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普圆寺二首(其二)
宋 · 赵企
仙巾鹤氅与云轻,晚出岩梯最上层。
复复陇头归去雁,阴阴松下远来僧。
风吹寒水光成叠,木落重峦碧有棱。
行到湖边归兴尽,画桥临水与谁凭。
复复陇头归去雁,阴阴松下远来僧。
风吹寒水光成叠,木落重峦碧有棱。
行到湖边归兴尽,画桥临水与谁凭。
注释
仙巾鹤氅:形容仙风道骨的服饰。云轻:像云一样轻盈。
岩梯:山岩上的阶梯。
归去雁:南飞的大雁。
阴阴松下:阴暗的松树林。
远来僧:从远处来的僧人。
风吹寒水:风吹过冰冷的水面。
木落:树叶落下。
重峦:层层叠叠的山峦。
碧有棱:绿色的山峦有清晰的轮廓。
归兴尽:游玩的兴致已尽。
画桥:色彩斑斓的桥。
凭:依靠,此处指欣赏。
翻译
身着仙鹤般的轻袍,步履如云,傍晚时分登上最高岩梯。归雁掠过山岭,阴暗松林中传来远方僧人的足音。
风吹过寒冷的水面,波光粼粼,层峦叠嶂的树木已落叶,显得更加青翠。
走到湖边,游兴已尽,面对画桥倒映在水中的景色,却不知与何人共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禅寺傍晚时分的宁静画面。首句"仙巾鹤氅与云轻",以飘逸的仙人衣饰和轻盈的白云相映,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清幽脱俗。"晚出岩梯最上层",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动作,表现出对禅意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复复陇头归去雁,阴阴松下远来僧",通过归雁和僧人的形象,传递出一种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意境。"风吹寒水光成叠",描绘了风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的动态美,而"木落重峦碧有棱"则展现了秋日山林的静谧与层次。
尾联"行到湖边归兴尽,画桥临水与谁凭",诗人表达了在欣赏完美景后,心中油然而生的孤独感,他站在画桥边,无人可共赏此景,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普圆寺周边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出禅意生活中的寂寥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