘲笑的意思:[释义](动)用言词笑话对方,着重指讽刺。 [构成]偏正式:嘲〔笑 [例句]嘲笑人。(作谓语)嘲笑的口吻。(作定语)嘲笑着说。(作状语)[同义]嘲弄、讥笑[反义]赞美、赞叹...
朝夕的意思:◎ 朝夕 zhāoxī(1) [day and night]∶时时;日日夜夜朝夕思慕朝夕遣人。——《汉书·李广苏建传》汝朝夕待母。——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史朝夕狱门外。——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2) [a very short time]∶一朝一夕,指短时间只争朝夕...
巢许的意思:(1). 巢父 和 许由 的并称。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将蹈 鸿涯 之遐迹,绍 巢 许 之絶轨。” 唐 贾岛 《长孙霞李溟自紫阁白阁二峰见访》诗:“古寺期秋宿,平林散早春,漱流今已矣, 巢 许 岂 尧 臣?”(2).指隐者。 宋 陆游 《雪中寻梅》诗:“正是花中 巢 许 辈,人间富贵不关渠。”...
车马的意思:(1).车和马。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诗·小雅·十月之交》:“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夫车马小义,而歷代莫悟。” 明 孙柚 《琴心记·王孙作醵》:“早求车马,同行共赴。”(2).谓驰骋游乐。《汉书·郊祀志下》:“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之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齿丰车马之好。”...
车轮的意思:◎ 车轮 chēlún[wheel of a vehicle] 用金属、木料或其他坚固材料做的圆形构架,其中心有一轮毂,接在或挂在轴上,可以绕轴旋转...
称孤的意思:称王,称帝。《史记·李斯列传》:“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 乔 松 之寿, 孔 墨 之智。”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三》:“ 横 与 汉王 并南面称孤。今 汉王 为天子,而 横 为亡虏,其辱已甚矣。”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立功立事,开国称孤。”...
宠盛的意思:得宠过甚。《后汉书·李法传》:“﹝ 李法 ﹞上疏以为朝政苛碎,违 永平 、 建初 故事,宦官权重,椒房宠盛。” 晋 陆机 《豪士赋序》:“身危由於势过,而不知去势以求安;祸积起於宠盛,而不知辞宠以招福。”《书·周官》“居宠思危” 宋 蔡沉 集传:“居宠盛,则思危辱,当无所不至其祗畏。”...
仇怨的意思:...
出门的意思:◎ 出门 chūmén(1) [go on a journey;be away from home]∶离家外出或远行(2) [when a girl gets married]〈方〉∶出嫁...
淳俗的意思:淳朴的风俗。 宋 苏舜钦 《串夷》诗:“淳俗易摇无自挠,每闻流议一长吁。”...
大道的意思:◎ 大道 dàdào(1) [brood road]∶宽阔的道路(2) [correct reason]∶正确的道理合于大道...
弹文的意思:...
当昼的意思:白天。 唐 储光羲 《喫茗粥作》诗:“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唐 韩愈 《庭楸》诗:“当昼日在上,我在中央间。”...
道日的意思:指修养达到崇高境界之日。 清 陈确 《与吴仲木书》:“痴顽若此,因得苟全性命于此世,然去道日远矣。”...
东邻的意思:(1).东边的邻居。《易·既济》:“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后汉书·刘赵淳于江传序》:“言以义养,则 仲由 之菽,甘于东邻之牲。” 唐 元结 《漫问相里黄州》诗:“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 叶圣陶 《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 阿松 东邻子 金荣 与焉。”(2).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后因以“东邻”指美女。 唐 李白 《效古》诗之二:“自古有秀色, 西施 与东邻。” 五代 阎选 《...
东郭的意思:(1).东边的外城。《左传·襄公十八年》:“ 晋侯 伐 齐 ……壬寅,焚东郭、北郭。” 晋 潘岳 《西征赋》:“弔 爰丝 之正义,伏 梁 剑於东郭。”《水浒传》第五回:“众人各各都穿本身披挂,戎装袍甲,摆队成伍,从东郭门而入。”(2).指东城外,东郊。《宋书·谢灵运传》:“ 会稽 东郭有 回踵湖 , 灵运 求决以为田, 太祖 令州郡履行。” 唐 白居易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诗:“常悲东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3).狡兔名。“ 东郭逡 ”的省称。《三国志·魏志·袁谭传》“ 太祖 乃还救 谭 ,...
独处的意思:◎ 独处 dúchǔ[live alone] 独居我…爱群居,也爱独处。——朱自清《荷塘月色》...
恶女的意思:容貌丑陋之女。《史记·外戚世家》:“谚曰:美女入室,恶女之仇。”...
峨峨的意思:◎ 峨峨 é’é(1) [high]∶山体高大陡峭(2) [tall and impressive (appearance) ]∶态度庄重严肃...
二三的意思:(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
繁枝的意思:(1).繁茂的树枝。 晋 傅玄 《秋胡》诗:“素手寻繁枝,落叶不盈筐。” 宋 晏殊 《采桑子》词:“无端一夜狂风雨,暗落繁枝。” 艾青 《太阳》诗:“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2).指繁杂的枝条。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二:“劲翮有遐举,直木无繁枝。”...
芳花的意思:见“ 芳华 ”。...
方扬的意思:古 西戎 的一支。《逸周书·王会》:“ 巴 人以比翼鸟, 方扬 以皇鸟。” 孔晁 注:“ 方扬 ,亦 戎 别名也。”...
飞翔的意思:[释义](动)盘旋地飞。 [构成]并列式:飞+翔 [例句]小鸟在空中自由飞翔。(作谓语)[同义]翱翔...
飞琼的意思:(1).仙女名。后泛指仙女。《汉武帝内传》:“ 王母 乃命诸侍女…… 许飞琼 鼓震灵之簧。” 唐 顾况 《梁广画花歌》:“ 王母 欲过 刘彻 家, 飞琼 夜入云軿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环佩湿,似月下归来飞琼。”(2).指飘飞的白色物,如雪、玉兰花等。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词:“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 清 陈维崧 《二郎神·玉兰花饼》词:“万片飞琼,抛街填井。”...
飞尘的意思:(1).飞扬的灰尘。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轻盖承华景,腾步躡飞尘。” 明 马銮 《张丽华》诗:“临春高阁忽栖鸦,香作飞尘玉委沙。”(2).喻轻微的事物。 南朝 梁 江淹 《拜正员外郎表》:“皇纬如纽,惭飞尘之效。”...
丰羡的意思:丰足有余。《晏子春秋·问上二一》:“积丰羡之养,而声矜恤之义。”《旧唐书·刘昌传》:“ 昌 躬率士众,力耕三年,军食丰羡,名闻闕下。” 宋 苏辙 《再论青苗状》:“穀帛丰羡,将不可胜用。”...
丰草的意思:茂密的草。《诗·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在彼丰草。” 汉 刘向 《说苑·丛谈》:“茂木丰草,有时而落。” 宋 欧阳修 《浮槎山水记》:“至於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溜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 清 孙枝蔚 《平原君》诗:“丰草犹能毙豫章,高才多困众人旁。”...
富强的意思:[释义](形)(国家)出产丰富,力量强大。 [构成]并列式:富+强 [例句]富强的国家。(作定语)国家富强。(作谓语)[反义]贫困...
浮生的意思: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浮生急驰电,物道险絃丝。”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浮生回首如驰影,能消几度閒愁闷。” 茅盾 《追求》三:“永别了!如梦的浮生,谜一样的人生!”...
服食的意思:(1).衣着食物。《书·旅獒》:“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2).服用丹药。道家养生术之一。《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呼吸吐纳,服食养身。”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长安 风俗,自 贞元 侈于游宴……或侈于卜祝,或侈于服食,各有所蔽也。” 清 黄景仁 《池阳写望》诗:“服食未能遂,名理亮可穷。” 龚尔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钝庵不至》诗:“昏人累尘想,服食不长生。”...
芙蓉的意思:◎ 芙蓉 fúróng(1) [cottonrose hibiscus]∶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2) [lotus]∶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蒿蓬的意思:(1).蒿和蓬。泛指杂草。 晋 陶潜 《咏贫士》之六:“ 仲蔚 爱穷居,遶宅生蒿蓬。” 明 刘基 《夏夜台州城中作》诗:“良田半作龟兆坼,秔稻日夕成蒿蓬。” 清 顾炎武 《劳山歌》:“古言 齐国 之富 临淄 次 即墨 ,何以满目皆蒿蓬。”(2).草野。《南史·梁武烈世子方等传》:“生在蒿蓬,死葬沟壑,瓦棺石椁,何以异兹。” 金 元好问 《光武台》诗:“当年 赤帝 孙,提剑起蒿蓬。” 清 孙枝蔚 《旅兴》诗之三:“寓目增黽勉,慨焉念蒿蓬。”...
蒿蓬的意思:(1).蒿和蓬。泛指杂草。 晋 陶潜 《咏贫士》之六:“ 仲蔚 爱穷居,遶宅生蒿蓬。” 明 刘基 《夏夜台州城中作》诗:“良田半作龟兆坼,秔稻日夕成蒿蓬。” 清 顾炎武 《劳山歌》:“古言 齐国 之富 临淄 次 即墨 ,何以满目皆蒿蓬。”(2).草野。《南史·梁武烈世子方等传》:“生在蒿蓬,死葬沟壑,瓦棺石椁,何以异兹。” 金 元好问 《光武台》诗:“当年 赤帝 孙,提剑起蒿蓬。” 清 孙枝蔚 《旅兴》诗之三:“寓目增黽勉,慨焉念蒿蓬。”...
