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贵
宋 · 高斯得
一从泉法乱,都野咸荒荒。
片楮母偏重,无子相低昂。
奸人窃其权,百物因大翔。
握薪重寻桂,尺鱼贵河鲂。
我闻辇毂下,鞅法牛毛详。
物物揭成价,大字悬康庄。
膴鲍榷公肆,饼师聚官场。
市易祖嘉问,均输肖弘羊。
罻罗四面布,摇手触刑章。
哀哉今之人,逢时何不祥。
谷斛八钱汉,米斗三钱唐。
安得生其时,鼓腹咏太康。
片楮母偏重,无子相低昂。
奸人窃其权,百物因大翔。
握薪重寻桂,尺鱼贵河鲂。
我闻辇毂下,鞅法牛毛详。
物物揭成价,大字悬康庄。
膴鲍榷公肆,饼师聚官场。
市易祖嘉问,均输肖弘羊。
罻罗四面布,摇手触刑章。
哀哉今之人,逢时何不祥。
谷斛八钱汉,米斗三钱唐。
安得生其时,鼓腹咏太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泉法:混乱的法律。咸:全,都。
子:子孙。
奸人:邪恶之人。
大翔:大幅上涨。
握薪:拼命寻找。
尺鱼:小鱼。
辇毂下:京城中。
鞅法:精细的法律。
康庄:大道。
膴鲍:肥美的海鲜。
饼师:制作面包的人。
市易:市场交易。
均输:国家物资调配。
罻罗:网罗,比喻法律。
刑章:刑法。
太康:古代的太平盛世。
翻译
自从泉法纷乱起,城乡一片荒凉。薄薄的纸币最受重视,没有子嗣的人也为此忧虑。
奸邪之人窃取权力,万物价格飞涨。
人们拼命寻找珍贵的桂木,连小鱼也因河鲂昂贵。
我听说京城中,法律细密如牛毛。
物价被一一标定,显眼的价格挂在大道上。
肥美的海鲜在官府集市管制,面包师傅聚集于官场。
市场交易的规则源自嘉问,均输法如同弘羊的智慧。
四周设下网罗,稍有不慎就触犯刑法。
可悲啊,如今的人们,为何遭遇这样的不幸。
汉代谷价八钱一斛,唐代米价斗米仅三钱。
何时能生活在太平盛世,饱食无忧,歌颂太康之治。
鉴赏
这首宋诗《物贵》由高斯得所作,描绘了社会动荡时期物价飞涨,民生困苦的景象。诗人以"泉法乱"开篇,暗示政治动荡导致经济混乱。"片楮母偏重",意指纸币贬值,连日常用品如纸张也变得昂贵。奸人趁机敛财,物价飙升,"握薪重寻桂,尺鱼贵河鲂"形象地写出柴火和小鱼的价格都异常昂贵。
诗人进一步指出,政府的苛政如同"鞅法牛毛详",细密而繁苛,市场上的物品价格被人为抬高,"物物揭成价,大字悬康庄",形容物价标签醒目可见。商贾垄断市场,官场充斥着"膴鲍榷公肆,饼师聚官场",暗示官商勾结的现象。市场调控政策如"市易祖嘉问,均输肖弘羊",暗指政府试图通过类似古代的商业管理措施来稳定物价。
然而,这些努力并未带来福祉,反而形成"罻罗四面布,摇手触刑章"的严苛环境,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感慨万分,"哀哉今之人,逢时何不祥",表达了对百姓遭遇不幸的同情。最后,诗人以历史为参照,对比汉代谷价八钱和唐代米价三钱,呼唤一个太平盛世的到来,"安得生其时,鼓腹咏太康",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整首诗寓言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