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
唐 · 刘禹锡
清晨登天坛,半路逢阴晦。
疾行穿雨过,却立视云背。
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
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蛟龙露鬐鬣,神鬼含变态。
万状互生灭,百音以繁会。
俯观群动静,始觉天宇大。
山顶自晶明,人间已霶霈。
豁然重昏敛,涣若春冰溃。
反照入松门,瀑流飞缟带。
遥光泛物色,馀韵吟天籁。
洞府撞仙钟,村墟起夕霭。
却见山下侣,已如迷世代。
问我何处来,我来云雨外。
疾行穿雨过,却立视云背。
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
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蛟龙露鬐鬣,神鬼含变态。
万状互生灭,百音以繁会。
俯观群动静,始觉天宇大。
山顶自晶明,人间已霶霈。
豁然重昏敛,涣若春冰溃。
反照入松门,瀑流飞缟带。
遥光泛物色,馀韵吟天籁。
洞府撞仙钟,村墟起夕霭。
却见山下侣,已如迷世代。
问我何处来,我来云雨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登上天坛时遭遇的风雨场景。诗中通过对自然界变化万千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豁然开朗的心境和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
"半路逢阴晦"一句,直接切入了诗人登山途中的突变天气,表现出诗人遇雨时的仓促与紧迫。接着的"疾行穿雨过"则透露出诗人不畏惧怕、勇往直前的精神。
"却立视云背"一句中,"却立"表明了诗人在风雨之后停下脚步,开始观赏天空之美。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接下来的是一系列生动的自然画面,如"白日照其上""滉瀁雪海翻""蛟龙露鬐鬣"等,每一句都在强调大自然的威力和神秘。这些描写通过对比和反差,突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宏伟与复杂。
而在"俯观群动静,始觉天宇大"中,诗人的视角由上至下,从仰望云端到俯瞰山间,这一转换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象的层次感,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之广阔的深刻领悟。
随后的几句,如"山顶自晶明""豁然重昏敛"等,描绘了雨后天气的迅速变化和诗人的情感释放。其中"涣若春冰溃"一语生动地表达了冰雪融化时的自然美景。
最后几句,如"反照入松门""洞府撞仙钟",诗人通过对山林、松门、洞府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再次强调了自然与神秘之间的联系。同时,这些描述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超自然力量的敬仰。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感悟,也通过多变的景象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通达天地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