公侯的意思:(1).公爵与侯爵。《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汉 班固 《白虎通·爵》:“所以名之为公侯者何?公者通,公正无私之意也;侯者候也,候逆顺也。”(2).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后汉书·朱景王杜马等传论》:“自兹下降,迄於 孝武 ,宰辅五世,莫非公侯。” 李贤 注:“自 高祖 至于 孝武 凡五代也,其中宰辅皆以公侯勋贵为之。”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至公以奉上,鸣谦以接下。抚僚庶尽盛德之容,交士林忘公侯之贵。” 唐 白居易 《歌舞》诗:“ 秦 中岁云...
垢污的意思:肮脏;污浊。《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赞》:“至 石建 之澣衣, 周仁 为垢污,君子讥之。”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 叔氏 婚族,实在其湄,背险向水,垢污多私。”《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太守﹞见 安石 头面垢污,知未盥漱,疑其夜饮,劝以勤学。” 明 方孝孺 《题杨先生墓铭后》:“而 白鹿子 独能操志篤行,不湼乎世之垢污。”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进而一观,则见 太炎先生 手写影印之《文始》四本,黯淡垢污,在无聊之群书中。”...
骨肉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骨肉相连。(作主语) (2) (名)比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 [构成]并列式:骨+肉...
股肱的意思:◎ 股肱 gǔgōng(1) [right-hand man]∶大腿和胳膊。均为躯体的重要部分。引申为辅佐君主的大臣。又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君之卿佐,是谓股肱;股肱或亏,何痛如之!——《左传·昭公九年》(2) 又如:股肱之臣(3) [assist;guard]∶辅佐,捍卫昔周公大公股肱 周室,夹辅 成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孤桐的意思:(1).特生的梧桐。《书·禹贡》:“ 嶧 阳孤桐。” 孔 传:“孤,特也。 嶧山 之阳,特生桐,中琴瑟。” 南朝 齐 谢朓 《游东堂咏桐》:“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餘。” 唐 司空图 《成均讽》:“孤桐韜响,惟均雨露之濡; 泗 石含清,未冠云韶之节。” 明 高启 《题陈节妇》诗:“妾本孤桐断作琴,一絃只作一絃音。”(2).因 峄阳 孤桐中琴瑟,故后以“孤桐”为琴的代称。据《风俗通》,梧桐生於 峄山 之阳,岩石之上,采东南孙枝为琴,声极清亮。 唐 王昌龄 《琴》诗:“孤桐祕虚鸣,朴素传幽真。髣髴絃指...
孤寡的意思:◎ 孤寡 gūguǎ(1) [orphan and widow]∶孤儿寡母老弱孤寡,怪可怜的(2) [lonely]∶孤独家里只剩他一个孤寡老汉...
古琴的意思:指传世久远的七弦琴。多为梧桐木料制成,初五弦,后增为七弦。 北周 庾信 《幽居值春》诗:“短歌吹细笛,低声泛古琴。” 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古琴》:“古琴漆色,歷年既久,漆光退尽,惟黯黯如海舶所货乌木,此最奇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古琴名》:“古琴名:冰清,春雷,玉振,黄鵠,秋啸,鸣玉。”...
古风的意思:◎ 古风 gǔfēng(1) [ancient customs]∶古人之风。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也指质朴的生活作风这个山村的人衣冠简朴,古风犹存(2) [a form of pre-Tang poetry,usu.]∶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
寡俦的意思:(1).缺少同伴。《三国志·魏志·董昭传》:“ 曹公 愍其守志清恪,离群寡儔,故特遣使 江 东。” 唐 孟郊 《投赠张端公》诗:“鸞步独无侣,鹤音仍寡儔。”(2).犹无匹。 清 曾国藩 《答刘孟容书》:“ 孟 氏而下,唯 周子 之《通书》, 张子 之《正蒙》,醇厚正大,邈焉寡儔。”...
管鲍的意思:春秋 时 管仲 和 鲍叔牙 的并称。两人相知最深。后常用以比喻交谊深厚的朋友。 晋 傅玄 《何当行》:“ 管 鲍 不世出,结交安可为。” 宋 范仲淹 《得李四宗易书》诗:“须期 管 鲍 垂千古,不学 张 陈 负一朝。” 明 许自昌 《水浒记·约婚》:“ 萧 曹 协力同寅, 管 鲍 交情全断。”《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这等一个人,便在宦途世路上遇着了,还不免弄成个避面 尹 邢 ,怎的肯引他作同心 管 鲍 。”...
贵相的意思:(1).星名。《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 司马贞 索隐引《春秋元命包》:“贵相理文绪。”(2).贵人之相。《三国志·魏志·锺繇传》:“尝与族父 瑜 俱至 洛阳 ,道遇相者,曰:‘此童有贵相,然当厄於水,努力慎之。’”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 韩公 尝洗足, 韩公 足下有黑子, 禄山 窃窥之, 韩公 顾而笑曰:‘黑子是吾之贵相,汝何窥之?’” 鲁迅 《伪 自由 书·文学上的折扣》:“譬如说罢,称赞贵相是‘两耳垂肩’,这时...
豪贵的意思:◎ 豪贵 háoguì(1) [powerful and wealthy]∶豪强富贵豪贵之家(2) [the rich and powerful]∶指有权有钱的人视豪贵如草芥...
好名的意思:爱好名誉;追求虚名。《孟子·尽心下》:“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怨誚滋生,赧然而退,终为内史所迫:此好名之辱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 清 李渔 《慎鸾交·贿蔑》:“那些好名的妓女,箇箇都来嘱託,要我去攛掇文人,把他定做榜首。”...
何由的意思: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
何以的意思:[释义](1) (代)〈书〉用什么。何以教我。(作状语) (2) (代)为什么。既经说定;何以变卦?(作状语) [构成]动宾式:何|以...
合心的意思:指同心协力,共同努力,达到共同的目标。...
衡门的意思:(1).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朱熹 集传:“衡门,横木为门也。门之深者,有阿塾堂宇,此惟横木为之。”《汉书·韦玄成传》:“圣王贵以礼让为国,宜优养 玄成 ,勿枉其志,使得自安衡门之下。” 颜师古 注:“衡门,谓横一木於门上,贫者之所居也。” 郁达夫 《木曾川看花》诗:“原野青青春事繁,鸣禽诱我出衡门。”(2).借指隐者所居。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尔乃潜隐衡门,收朋勤诲,童蒙赖焉,用袪其蔽。”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诗:“寝跡衡门下,邈与世...
侯王的意思:泛指诸侯。《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史记·项羽本纪》:“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 晋 陆机 《五等论》:“ 汉 矫 秦 枉,大启侯王,境土踰溢,不遵旧典。”...
狐狸的意思:◎ 狐狸 húli(1) [fox](2) 属于犬科的若干种机警的食肉类哺乳动物,与狼有亲缘关系,但体型较小,四肢较短,吻部较尖,有大而直竖的耳和蓬松的长尾,现被置于狐属及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有一种或更多种代表的几个其他属(3) 比喻奸诈狡猾的人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后汉书》...
华鲜的意思:鲜艳;鲜美。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水草则萍藻蕰菼,雚蒲芹蓀……虽备物之偕美,独扶渠之华鲜。” 唐 韦应物 《观早朝》诗:“煌煌列明烛,朝服照华鲜。” 唐 康骈 《剧谈录·洛中豪士》:“ 乾符 中, 洛中 有豪贵子弟,承藉勋荫,物用优足……饮饌华鲜,极口腹之欲。” 宋 刘过 《忆鄂渚》诗:“我离 鄂渚 已十年, 吴 儿 越 女空华鲜。”...
华表的意思:[释义](名)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柱多雕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 [构成]偏正式:华(表 [例句]天安门城楼前有东西两个华表。(作宾语)...
欢乐的意思:[释义](形)快乐,快活,愉快。(多指集体的)。 [构成]并列式:欢+乐 [例句]广场上传来欢乐的歌声。(作定语)[反义]悲伤、悲哀、沮丧、忧愁...
蕙荃的意思:蕙与荃。皆香草名。常喻贤淑的人。 唐 张说 《登九里台是楚樊姬墓》诗:“自我来符守,因君树蕙荃。”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呜呼,昊天难测,蕙荃早摧,曄曄青春,永閟玄壤。”...
虺蛇的意思:毒蛇。亦喻恶人。《淮南子·本经训》:“虎豹可尾,虺蛇可蹍,而不知其所由然。”《后汉书·段熲传》:“今傍郡户口单少,数为 羌 所创毒,而欲令降徒与之杂居,是犹种枳棘於良田,养虺蛇於室内也。”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渡江》:“生平性格似虺蛇,腹有戈矛脸有花。” 郭沫若 《访花园口》诗:“居民百万成鱼鱉,国贼一夫正虺蛇。”...
混混的意思:同“滚滚”。1.指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纯朴未散的状态。《史记·太史公自序》:“窾言不听,姦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 张守节 正义:“混混者,元气之皃也。”(2).浑浊。指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亦比喻社会环境的阴暗、肮脏。《文子·上德》:“混混之水浊,可以濯吾足乎;泠泠之水清,可以濯吾缨乎。” 汉 王逸 《九思·伤时》:“时混混兮浇饡,哀当世兮莫知。”(3).混杂貌。 唐 韩愈 《与孟东野书》:“混混与世相浊,独其心追古人而从之。” 清 黄景仁 《...
