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子固小女哀辞
宋 · 张舜民
伯道无儿可典刑,中郎有女最聪明。
季拿却返商山葬,阿软空留洛下情。
令祖六男皆磊落,名孙一女又凋零。
茫茫此理终难问,忍听人间哭子声。
季拿却返商山葬,阿软空留洛下情。
令祖六男皆磊落,名孙一女又凋零。
茫茫此理终难问,忍听人间哭子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伯道:古代对男子无子的称呼。典刑:继承家业或职位。
中郎:官职名,这里指代某人。
聪明:智慧出众。
季拿:人名,可能与上文的伯道相对应。
商山:地名,中国古代隐士常居之地。
阿软:女子名字,可能与中郎的女儿有关。
洛下:洛阳,古代地名。
令祖:祖父。
磊落:光明正大,坦荡无私。
凋零:死亡或衰败。
茫茫: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忍听:忍受听到。
翻译
伯道没有儿子可以继承家业,中郎的女儿却最为聪慧。季拿反而回到商山为她安葬,阿软徒然在洛阳留下思念之情。
令祖的六个儿子都光明磊落,而名孙的女儿却又遭遇不幸。
这世间道理终究难以明了,怎能忍心去听那失去孩子的悲泣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开篇即以伯道和中郎的家族事例,展示了人生不可预测的一面,儿女的得失带给人的喜忧参半。季拿返商山葬,阿软留洛下情,则透露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哀伤。
接着,诗人提及令祖六男皆磊落,名孙一女又凋零,这些字句表达了家族兴衰的无常,以及生命易逝、人事难料的感慨。最后两句“茫茫此理终难问,忍听人间哭子声”则是诗人对命运深不可测和人间疾苦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事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生命易逝以及家族兴衰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中重男轻女的观念。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有力,表现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