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容城杨忠悯公墓赏析

容城杨忠悯公墓

清 · 朱福诜
常傍松筠想故居,白杨墓道更萧疏。
埋轮事忆张文纪,下马坟寻董仲舒。
大鸟能来知不忝,蚺蛇有胆定何如。
奸谀骨朽知何处,十载钤山笑读书。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福诜所作的《容城杨忠悯公墓》,表达了对故去的杨忠悯公的怀念和敬仰之情。首句“常傍松筠想故居”,描绘了诗人常常在松竹环绕的环境中追忆杨公的旧居,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次句“白杨墓道更萧疏”进一步强调墓地的荒凉,暗示了杨公的离世使周围环境更加寂寥。

第三句“埋轮事忆张文纪”,借张文纪的故事,表达对杨公高尚品德的赞美,意指杨公如同张文纪一样,有着高尚的节操和无私的精神。第四句“下马坟寻董仲舒”,则以董仲舒为例,赞扬杨公的学识和影响力,暗示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如同董仲舒一般崇高。

第五句“大鸟能来知不忝”,运用象征手法,表示连大鸟都知道杨公的美德,足以证明他的德行无愧于人。第六句“蚺蛇有胆定何如”,通过对比,赞美杨公的勇气和胆识,即使在地下,其精神犹存。

最后两句“奸谀骨朽知何处,十载钤山笑读书”,暗讽那些谄媚小人,即使他们已经死去,也无从寻找,而杨公却能在十年后的钤山之地,以读书为乐,继续传播智慧和正气。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杨公的回忆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