姬姜的意思:(1). 春秋 时, 周 王室姓 姬 , 齐 国姓 姜 ,二姓常通婚姻,因以“姬姜”为贵族妇女之称。《左传·成公九年》:“虽有 姬 姜 ,无弃蕉萃。” 杜预 注:“ 姬 姜 ,大国之女。蕉萃,陋贱之人。” 汉 班固 《西都赋》:“游士拟於公侯,列肆侈於 姬 姜 。”(2).称美妇女的宗族。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族茂 姬 姜 ,仁深圣善。”(3).泛指美女。《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室无姬姜,门多长者。” 李周翰 注:“姬姜,美女也。”《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
既已的意思:(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 ,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 、 蓟 、 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3).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
饥馁的意思:(1).飢饿。《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轻忍飢馁之患,而必全壶餐,是将不以 原 叛。” 唐 韩愈 孟郊 《斗鸡联句》:“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飢馁。”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吃糠》:“怎的把糠来救得人飢馁?”(2).指飢饿的人。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水旱不调,年穀不登,人民飢乏,道荐飢馁。”飢饿。饥,通“ 飢 ”。《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五年》:“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雪晦冥,文武饥馁。” 谢树琼 《咏怀》:“腹中虽饥馁,饮啄犹自閒。”...
饥冻的意思:飢饿寒冷。《汉书·赵充国传》:“ 先零羌 精兵今餘不过七八千人,失地远客,分散飢冻。”《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诚使二贼不灭,士民飢冻,虽崇美宫室,犹无益也。”飢饿寒冷。饥,通“ 飢 ”。 唐 杜甫 《别赞上人》诗:“天长关塞寒,岁暮饥冻逼。”...
嘉树的意思:(1).佳树;美树。《左传·昭公二年》:“既享,宴于 季 氏,有嘉树焉, 宣子 誉之。”《楚辞·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徠服兮。” 唐 刘禹锡 《早夏郡中书事》诗:“华堂对嘉树,帘廡含晓清。”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二十:“赤日流金,嘉树之阴。”(2).菜名。《吕氏春秋·本味》:“ 餘瞀 之南, 南极 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
甲第的意思:◎ 甲第 jiǎdì(1) [a mansion;a hall]∶豪门贵族的宅第(2) [top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an examination]∶科举考试第一等用甲第为国相。——清· 周容《芋老人传》...
贱贫的意思:(1).卑贱贫困。《楚辞·九章·惜诵》:“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梁书·儒林传·范缜》:“ 子良 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贱贫?’”《新唐书·魏元忠传》:“志士在富贵与贱贫,皆思立功名以传于后,然知己难而所遇罕。”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宫恕堂》:“素志安贱贫,心计鄙钻核。”(2).指卑贱贫困的人。 唐 卢纶 《过司空曙村居》诗:“遂性在耕稼,所交唯贱贫。” 元 揭傒斯 《送袁先辈之旴江》诗:“贱贫恋知己,亲爱畏离别。” 清 方文 《送陈子垣游上谷兼寄从子奕于司理》诗:“...
江浦的意思:(1).江滨。《吕氏春秋·本味》:“ 江 浦之橘, 云梦 之柚。” 高诱 注:“浦,滨也。” 唐 岑参 《题金城临河驿楼》诗:“忽如 江 浦上,忆作捕鱼郎。” 唐 张说 《晦日》诗:“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2).泛指江河。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藏之山巖,可使云雾鬱起;济之江浦,必当蛟龙绕船。” 唐 杜甫 《鸥》诗:“江浦寒鸥戏,无他亦自饶。” 明 高启 《虎邱行次朱赏静见寄韵》:“秋风今朝动江浦,掛席正是当年期。”...
江海的意思:(1).江和海。《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江海称其大者,以无所不容。” 唐 岑参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诗:“万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宽。” 苏曼殊 《本事诗》之三:“ 丹顿 拜伦 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2).旧时指隐士的居处。《庄子·刻意》:“就藪泽,处閒旷,钓鱼閒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后汉书·逸民传序》:“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 宋 苏轼 《临江仙》词:“小舟从此逝...
鹪鹩的意思:◎ 鹪鹩 jiāoliáo[wren] 属于鹪鹩属( Napothera )及几个有关属的许多种画眉型的小鸟,尤指一种非常小型的欧洲鹪鹩,身上深褐色,有黑色斑点斑纹,尾短而竖立,善鸣唱...
浇诡的意思:谓浇薄欺诈。《新唐书·魏徵传》:“三代之后,浇诡日滋。”...
结交的意思:[释义](动)跟人往来交际,使关系密切。 [构成]并列式:结+交 [例句]结交朋友。(作谓语)...
锦衣的意思:(1).精美华丽的衣服。旧指显贵者的服装。《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毛 传:“锦衣,采色也。” 孔颖达 疏:“锦者,杂采为文,故云采衣也。” 唐 李白 《越中览古》诗:“ 越王 句践 破 吴 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行仪卫》:“象七头,各以文锦被其身……锦衣人跨其颈。”(2).指禁卫军士卒。《前汉书平话》卷上:“黄罗旗盖下,见三千个锦衣簇拥,二百员战将遮护。”(3).指锦衣卫。亦指锦衣卫的官员。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周新异政》:“公在 浙 多...
矜持的意思:[释义](形)拘谨,拘束。 [构成]并列式:矜+持 [例句]他在台上显得有点矜持。(作宾语)...
金石的意思:◎ 金石 jīnshí[metal and stone]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静渊的意思:犹渊默。深沉稳重。《史记·五帝本纪》:“﹝帝 顓頊 ﹞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宋 曾巩 《相制一》:“某广博静渊,密於世用。” 宋 陈师道 《代兴隆节功德疏》:“凭觉皇之外助,效臣子之内心,如河海之静渊,与天地而长久。”...
荆榛的意思:(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於荆榛...
经过的意思:[释义](1) (动)通过(处所、时间、动作等)(基本义)。从北京坐火车到广州经过武汉。(作谓语) (2) (名)过程;经历。厂长向来宾报告建厂经过。(作宾语) (3) (介)同名词、动词或主谓短语组成介词结构;表示产生某种情况的必要过程。经过大会讨论;这项议案得到了完满解决。 [构成]动补式:经〈过...
九州的意思:[释义](名)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构成]偏正式:九(州...
踽踽的意思:(1).独行貌。《诗·唐风·杕杜》:“独行踽踽。” 毛 传:“踽踽,无所亲也。” 宋 司马光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之一:“踽踽出东轩,徐徐步小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蛇人》:“方意 小青 不返,俄而踽踽独来,竟入笥卧。”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九:“常常可以看见一人,有时背着手,有时叉着腰,独行踽踽,来去踯躅。”(2).引申为落落寡合的样子。 宋 黄庭坚 《放言》之一:“踽踽众所忌,悠悠谁与归。” 宋 王令 《寄王介甫》诗:“古人踽踽今何取,天下滔滔昔已非。”(3).小步慢行...
局促的意思:[释义](1) (形)狭小。房间局促;走动不便。(作谓语) (2) (形)〈方〉短促。三天太局促;怕办不成。(作谓语) (3) (形)拘谨不自然。他站在那里;显得很局促。(作补语)也作促、亻局促。 [构成]并列式:局+促 [反义]自然、大方...
君子的意思:[释义](名)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构成]偏正式:君(子 [例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作定语)...
慨然的意思:◎ 慨然 kǎirán(1) [with deep feeling]∶形容感慨慨然长叹(2) [generously]∶形容慷慨慨然相赠...
可嘉的意思:◎ 可嘉 kějiā[worth the compliment] 值得称赞、嘉许...
夸绮的意思:美好绮丽。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覿艳逸而心荡,饰夸綺而思邪者,淫人也。”...
况乃的意思: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夔龙的意思:(1).相传 舜 的二臣名。 夔 为乐官, 龙 为谏官。《书·舜典》:“ 伯 拜稽首,让于 夔 龙 。” 孔 传:“ 夔 龙 ,二臣名。” 唐 杜甫 《奉赠萧十二使君》诗:“ 巢 许 山林志, 夔 龙 廊庙珍。”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元 耶律楚材 《和人韵》之二:“安得 夔 龙 立廊庙,扶持 尧 舜 济斯民。”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吴刎》:“ 伯嚭 那老贼呵!我一心认是济世 夔 龙 ,谁知你是蠹国鴟梟。”《平山冷燕》第一回:“今当此春昼, 夔 龙 并集,亦当有词赋示后,今日之盛,方...
离合的意思:◎ 离合 líhé[separation and reunion] 分开和结合;分离和聚会离合器悲欢离合...
丽质的意思:◎ 丽质 lìzhì[born beauty] 美好的气质;佳人,美人天生丽质...
连云的意思:与天空之云相连。形容高远,众多。《文选·潘岳<秋兴赋>》:“高阁连云,阳景罕曜。” 张铣 注:“阁高故称连云。” 唐 白居易 《李白墓》诗:“ 採石 江边 李白 坟,遶田无限草连云。” 元 周霆震 《宿州歌》:“万骑连云发 蜀 都, 宿州 一掷拟摴蒲。”...
零落的意思:[释义](1) (动)(花叶)脱落。草木零落。(作谓语) (2) (形)(事物)衰败。 (3) (形)稀疏不集中。零落的枪声。(作定语) [构成]偏正式:零〔落...
凌人的意思:◎ 凌人 língrén[pressing;threatening;arrogant] 气势压人;气势逼人盛气凌人...
凌风的意思:驾着风。 唐 韩愈 《鸣雁》诗:“违忧怀息性匪他,凌风一举君谓何。” 明 刘基 《感怀》诗之二十:“竚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 刘白羽 《火光照红海洋》:“正是他们在那一面凌风飘动的党的红旗引导下,在战斗最前哨。”淩風:乘风。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故康衢有角歌之音,鼎俎发凌风之迹。” 唐 顾况 《酬本部韦左司》诗:“安得凌风翰,肃肃宾天京。”...
