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雨中排闷兼呈巫维贞(其一)赏析

雨中排闷兼呈巫维贞(其一)

明 · 佘翔
竹径藏春色,兰皋带雨声。
年华方七日,孤客最关情。
薜荔多垂幄,沧浪足濯缨。
田家东作起,何事不归耕。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雨中排闷兼呈巫维贞(其一)》描绘了一幅雨后山野的清新景象。"竹径藏春色",展现出竹林小径在春雨滋润下,春意盎然,仿佛将春色悄悄收藏其中。"兰皋带雨声",则以兰草生长的水边之地,衬托出雨滴轻敲叶片,发出悦耳的声响,增添了宁静而湿润的氛围。

诗中"年华方七日,孤客最关情",诗人借七日短暂的时间感慨时光易逝,自己身处异乡为孤客,对家乡和亲人的情感尤为深切。接下来的"薜荔多垂幄,沧浪足濯缨",通过描写薜荔藤蔓如帷帐般低垂,以及可以洗涤心灵的沧浪之水,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

最后两句"田家东作起,何事不归耕",诗人表达了对农事活动的羡慕,暗示自己渴望回归田园生活,抛开烦忧,投身于耕作之中。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雨中排解心中烦闷,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词语解释

薜荔的意思:(1).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 王逸 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 唐 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木莲》。(2).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不归的意思:(1).不返家。《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清 蒲松龄 《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2).不归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詎恶久假不归,霸为己有。”...

沧浪的意思:(1).古水名。有 汉水 、 汉水 之别流、 汉水 之下流、 夏水 诸说。《书·禹贡》:“ 嶓冢 导 漾 ,东流为 汉 。又东为 沧浪 之水。” 孔 传:“别流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夏水》:“ 刘澄之 著《永初山川记》云:‘ 夏水 ,古文以为 沧浪 ,渔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余久客古 沔 , 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无一日不在心目间。”(2).青苍色。多指水色。《文选·陆机<塘上行>》:“发藻玉臺下,垂影沧浪泉。” 李善 注:“ 孟子 曰:‘沧浪之水清。...

春色的意思:◎ 春色 chūnsè(1) [spring scenery]∶春天的景色(2) [happy expression]∶指脸上的喜色...

东作的意思:(1).谓春耕。《书·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孔 传:“岁起於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 唐 李白 《赠从弟冽》诗:“日出布穀鸣,田家拥锄犂。顾余乏尺土,东作谁相携。” 清 朱彝尊 《御试省耕诗二十韵》:“西畴一以望,东作此时偕。”(2).泛指农事。 汉 蔡邕 《考城县颂》:“劝兹穡民,东作是营,农桑之业,为国之经。” 宋 陆游 《岳池农家》诗:“农家农家乐復乐,不比市朝争夺恶。宦游所得真几何,我已三年废东作。”(3).指春季作物。《魏书·世祖纪上》:“去春小旱,东作不茂。” 清 方文...

孤客的意思:(1).单身旅居外地的人。 汉 焦赣 《易林·损》:“路多枳棘,步刺我足,不利孤客,为心作毒。”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里濑》诗:“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唐 刘禹锡 《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羣。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宋 曾巩 《送江任序》:“其施为先后,不待旁諮久察,而与夺损益之几,已断於胸中矣。岂累夫孤客远寓之忧,而以苟且决事哉?”(2).指失群的个体。 闻一多 《孤雁》诗:“不幸的失群的孤客,谁教你抛弃了旧侣。”...

关情的意思:(1).掩饰感情。 唐 张鷟 《游仙窟》:“琵琶入手,未弹中间,僕乃咏曰:‘心虚不可测,眼细强关情;迴身已入抱,不见有娇声。’”(2).动心,牵动情怀。 唐 陆龟蒙 《又酬袭美次韵》:“酒香偏入梦,花落又关情。”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语若流鶯声似燕,丹青,燕语鶯声怎画成?难道不关情。” 郁达夫 《题淡然手册》诗:“风雨鸡鸣夜五更,浮云聚散总关情。”(3).谓对人或事物注意、重视。 唐 崔峒 《送苏修游上饶》诗:“世事关情少,渔家寄宿多。” 明 刘基 《鹧鸪天·冬暖》词:“尘劳事,莫关情...

归耕的意思:(1).回家耕田。谓辞官回乡。《吕氏春秋·赞能》:“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汉书·夏侯胜传》:“学经不明,不如归耕。” 宋 苏轼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从此归耕 剑 外,何人送我 池 南。” 金 王子端 《大江东去·癸巳暮冬小雪》词:“此心安稳,只有归耕去。”(2).琴曲名。《文选·张衡<思玄赋>》:“嘉 曾 氏之《归耕》兮,慕 歷阪 之钦崟。” 李善 注引《琴操》:“《归耕》者, 曾子 之所作也。 曾子 事 孔子 十有餘年,晨觉,眷然念二亲年衰,养之不备,於是援琴鼓之,曰:‘歔欷...

何事的意思:(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兰皋的意思:长兰草的涯岸。《楚辞·离骚》:“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朱熹 集注:“泽曲曰皋,其中有兰,故曰兰皋。” 宋 张孝祥 《雨中花慢》词:“认得兰皋琼珮,水馆冰綃。” 清 黄景仁 《江上夜望》诗:“推篷失孤鹤,双桨倚兰皋。”...

年华的意思:[释义](名)时光,年岁。 [构成]偏正式:年(华 [例句]年华似流水。(作主语)...

濯缨的意思: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师利赞》:“体絶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跡。” 唐 白居易 《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巖下,来作濯缨翁。” 前蜀 韦庄 《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 尧 秊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田家的意思:◎ 田家 tiánjiā(1) [a farming family;a peasant family]∶农家邀我到田家。——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2) [farmer]∶农夫...

竹径的意思:亦作“ 竹逕 ”。竹林中的小径。 唐 王勃 《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琴亭酒榭磊落乘烟,竹径松扉参差向月。” 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竹逕通幽处,禪房花木深。”《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向阳设两扇柴门,门内一条竹径,两边都结柏屏遮护。”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过张星文草草堂》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