泠泠的意思:◎ 泠泠 línglíng(1) [cool;chilly]∶形容清凉;冷清白露泠泠(2) [(of voice) clear]∶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
令德的意思:(1).美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子产 寓书於 子西 ,以告 宣子 曰:‘子为 晋国 ,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 侨 也惑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定谥》:“昔 周公 , 文王 之子,諡曰 文公 。苟有令德,不嫌同諡。” 清 刘大櫆 《程府君墓志铭》:“奕奕 程 宗,世继其美,传序及君,令德愷悌。”(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
闾阎的意思:(1).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史记·平準书》:“守閭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诗:“岸没閭阎少,滩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以臣所见,閭阎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贵,小民奔走拮据,艰於生计。”(2).泛指民间。《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论》:“ 甘茂 起 下蔡 閭阎,显名诸侯,重彊 齐 楚 。”《梁书·处士传·何胤》:“顷者学业沦废,儒术将尽,閭阎搢绅,尠闻好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五:“皆言衣食于官久,不愿为农,又皆习弓刀,一...
贸迁的意思:(1).贩运买卖。 汉 荀悦 《申鉴·时事》:“贸迁有无,周而通之。”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费词既甚,叙事纔周,亦犹售铁钱者,以两当一,方成贸迁之价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贸迁之舟,纷集如蚁。”(2).指购买货物。 唐 张九龄 《让赐宅状》:“臣之俸禄,实为丰厚,以此贸迁,足办私室。”(3).变更,改换。 南朝 梁 任昉 《为卞彬谢修卞忠贞墓启》:“而年世贸迁,孤裔沦塞。” 唐 刘知几 《史通·因习》:“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劒也。...
美女的意思:◎ 美女 měinǚ[queen;beauty;belle;beautiful lady] 容貌美丽的女子...
门下的意思:门下指的是一个老师的学生或门徒。...
门望的意思:门阀郡望。《魏书·韩显宗传》:“夫门望者,是其父祖之遗烈,亦何益于皇家?益于时者,贤才而已。”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权 相为舍人,以门望自处,常戏同僚曰:‘未尝以科第为资。’” 清 洪楝园 《后南柯·旌召》:“请问二位先生,系何门望?”...
麋鹿的意思:◎ 麋鹿 mílù[mi-lu] 亦称“四不像”。中国著名的特产动物,但野生的早已灭绝,现存者都是北京南苑皇家猎苑的孑遗,特征是尾特别长,眉杈特别发达,形成主杈模样麋鹿满之。——《墨子·公输》取其麇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庙堂的意思:[释义](名)〈书〉指朝廷。 [构成]并列式:庙+堂...
妙音的意思:(1).指歌妓。《战国策·楚策一》:“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 韩 、 魏 、 齐 、 燕 、 赵 、 卫 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2).指美妙的乐音。《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傅毅 《七激》:“大师奏操, 荣期 清歌……沉微玄穆,感物悟灵,此亦天下之妙音也。” 明 唐顺之 《跋李怀琳书绝交书后》:“譬如箜篌,非有妙指,不发妙音。”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一到水沸,这头便随波上下,跳舞百端,且发妙音,欢喜歌唱。”...
鸣玉的意思:(1).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国语·楚语下》:“ 王孙圉 聘於 晋 , 定公 饗之。 赵简子 鸣玉以相。” 韦昭 注:“鸣玉,鸣其佩玉以相礼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天子垂珠以听,诸侯鸣玉以朝。” 宋 黄庭坚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一宫》之三:“紫府侍臣鸣玉,霜臺御史生风。”(2).佩玉。 汉 贾谊 《新书·容经》:“古者圣居有法则,动有文章,位执戒辅,鸣玉以行。鸣玉者,佩玉也。”《文选·潘岳<西征赋>》:“飞翠緌,施鸣玉,以出入禁门者众矣。” 李善 注:“《礼...
鸣弦的意思:亦作“ 鸣絃 ”。 1.《论语·阳货》:“子在 武城 ,闻弦歌之声。”原谓 子游 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后汉书·循吏传赞》:“一夫得情,千室鸣弦。” 李贤 注:“一夫谓守长也。千室谓黎庶。言上得化下之情,则其下鸣弦而安乐也。” 宋 曾巩 《送韩玉汝使两浙》诗:“使传东驰下九天,此邦曾屈试鸣弦。”(2).拨动琴弦,使之作响。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之一:“援琴鸣弦发清音,短歌微吟不能长。”(3).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晋 陶潜 《闲情赋》:“仰睇天路,俯...
鸣禽的意思:◎ 鸣禽 míngqín(1) [songbird](2) 先天就有或后来学得有鸣歌能力的鸟(3) 鸟的一类,叫声悦耳,如伯劳、画眉、黄鹂等...
名山的意思:(1).著名的大山。古多指五岳。《礼记·礼器》:“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饗帝于郊。” 郑玄 注:“名,犹大也。” 孙希旦 集解:“名山,谓五岳也。” 唐 李白 《秋下荆门》诗:“此行不为鱸鱼鱠,自爱名山入 剡 中。”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刘书樵晋游诗选》:“ 晋国 名山不可数, 恒岳 居尊 太岳 附。” 郭小川 《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一:“它上面:没有名山,没有盛景,没有古庙。”(2).指可以传之不朽的藏书之所。《史记·太史公自序》:“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藏之名...
名高的意思:崇高的声誉;名声显著。《韩非子·说难》:“所説出於为名高者也,而説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往者 毛孝先 、 崔季珪 等用事,贵清素之士,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高。” 宋 苏轼 《和刘道原咏史》:“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乃学其讲道学,聚徒众,收门生,以博名高,图富贵。”...
名都的意思:(1).著名的城市。《战国策·秦策二》:“伐 秦 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 齐 。”(2).著名的都城。 汉 班固 《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 杜 霸 ,北眺 五陵 。名都对郭,邑居相承。” 三国 魏 曹植 《名都篇》诗:“名都多妖女, 京洛 出少年。” 唐 皇甫湜 《送丘儒序》:“怀贝玉以之名都之肆,未有而不售者也。” 清 查慎行 《渡漳河》诗:“天垂旷野名都壮,地入中原战垒多。”如: 北京 、 西安 、 洛阳 、 开封 、 南京 、 杭州 为我国古代六大名都。...
奈何的意思:◎ 奈何 nàihé(1) [how]∶怎么办无可奈何(2) [how]∶如何奈何不礼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3) 又且为之奈何。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4) [do sth.to a person]∶惩治;对付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南州的意思:(1).泛指南方地区。《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姜亮夫 校注:“南州犹南土也,此当指 楚 以南之地言。”《晋书·羊祜传》:“南州人征市日,闻 祜 丧,莫不号慟。” 清 吴伟业 《庚子八月访同年吴有调有感赋赠》诗之四:“南州师友江天笛, 北固 知交午夜砧。” 叶叶 《庚戌纪事》诗之十三:“二月南州春已深,红绵花下午沉沉。”(2).指 豫章郡 。《后汉书·徐稺传》:“ 徐稺 字 孺子 , 豫章 南昌 人也……及 林宗 有母忧, 稺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 ...
女罗的意思:见“ 女萝 ”。...
偏听的意思:(1).听信一面之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故偏听生姦,独任成乱。”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刑法》:“罢不急之务,慎偏听之怒。” 明 汪道昆 《<诗薮>序》:“无偏听,无成心,公而生明,则自尽心始。”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 庞 某偏听人言,恐疏閫范。”(2).偏偏听。 清 曹佩英 《虞美人》词:“司花消受福三生,无奈风旛,偏听落花声。”...
贫士的意思:亦作“ 贫仕 ”。穷士;穷儒生。《管子·问》:“贫士之受责於大夫者几何人?” 晋 陆云 《寒蝉赋》:“若夫岁聿云暮,上天其凉,感运悲声,贫士含伤。”《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於是贫仕蒙詔,跪拜大王已了。”《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於是贫仕既蒙駙马,与高品知闻,书题往来,已相邀会。” 唐 皮日休 《蚊子》诗:“贫士无絳纱,忍苦卧茅屋。” 清 袁枚 《戏仿<易林>》诗之二:“贫士遇珠,奄人遇姝,岂不相爱,徒生嗟吁。”...
绮席的意思:(1).华丽的席具。古人称坐卧之铺垫用具为席。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惠休<怨别>》:“膏鑪絶沉燎,綺席生浮埃。”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乃焚其綺席,弃彼寳衣。” 唐 皇甫松 《天仙子》词:“ 刘郎 此日别天仙,登綺席,泪珠滴,十二晚峯高歷歷。”(2).盛美的筵席。 唐太宗 《帝京篇》之八:“玉酒泛云罍,兰殽陈綺席。” 明 无名氏 《精忠记·闻讣》:“多应是加官受赏拜丹墀,因此上无暇修书,何须忧忠,不久定有归期,重开綺席,那其间骨肉仍欢会。” 清 金农 《伎席咏落梅》之二:“离...
骐骥的意思:◎ 骐骥 qíjì[a legendary fine horse] 千里马骐骥一跃。——《荀子·劝学》...
妻子的意思:[释义](名)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构成]附加式 [例句]这是我妻子。(作宾语)...
七弦的意思:亦作“ 七絃 ”。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琴》:“今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 三国 魏 嵇康 《酒会》诗之一:“但当体七絃,寄心在知己。” 晋 陶潜 《自祭文》:“欣以素牘,和以七弦。” 清 金农 《游晋祠》诗:“更领凉堂趣,风中挥七絃。”...
褰裳的意思:(1).撩起下裳。《诗·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 溱 。”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褰裳以越沧海,企佇而跃九玄。”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又西建厅事临水,窗牖洞开,使花、山涧、湖光、石壁褰裳而来。”(2).相传 公输班 为 楚 设置云梯,欲攻 宋 , 墨翟 闻之,“自 鲁 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 郢 说 楚王 。事见《战国策·宋卫策》、《淮南子·修务训》。 南朝 陈 徐陵 《让散骑常侍表》:“昔 墨子 诸生褰裳救 楚 , 鲁连 隐士高论却 秦 ,况乎谬...
愆殃的意思:过失;灾祸。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谓内思而自策,算乃昔之愆殃。” 明 刘基 《天说下》:“昼昏夜明,瘴疫流行,水旱愆殃,天之病也。”...
千载的意思: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憔悴的意思:◎ 憔悴 qiáocuì(1) [wan and sallow]∶黄瘦;瘦损憔悴孤虚。——[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形容憔悴憔悴了许多(2) [(of plants) withered]∶枯萎;凋零花有点憔悴(3) [weary]∶困顿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生民憔悴(4) [be worrid]∶烦恼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清波的意思:(1).清澈的水流。 汉 严忌 《哀时命》:“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宋 王安石 《车螯》诗之二:“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 巴金 《复仇集·爱的摧残》:“ 赛纳河 的清波在月光下发亮。”(2).六朝时歌曲名。 康有为 《<味梨集>序》:“六朝时, 汉 《鐃歌》、《鼓吹》曲既废,於是《清波》、《白鳩》、《子夜》、《鸟栖》之曲,亦以长短句为章。”...
轻雷的意思:响声不大的雷;隐隐的雷声。 唐 高适 《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 宋 张元干 《点绛唇》词:“春晓轻雷,采苹洲上清明雨。” 明 刘基 《五月十九日大雨》诗:“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清 尤怡 《杂感》诗:“春至阳气动,轻雷殷方鼓。”...
青云的意思:[释义](名)比喻显要的地位。 [构成]偏正式:青(云 [例句]平步青云。(作宾语)[同音]卿云...
琼觞的意思:玉杯,酒杯。 唐 韦元旦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年年斗柄东无限,愿挹琼觴寿北辰。” 唐 李贺 《嘲少年》诗:“美人狭坐飞琼觴,贫人唤云天上郎。”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晨趋鸣铁骑,夜舞挹琼觴。” 清 陈梦雷 《今日良宴会》诗:“翩翩贵游子,列坐飞琼觴。”...
穷通的意思:(1).困厄与显达。《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於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吕氏春秋·高义》:“然则君子之穷通,有异乎俗者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故性命之道,穷通之数,夭閼纷纶,莫知其辨。” 清 刘大櫆 《难言三》:“人之有穷通得丧,天也。”(2).谓干涸与流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 川渠 又东北合 滱水 ,水有穷通,不常津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水流亦有时穷通,信为灵矣。”(3).谓阻隔与通畅。 太平天...
穷庐的意思:(1).古代游牧民族住的毡帐。亦指北方边区少数民族。《淮南子·齐俗训》:“譬若舟车、楯肆、穷庐,故有所宜也。” 明 无名氏 《精忠记·骄虏》:“日落穷庐暗,打辣酥满斟,醉酣。”《隋唐演义》第三五回:“到家乡只梦中,见君王只梦中,明日里捱到穷庐。料道今生怎得归往,情黯黯拨乱宫商……但愿和亲保太平,永享!”参见“ 穹庐 ”。(2).贫贱者居住的屋。 三国 蜀 诸葛亮 《诫子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叹穷庐,将復何及!” 唐 牟融 《寄周韶州》诗:“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
球琳的意思:(1).球、琳皆美玉名。亦泛指美玉。《书·禹贡》:“﹝ 雍州 ﹞厥贡惟球琳琅玕。” 孔 传:“球、琳,皆玉名。”《淮南子·墬形训》:“西北方之美者,有 昆仑 之球琳琅玕焉。” 高诱 注:“球琳琅玕,皆美玉也。”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球琳重锦,充於府库。” 唐 顾况 《游子吟》:“层城登云韶,玉府鏘球琳。” 明 何景明 《和献吉送公顺》:“登山采球琳,涉水采珊瑚。”(2).比喻贤才。 唐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诗:“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清 汪懋麟 《题长真观察桐阴小像》诗:“...
驱马的意思:策马奔驰。《诗·鄘风·载驰》:“驱马悠悠,言至于 漕 。” 晋 陆机 《饮马长城窟行》:“驱马陟 阴山 ,山高马不前。” 宋 张耒 《感春》诗之四:“驱马出门去,悠悠踏长堤。”...
任所的意思:◎ 任所 rènsuǒ[an official’s office] 担任工作职责的场所...
日月的意思:◎ 日月 rìyuè(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舒心的日月(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日光的意思:◎ 日光 rìguāng(1) [sunshine]∶太阳光,既无散射又无反射的太阳定向射线(2) [daylight]∶白天的光亮,与夜晚的黑暗相反。太阳光加天空的光,与月光和人造光相反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荣华的意思:[释义](形)草木开花,旧时比喻兴盛或显达。 [构成]并列式:荣+华...
如新的意思:谓交友情意不投,时间虽久,仍和新相识一样。《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司马贞 索隐引 服虔 曰:“人不相知,自初交至白头,犹如新也。” 唐 刘禹锡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参见“ 白头如新 ”。...
若为的意思:(1).怎样;怎样的。《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唐 萧意 《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 宋 苏轼 《和沉立之留别诗》之二:“试问别来秋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宁调元 《燕京杂诗》:“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2).怎堪。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 衡山 与 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
三友的意思:(1).《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谓益友和损友各有三。后多以指益友。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序:“戏謔而逢规诫,指讽而见师表,益过三友,岂易得哉?” 宋 秦观 《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诗:“投閒数访之,可得三友益。” 明 杨慎 《送谢子佩》诗:“益者来三友,同心得二人。”(2).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琴、酒、诗。 唐 白居易 《北窗三友》诗:“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琴罢輒举酒,酒罢輒吟诗。”(3).谓以三种事物为友。...
山木的意思:(1).山中的树木。《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 唐 白居易 《自题小草亭》诗:“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2).古歌名。《文选·江淹<恨赋>》:“若乃 赵王 既虏,迁於房陵。” 李善 注引《淮南子》:“ 赵王 迁流 房陵 ,思故乡,作《山木》之呕,闻者莫不陨涕。” 清 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夫所谓不学而能者,《三侯》、《垓下》、《沧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称心而衝口者是也。”参...
山川的意思:◎ 山川 shānchuān[mountains and rivers—landscape] 山岳、江河祖国壮丽的山川...
商贾的意思:[释义](名)〈书〉商人(总称)。 [构成]并列式:商+贾...
少年的意思:[释义](1) (名)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少年时代。(作定语) (2) (名)指上述年龄的人。 [构成]偏正式:少(年...
深知的意思:【词语】深知【繁体】深知【拼音】shēn zhī【词语解释】1.十分了解。2.十分了解自己的人。...
圣人的意思:◎ 圣人 shèngrén(1) [sage]∶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2) [emperor]∶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生累的意思:犹牵累。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率於为益者寡,而生累者众。”...
势利的意思:[释义](形)形容看财产、地位。~小人。(作定语) [同音]势力...
侍女的意思:[释义](名)旧时有钱人家使唤的年轻妇女。 [构成]偏正式:侍(女 [同音]仕女、士女、室女...
树阴的意思:[释义](名)(~儿)树木枝叶在日光下所形成的阴影。 [构成]偏正式:树(阴 [例句]树阴可以遮住阳光。(作主语)...
树勋的意思:建立功勋。 唐 刘长卿 《从军》诗之五:“将军追虏骑,夜失 阴山 道,战败仍树勋, 韩 彭 但空老。” 唐 杜甫 《王兵马使二角鹰》诗:“将军树勋起 安西 , 崑崙 虞泉 入马蹄。”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家丁》:“其善战者多以首功自奋,间至登坛。亦有以降虏效顺者,尤称驍健。近 辽 左 李寧远 专仗此树勋。”...
铄金的意思:(1).熔化金属。《周礼·考工记序》:“鑠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亦指熔化的金属。《韩非子·五蠹》:“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鑠金百溢, 盗跖 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 陈奇猷 集释:“《説文》:‘鑠,销金也。’案正在销之金,温度甚高,故 盗跖 不取。” 汉 桓寛 《盐铁论·诏圣》:“夫鑠金在鑪, 庄蹻 不顾;钱刀在路,匹妇掇之。”一说指精美的金子。《史记·李斯列传》:“鑠金百溢, 盗跖 不搏者。” 司马贞 索隐:“《尔雅》:‘鑠,美也。’言百溢之美金在於地,虽有 盗跖 之行,亦不取...
死者的意思:...
随时的意思:[释义](1) (副)时时刻刻(表示不拘什么时候)。 (2) (副)有需要或有可能的时候(就做)。 [构成]动宾式:随|时 [例句]随时欢迎你。(作状语)...
随化的意思:顺应时势。《管子·宙合》:“所贤美於圣人者,以其与变随化也。” 明 刘基 《吊诸葛武侯赋》:“委厥躯以随化兮,亦哲人之所戚。”...
岁月的意思:[释义](名)年月。 [构成]并列式:岁+月 [例句]艰苦岁月。(作宾语)岁月的河不停地流着。(作定语)...
孙子的意思:◎ 孙子 sūnzi[grandson] 儿子的儿子...
所止的意思:(1).所居之地。《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太平广记》卷二六五引 唐 丁用晦 《芝田录》:“又问弟知 白员外 所止否?”(2).所到之地。 汉 枚乘 《上书谏吴王》:“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
所以的意思:[释义](1) (连)表示因果关系。我和他一起工作过;所以对他比较熟悉。 (2) (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忘其所以。(作宾语)不知所以。(作宾语)忘乎所以。(作宾语) [构成]附加式...
所适的意思:所嫁之人,丈夫。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多少词人能改革?夺旦还生,演作风流剧。美妇因而讐所适,纷纷邪行从斯出。” 清 钮琇 《觚賸·蛟桥幻遇》:“我姐妹五人,各有所适。”...
太息的意思:◎ 太息 tàixī(1) [have a deep sign] 即“叹气”。(2) 生理现象。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吸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宜引起(3) 表示某种感情陈涉太息回。——《史记·陈涉世家》感动太息。——清· 张廷玉《明史》...
太古的意思:[释义](名)最古的时候(指人类还没有开化的时代)。 [构成]偏正式:太|古 [同音]太谷...
桃李的意思:◎ 桃李 táolǐ[peaches and plums]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阗阗的意思:(1).众多、旺盛貌。《诗·小雅·采芑》:“伐鼓渊渊,振旅闐闐。” 高亨 注:“闐闐,兵势众盛貌。” 唐 欧阳詹 《福州南涧寺上方石像记》:“万物闐闐,各由袭沿。”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黄十翁》:“东门外如阳间市肆,往来闐闐。”(2).形容声音洪大。《楚辞·九辩》:“属雷师之闐闐兮,通 飞廉 之衙衙。” 晋 左思 《蜀都赋》:“车马雷骇,轰轰闐闐,若风流雨散,漫乎数百里间。” 唐 贾曾 《饯张尚书赴朔方序》:“听闐闐之去鼓,目悠悠之转斾。” 清 刘大櫆 《重修孙公桥记》:“凿琢礱礪,闐闐殷殷。...
天道的意思:◎ 天道 tiāndào[spritual principles;divine order of things] 自然规律天道变化。——[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亭亭的意思:◎ 亭亭 tíngtíng(1) [erect;upright]∶高耸直立的样子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亭亭如盖。——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2) [gracefull]∶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
吐哺的意思:见“ 吐哺 ”。(1).吐出嘴里食物。《汉书·高帝纪上》:“ 汉王 輟饭吐哺,曰:‘竖儒几败乃公事!’” 颜师古 注:“哺,口中所含食也。” 宋 洪迈 《夷坚甲志·资州鹤》:“﹝ 何 ﹞尝荫大木下,望其颠红鹤巢甚大,数雏啾啾然。已而其母归,方憩枝上,衔食向巢立, 何生 彍弩射之,中其腹。势且坠,犹忍死引颈吐哺饲其子,乃坠地。”(2).亦作“ 吐餔 ”。极言殷勤待士。《后汉书·马援传》:“天下雄雌未定, 公孙 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 宋 苏辙 《元祐七年生日谢表》:“躬 周公...
土风的意思:◎ 土风 tǔfēng(1) [local folk song]∶地方歌谣,亦指有这种特色的歌谣(2) [local custom]∶有地方特色的风俗...
颓波的意思:(1).向下流的水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泉涌山顶,望之交横,似若瀑布,頽波激石,散若雨洒,势同厌源风雨之池。” 明 徐阶 《送司封仲芎杨子赴留都》诗:“頽波无停留,灵耀亦西驰。”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卷下:“余不识 许中丞 ,即此一事,真頽波中砥柱也。”(2).比喻衰颓的世风或事物衰落的趋势。 唐 李白 《上留田》诗:“高风缅邈,頽波激清。” 宋 陈亮 《<高士传>序》:“惟其屹然立於頽波靡俗之中,可以为高矣。” 高旭 《自题<未济庐诗集>》诗:“岂真词笔挽頽波?侠骨行看渐折磨。”...
外厩的意思:宫外的马舍。《穀梁传·僖公二年》:“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 秦 李斯 《上秦始皇书》:“必 秦国 之生而后可,则夜光之璧,不饰朝廷……骏良駃騠,不实外厩。” 汉 陈琳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夫緑骥垂耳於林埛,鸿雀戢翼於污池,褻之者固以为园囿之凡鸟,外厩之下乘也。”...
枉渚的意思:(1).古地名。 枉水 流入 沅水 的小水湾,在今 湖南 常德市 南。《楚辞·九章·涉江》:“朝发 枉渚 兮,夕宿 辰阳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沅水 又东歷小湾,谓之 枉渚 。”(2).古地名。又名 琵琶洲 ,在今 甘肃省 两当县 南。因洲渚迂回,人迹罕到,故名。 唐 杜甫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鵾鷄号 枉渚 ,日色傍阡陌。”(3).弯曲之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其中引水,飞皋倾澜,瀑布或枉渚,声溜潺潺不断。” 唐 欧阳詹 《陪太原郑行军登汾上阁》诗...
往往的意思:[释义](副)常常,每每(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构成]重叠式 [例句]有些事往往想不到。(作状语)[同音]惘惘...
王猷的意思:(1).亦作“ 王犹 ”。犹王道。《诗·大雅·常武》:“王犹允塞, 徐方 既来。” 朱熹 集传:“犹,道。言王道甚大,而远方怀之,非独兵威也。”《文选·束晳<补亡诗>》:“ 周 风既洽,王猷允泰。” 吕延济 注:“言 周 室风化既洽,王道信通上下。” 唐 李德裕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昌运岁今会,王猷从此新。”《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中兴景命,再造王猷。”参见“ 王道 ”。(2). 晋 王子猷 的省称。 宋 王十朋 《剡溪杂咏》:“閒乘雪中兴,唯有一 王猷 。”参见“ 王子航 ”。...
王侯的意思:[释义](名)王爵和侯爵,泛指显贵的爵位。 [构成]并列式:王+侯...
微生的意思:(1).细小的生命;卑微的人生。 唐 骆宾王 《萤火赋》:“彼翾飞之弱质,尚矫翼而凌空。何微生之多躓,独宛颈以触笼。” 唐 李商隐 《过楚宫》诗:“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 襄王 忆梦中。” 宋 苏轼 《谢除侍读表》之二:“奉永日之清闲,未知所报;毕微生於尽瘁,终致此心。” 宋 杨万里 《宿龙回》诗:“大熟虚成喜,微生亦可嗟。” 清 唐孙华 《戒杀诗次东坡岐亭韵》:“微生共含灵,飞沉各自得。”(2).复姓。 春秋 时 鲁 有 微生高 (《汉书·古今人表》作 尾生高 )、 微生亩 。见《论语·公冶长》...
惟恐的意思:[释义](动)只怕。 [构成]偏正式:惟〔恐 [例句]惟恐落后。(作谓语)[同义]只怕、恐怕...
未央的意思:◎ 未央 wèiyāng[not ended] 未已;未尽夜如何其?夜未央。——《诗·小雅·庭燎》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楚辞·离骚》此恨未央...
五岳的意思:[释义](名)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分别为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合称五岳。 [构成]偏正式:五(岳 [例句]五岳归来不看山。(作主语)[同音]五月...
衔橛的意思:亦作“ 衔橜 ”。1.马嚼子。《韩非子·奸劫弑臣》:“无捶策之威、衔橛之备,虽 造父 不能以服马。” 明 文徵明 《失解无聊》诗:“疲马尚怜衔橛在,冥鸿翻困稻粱谋。”一说,衔,指马嚼子;橛,指车之钩心。(2).指驰骋游猎。《汉书·王吉传》:“訢訢焉发愤忘食,日新厥德,其乐岂徒衔橛之间哉。”(3).见“ 衔橜之变 ”。...
贤哲的意思:◎ 贤哲 xiánzhé[good sense] 贤明的人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西游记》...
仙液的意思:指美酒。 宋 无名氏 《暮山溪·寿李学士》词:“霜天晓,笙歌彻,玉斝倾仙液。”参见“ 仙液琼浆 ”。...
相求的意思:互相寻求。《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二:“离鸟夕宿,在彼中州;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十二:“芳树自妍芳,春禽自相求。”...
相强的意思:亦作“ 相彊 ”。勉强;强迫。《汉书·外戚传上·孝文窦皇后》:“当行, 竇姬 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彊乃肯行。”《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果然立意不喫,也不好相强。”《红楼梦》第一○八回:“ 寳玉 喜欢。 袭人 也不便相强,只得跟着。”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十:“你一定要自己一手来,我们不相强。”...
相经的意思:互通。 汉 张衡 《西京赋》:“方轨十二,街衢相经。” 晋 左思 《吴都赋》:“房櫳对櫎,连阁相经。”...
向非的意思:假若不是。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诗:“向非戎事备征伐,君肯辛苦越江湖?” 宋 范成大 《回黄坦》诗:“世界真庄严,造物极不俗。向非来远游,那有此奇瞩!”...
萧森的意思:(1).草木茂密貌。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萧森。” 宋 司马光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密叶萧森翠幕紆,蹔来犹恨不长居。” 明 何景明 《怀化驿芭蕉》诗:“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2).草木凋零衰败貌。 唐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江城何寂歷,秋树亦萧森。”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一片云深更作阴,东轩草树共萧森。”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国后园》诗之二...
行行的意思:(1).不停地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3).犹言走一走。《西游记》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雄士的意思:英雄人物。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来尔孟多夫 则专责 法 人,谓自陷其雄士。”...
羞薄的意思:轻视;鄙薄。 宋 曾巩 《听琴序》:“故工於艺者,常恐人之羞薄,则往往拂人之好,而自要其简重。虽求之者愈勤,而拒之者愈坚,然不知人亦愈羞薄之也。”...
虚受的意思:(1).虚心接受。语本《易·咸》:“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孔颖达 疏:“君子以虚受人者,君子法此《咸》卦,下山上泽,故能空虚其怀,不自有实,受纳於物,无所弃遗。” 南朝 梁 沉约 《为南郡王侍皇太子释奠宴》诗之二:“义重师匡,业贵虚受。”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规谏》:“﹝ 张玄素 谓 太宗 曰:﹞臣观自古已来,未有如 隋 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於上,臣弼违於下,岂至於此。” 宋 范仲淹 《从谏如流赋》:“所以明虚受之功,所以得上善之旨。及霤之士,虽濡首而何伤;补...
虚室的意思:(1).空室。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餘闲。” 唐 李百药 《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椒桂奠芳樽,风云下虚室。”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二》:“予友人家有一琵琶,置之虚室。”(2).比喻心境。 宋 司马光 《复用三公燕集韵酬子骏尧夫》:“官闲虚室白,粟饱太仓红;朝夕扫三径,往来从二公。” 清 赵翼 《同北墅漱田观西洋乐器》诗:“斯须请奏乐,虚室静生白。”参见“ 虚室生白 ”。...
宣父的意思:旧时对 孔子 的尊称。《新唐书·礼乐志五》:“﹝ 贞观 ﹞十一年詔尊 孔子 为 宣父 ,作庙於 兗州 。” 唐 白行简 《夫子鼓琴得其人》诗:“ 宣父 穷玄奥, 师襄 授素琴。” 唐 韩愈 《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坐于罇俎之南,鼓 有虞氏 之《南风》,賡之以 文王 、 宣父 之操。”《宋史·乐志十二》:“肃肃庠序,祀事惟明。大哉 宣父 ,将圣多能。”参见“ 宣尼 ”。...
轩轩的意思:(1).舞貌;飞动貌。《淮南子·道应训》:“见一士焉,深目而玄鬢,泪注而鳶肩,丰上而杀下,轩轩然方迎风而舞。” 唐 韩愈 《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韵》:“山狂谷很相吐吞,风怒不休何轩轩。” 金 司马朴 《无馀居士斋壁有沉传师游道山岳麓诗石刻穆仲等和之因亦次韵》:“卷藏篋笥已戢戢,风生襟袖何轩轩。” 清 曹寅 《射堂柳已成行命儿辈习射作三捷句寄子猷》诗之三:“画鼓鼕鼕簇羽繁,《黄麞》命舞亦轩轩。”(2).高扬貌;飞举貌。 南朝 宋 谢惠连 《长安有狭斜行》:“帟帟雕轮驰,轩轩翠盖舒。” 明 蒋...
血肉的意思:◎ 血肉 xuèròu[flesh and blood] 血液和肌肉。指人类躯体。因人体有血与肉,为生命所系,故言...
勋庸的意思:亦作“勛庸”。功勋。《后汉书·荀彧传》:“ 曹公 本兴义兵,以匡振 汉 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旧唐书·李嗣业传》:“总驍果之众,亲当矢石,频立勋庸。” 明 姚茂良 《精忠记·伏阙》:“似此勛庸,乞加封赠,满门荣宠。”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副元帅 梁王 勋庸冠世,请 凌烟阁 侧别创一阁,以表殊勋。”...
艳艳的意思:亦作“艷艷”。1.明媚艳丽貌。 南朝 梁武帝 《欢闻歌》之一:“艳艳金楼女,心如玉池莲。” 宋 张孝祥 《蝶恋花·秦乐家赏花》词:“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 浩然 《荣荣》:“白薯秧伸展着茂密、肥厚的大叶子,在艳艳的夕阳里摆动着。”(2).浓。 唐 李羣玉 《感春》诗:“春情不可状,艳艳令人醉。” 宋 王禹偁 《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千钟方艳艳,三爵未油油。” 王统照 《刀柄》:“﹝主人﹞自己从草囤子的茶壶中,倒出了一杯艳艳的红汁放在矮凳脚下。”...
晏食的意思:谓晚食时,约当酉时之初。《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 曾泉 ,是谓蚤食;至于 桑野 ,是谓晏食。”...
岩谷的意思:亦作“嵒谷”。犹山谷。《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土鬱之发,巖谷震惊。”《南齐书·杜京产传》:“谓宜释巾幽谷,结组登朝,则嵒谷含懽,薜萝起抃矣。” 唐 张乔 《题玄哲禅师影堂》诗:“巖谷藏虚塔,江湖散学人。” 清 吴伟业 《赠王鉴明五十》诗:“桓荣抱诗书,拾梠逃巖谷。” 谢觉哉 《访广西的笔记三则》:“ 龙胜 完全是山区,入境,车即行岩谷中。”...
言语的意思:◎ 言语 yányǔ[spoken language;speech] 说出来的话;说出来的一个词◎ 言语 yányu[speak out] 〈方〉∶招呼;回答;开口回答呀,别不言语◎ 言语 yányu[speech;answer;speak;talk] 说话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市人之言语。——唐· 杜牧《阿房宫赋》...
言气的意思:(1).言辞声气。《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瞻察言气,使人心形俱服。”《南史·张嵊传》:“弟 淮 言气不伦, 嵊 垂泣训诱。”《新唐书·段秀实颜真卿传赞》:“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2).说话生气。指争吵。 宋 陈傅良 《桂阳军劝农文》:“少有言气,且务休和。”...
妍芳的意思:(1).指美丽的花卉。 唐 武元衡 《旬假南亭寄熊郎中》诗:“妍芳落春后,旅思生秋前。”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赏花》:“况对此妍芳佳醖,酩酊浑忘客里身。”(2).美艳芳香。 殷夫 《孩儿塔·祝--》诗:“这是沙中最先的野花,孤立摇曳放着清香,枝旁没有青鲜的荫叶,也少有异族争妍芳,唯有她放着清香。”...
瑶华的意思:亦作“瑶花”。1.玉白色的花。有时借指仙花。《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王逸 注:“瑶华,玉华也。” 洪兴祖 补注:“説者云:瑶华,麻花也,其色白,故比於瑶。此花香,服食可致长寿,故以为美。” 唐 陈子昂 《东征至淇门答宋参军之问》诗:“碧潭去已远,瑶花折遗谁?” 元 王恽 《平湖乐·寿李夫人》曲:“洞里瑶华自高韵,八千春,裊烟已报长生信。”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而诗之精深华妙,异境日辟,如游海岛,仙山楼阁,瑶花縞鹤,无非珍奇矣。”(2).喻指霜、雪。 唐 ...
夷泯的意思:消灭;灭尽。《文选·陆机<挽歌诗>之二》:“丰肌饗螻蚁,妍姿永夷泯。” 李善 注:“《广雅》曰:‘夷,灭也。’《尔雅》曰:‘泯,尽也。’”...
衣食的意思:◎ 衣食 yīshí[food and clothing] 衣服和食物,泛指各种基本生活资料...
营营的意思:◎ 营营 yíngyíng(1) [drone;buzz;hum]∶象声词营营青蝇(2) [be busy going everywhere for profits]∶奔走钻营毕生营营,追求名利(3) 常含贬义...
英雄的意思:◎ 英雄 yīngxióng[hero]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英雄乐业。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有志的意思:有志向;有志气。《礼记·礼运》:“ 孔子 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汉 王粲 《咏史》:“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 唐 韩愈 《送区册序》:“﹝ 区册 ﹞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説,欣然喜,若有志於其间也。” 孙中山 《劝告北军将士宣言书》:“ 民国 新成,时方多事,执干戈以卫社稷,正有志者建功树业之时。”...
淤泥的意思:◎ 淤泥 yūní(1) [mud;silt]∶河湖池塘里底部的泥沙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2) [ooze;slurry]∶参见“软泥”...
羽翼的意思:◎ 羽翼 yǔyì(1) [assistant]∶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2) [wings]∶翅膀...
于时的意思:◎ 于时 yúshí[for the moment;then;at that time] 介宾词组。在这个时候,当时于时冰皮始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愿言的意思:思念殷切貌。《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郑玄 笺:“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晋 谢混 《游西池诗》:“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宋 华岳 《早春即事》诗:“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 清 顾炎武 《江上》诗:“愿言随飞龙,一上 单于臺 。”...
月双的意思:称旧历闰月和本月。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月双闰双》:“以闰月兼本月,此谓月双。”...
云是的意思:如此。《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徂落固云是,寂蔑终始斯。” 张铣 注:“言人死固亦如是寂寞。”...
云起的意思:如云涌起。比喻众多的事物一下子出现。《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汉 刘歆 《甘泉宫赋》:“离宫特观,楼比相连,云起波骇,星布弥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自 后汉 以来,碑碣云起。”《云笈七籤》卷二八:“糗粮山积,匠石云起。” 汪辟疆 《唐人小说·<玄怪录>叙录》:“且小説自 贞元 、 元和 之间,作者云起,情文交互。”...
云门的意思:(1). 周 六乐舞之一。用于祭祀天神。相传为 黄帝 时所作。《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郑玄 注:“此 周 所存六代之乐, 黄帝 曰《云门》、《大卷》。 黄帝 能成名万物,以明民共财,言其德如云之所出,民得以有族类。”《旧唐书·音乐志一》:“按古六代舞,有《云门》、《大咸》、《大夏》、《大韶》,是古之文舞; 殷 之《大濩》, 周 之《大武》,是古之武舞。” 章炳麟 《訄书·辨乐》:“古之作乐,各用其宫。”自注:“如《...
再拜的意思:◎ 再拜 zàibài(1) [do obeisance again] 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墨子起,再拜。——《墨子·公输》再拜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公子再拜。——《史记·魏公子列传》(2) 赵王再拜曰。...
糟糠的意思:◎ 糟糠 zāokāng[distillers’ grains] 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居富贵者不易糟糠。——《东坡志林》卷三遗其糟糠,别婚士族...
枣栗的意思:(1).枣树与栗树。亦指枣子与栗子。《战国策·燕策一》:“南有 碣石 、 雁门 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於民,此所谓天府也。”《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既至 安邑 ,御服穿敝,惟以枣栗为食。”(2).古时妇女早间拜见长辈时常献的果品。《仪礼·士昏礼》:“质明,赞见妇于舅姑……妇执笲枣栗,自门入,升自西阶进拜,奠于席。” 贾公彦 疏:“枣栗,取其早自谨敬。”《国语·鲁语上》:“夫妇贄不过枣栗,以告虔也。” 韦昭 注:“枣,取蚤起,栗,取敬肃。”...
赠君的意思:犹赠公。 清 钮琇 《觚賸·自怡编序》:“先赠君 芥葊公 ,春秋六十有八,性喜读书。”...
曾闵的意思:曾参 与 闵损 ( 闵子骞 )的并称。皆 孔子 弟子,以有孝行著称。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孝于二亲,养色寧意,蒸蒸雍雍,虽 曾 、 閔 、 颜 、 莱 ,无以尚也。” 唐 元稹 《阳城驿》诗:“昔公孝父母,行与 曾閔 儔。”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守海盐主簿王顼妻墓志铭》:“且夫人事亲尽孝,可侔於 曾 閔 。”...
张陈的意思:(1).陈设。《汉书·礼乐志》:“《周诗》既备,而其器用张陈,《周官》具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宴处即大如法,此尤不易张陈。”《元典章·礼部三·婚礼》:“四曰亲迎。前期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婚之室。”(2). 汉 高祖 谋臣 张良 、 陈平 的并称。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仪 萧 曹 之指挥,羡 张 陈 之奇画。” 唐 王珪 《咏汉高祖》:“爪牙驱 信 越 ,腹心谋 张 陈 。”(3). 张耳 、 陈馀 的并称。二人初为刎颈交,后又结怨至不两立。 ...
赵女的意思:(1). 赵 地的美女。亦泛指美女。《史记·李斯列传》:“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説耳目者,必出於 秦 然后可,则是 宛 珠之簪,傅璣之珥, 阿 縞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 赵 女不立於侧也。”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虽室无 赵 女,而门多好事。” 唐 李白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赵 女长歌入彩云, 燕 姬醉舞娇红烛。” 清 陈维崧 《鹧鸪天·苦雨和蘧庵先生》词:“雪登 麦积 秦 筝苦,雨歇 丛臺 赵 女娇。”(2).指 赵飞燕 。 明 何景...
郑卫的意思:(1). 春秋 战国 时 郑国 与 卫国 的并称。《楚辞·招魂》:“ 郑 卫 妖玩,来杂陈些。”(2).指 郑 卫 二国的音乐。 秦 李斯 《上书秦始皇》:“今弃叩缶击瓮而就 郑 卫 ,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南史·萧惠基传》:“自 宋 大明 以来,声伎所尚,多 郑 卫 ,而雅乐正声鲜有好者。” 唐 白居易 《邓鲂张彻落第》诗:“众耳喜 郑 卫 ,琴亦不改声。”(3).指《诗经》中 郑国 、 卫国 的民间歌诗。 清 汪熷 《<长生殿>序》:“ 郑 卫 岂导淫之作, 楚...
质良的意思:纯美良善。《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黑黄仓赤,莫不质良,毋敢诈伪。” 郑玄 注:“质,正也;良,善也。”《淮南子·时则训》:“青黄白黑,莫不质良。” 高诱 注:“质,美也;良,善也。”《新唐书·朱朴传》:“惟 襄 邓 实惟中原,人心质良。”...
钟仪的意思:春秋 楚 人。曾为 郑 获,被献于 晋 。 晋侯 见 锺仪 ,问之曰:“南冠而縶者谁也?”有司对曰:“ 郑 人所献 楚 囚也。”释而慰问之,问其族。对曰:“伶人也。” 晋侯 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也,敢有二事?”与之琴,操 楚 音。 晋侯 语于 范文子 。 文子 曰:“ 楚 囚,君子也。言称其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见《左传·成公九年》。后多以“钟仪”为拘囚异乡或怀土思归者的典型。...
众口的意思:(1).众人的言论;舆论。《战国策·秦策三》:“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无翼而飞。”《汉书·刘向传》:“上内重 堪 ,又患众口之寖润,无所取信。” 明 徐复祚 《一文钱》第三出:“不是我痴心妄想千年调,只恐怕昔富今贫众口嘲。”(2).众人之口。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各该官军家丁众口齐称,先年抚、道不扣粮餉,抚养军民。”...
周公的意思:(1). 西周 初期政治家。姓 姬 名 旦 ,也称 叔旦 。 文王 子, 武王 弟, 成王 叔。辅 武王 灭 商 。 武王 崩, 成王 幼, 周公 摄政。东平 武庚 、 管叔 、 蔡叔 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 洛邑 为 东都 ,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后多作圣贤的典范。参阅《史记·鲁周公世家》。(2). 春秋 时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称。《左传·僖公五年》:“秋,诸侯盟。王使 周公 召 郑伯 。” 杜预 注:“ 周公 ,宰 孔 也。”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人三》:“周公,泛指 春秋 时...
周防的意思:(1).谨密防患。 唐 柳宗元 《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某愚陋狂简,不知周防,失於夷途,陷在大罪。” 宋 王禹偁 《闻鸮》诗:“报国惟直道,谋身昧周防。”(2).四周防护。 清 方文 《篱落》诗:“周防期慎密,勿使过禽鸟。”...
朱实的意思:红色的果实。 汉 张衡 《西京赋》:“神木灵草,朱实离离。”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唐 李白 《天台晓望》诗:“攀条摘朱实,服药鍊金骨。” 明 陈子龙 《九日昆山道中》诗:“碧草随风变,朱实凌霜结。”...
锥刀的意思:...
孜孜的意思:(1).勤勉;不懈怠。《书·益稷》:“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孔颖达 疏:“孜孜者,勉功不怠之意。”《史记·滑稽列传》:“苟能修身,何患不荣! 太公 躬行仁义七十二年,逢 文王 ,得行其説,封於 齐 ,七百岁而不絶。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学行道,不敢止也。” 唐 李德裕 《奏银妆具状》:“臣有生多幸,获遇昌期,受寄名藩,每忧旷职,孜孜夙夜,上报国恩。”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鸡鸣而起曰:‘吾今日为某事,用某人。’他日又曰:‘吾所为某事,其果济矣乎?所用某人,其人果才矣乎?’如是孜孜焉,不违於心。...
自相的意思: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1).亲自察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 珠崖 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2).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
自将的意思:(1).自己保全。《汉书·儿宽传》:“ 宽 为人温良,有廉知自将,善属文,然懦於武,口弗能发明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南宫韜 , 鲁 人,字 子容 ,以智自将。” 宋 苏辙 《陈述古舍人谢两府启》:“某老大无取,介特自将。” 明 高启 《匡山樵歌引》:“君今刚介自将,不苟进取。”(2).自己带着;自己拿着。《后汉书·羊续传》:“ 续 妻后与子 祕 俱往郡舍, 续 闭门不内,妻自将 祕 行,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 宋 苏辙 《官舍小池有鸂鶒遗二小雏》诗之一:“来从碧涧...
阻修的意思:亦作“ 阻脩 ”。谓路途阻隔遥远。 晋 张载 《拟四愁诗》:“我所思兮在 营州 ,欲往从之路阻脩。” 宋 梅尧臣 《送许璋监簿归泰州》诗:“我非鱼鸟情,贫缚路阻修。” 清 黄遵宪 《九月初三夜》诗:“蒹葭别有凄凄恨,不向中央怨阻修。”...
足以的意思:◎ 足以 zúyǐ[enough;sufficient] 完全可以凭他的成绩足以取胜足以立事。——《资治通鉴》力尚足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火尚足以明。...
长太息的意思:深长地叹息。《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汉 贾谊 《治安策》:“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 飞烟 拆书,得以款曲寻绎。既而长太息曰:‘丈夫之情,心契魂交,远如近也。’”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三章:“ 中山先生 在天有灵,真不免要痛哭流涕长太息吧!”...
青云士的意思:《史记·伯夷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张守节 正义:“若不託贵大之士,何得封侯爵赏而名留后代也?”后因以“青云士”喻指位高名显的人。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翰林三学士》诗:“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 唐 李咸用 《哭所知》诗:“朝为青云士,暮为玄夜人。” 元 刘永之 《感遇》诗之一:“由来青云士,高视笑泥途。”...
少年子的意思:(1).古称青年人。 唐 蒋蕴 《赠郑氏妹》诗:“能弹箜篌弄纤指,愁杀门前少年子。”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六:“顾谓少年子,聆我尔汝篇。”(2).乐府杂曲歌辞名。 南朝 齐 王融 和 唐 李白 等均作有《少年子》。...
文王操的意思:乐府琴曲名。传为 周文王 所作。《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一·文王操》 宋 郭茂倩 题解:“《琴操》曰:‘ 紂 为无道,诸侯皆归 文王 ,其后有凤凰衔书於郊, 文王 乃作此歌。’ 谢希逸 《琴论》:‘《文王操》, 文王 作也。’”《太平御览》卷八四引 汉 桓谭 《新论》:“《文王操》者…… 文王 躬被法度,阴行仁义,援琴作操,故其声纷以扰,骇角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