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述行言情诗(其九)赏析

述行言情诗(其九)

明 · 祝允明
七世美仁里,八叶通德门。
五教植本始,百行郁华文。
仁义日可见,金玉作庸言。
鸡鸣绳准出,举足宫徵存。
厚趾靡颠丘,长津从冽原。
何为末受者,卑垢辱华先。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祝允明所作的《述行言情诗》其九,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德与行为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诗中通过“七世美仁里”和“八叶通德门”的描绘,象征着家族世代传承的美德与道德之门的深远影响。接下来,“五教植本始,百行郁华文”强调了五常伦理教育在个人品行中的基础作用,以及各种美好品行如繁花般盛开。

“仁义日可见,金玉作庸言”进一步阐述了仁义之道的显而易见和语言的淳朴真挚。诗人以“鸡鸣绳准出,举足宫徵存”比喻人的言行举止应遵循规矩,如同鸡鸣报时一般准确,足下行动也体现着音乐的和谐。

“厚趾靡颠丘,长津从冽原”形象地表达了人应保持谦逊低调,不因地位高而忘形,同时保持内心的清冷与纯净。最后,诗人质问那些轻视美德、自甘堕落的人:“何为末受者,卑垢辱华先”,表达了对那些背离美德、侮辱高尚行为者的深深忧虑和批判。

整首诗语言凝练,寓意深远,体现了祝允明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行的高度重视。

词语解释

百行的意思:各种品行。《诗·卫风·氓》“士之耽兮,犹可説也” 汉 郑玄 笺:“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旧唐书·孝友传·刘君良》:“士有百行,孝敬为先。” 明 高明 《琵琶记·几言谏父》:“妾岂爱一身,误君百行。”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四》:“五常百行,何一而不以恭、宽、信、敏、惠行之?五常百行,道也。”...

本始的意思:原始,本初。《荀子·礼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从臣嘉观,原念休烈,追诵本始。” 宋 王安石 《和吴御史汴梁等》:“本始意已陋,末流功更长。”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凡小説流传,大率渐广渐变,而推究本始,其实一也。”...

长津的意思:(1).长的河流。 南朝 梁 萧若静 《石桥》诗:“连延过絶涧,迢递跨长津。” 唐太宗 《赋得樱桃》:“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2).指银河。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魏太子》:“百川赴巨海,众星环北辰。照灼烂霄汉,遥裔起长津。”...

德门的意思:有德之家。 晋 陆机 《为陆思远妇作》诗:“洁己入德门,终远母与兄。”《南史·谢灵运传论》:“然 谢 氏自 晋 以降,雅道相传, 景恒 、 景仁 以德素传美, 景懋 、 景先 以节义流誉……可谓德门者矣。” 唐 韩愈 《祭左史李员外太夫人文》:“胄於茂族,配此德门。克成厥家,享有全福。”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事隔百年,诗题三代,亦德门佳话也。”...

宫徵的意思:1.古代五音中宫音与徵音的并称。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雍门子周 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成曲。”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羽角俱起,宫徵相证。” 唐 杜牧 《感怀诗》:“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 清 赵翼 《偶书》诗:“两耳未甚聋,已难辨宫徵。”2.泛指乐曲。 宋 秦观 《点绛唇》词:“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先圣不曾删《郑》《卫》,吾儕取义翻宫徵。”3.泛指声调。 南朝 齐 陆厥 《与沉约书》:“前英已早识宫徵,但未屈曲...

垢辱的意思:犹耻辱。 晋 夏侯湛 《抵疑》:“消磨灰烂,垢辱招秽。” 宋 叶适 《夫人徐氏墓志铭》:“为亢而昧进,再取垢辱,而以浅疑人,然后知 必明 之贤远矣。” 明 方孝孺 《南斋记》:“方其垢辱交至以危其身,欲如先生南斋之乐,岂可得乎?” 清 黄宗羲 《竽之丘公墓碑》:“公嘘枯吹生,垢辱之民,復得明目。”...

何为的意思: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

鸡鸣的意思:(1).鸡叫。常指天明之前。《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清 顾炎武 《燕中赠钱编修秉镫》诗:“ 燕 市鸡鸣动客轮,九门驰道足黄尘。” 鲁迅 《秋夜有感》诗:“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2).《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

金玉的意思:(1).黄金与珠玉。珍宝的通称。《左传·襄公五年》:“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唐 杜甫 《黄河》诗之二:“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2).比喻珍贵和美好。《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是以古书虽质朴,而俗儒谓之堕於天也。今文虽金玉,而常人同之於瓦砾也。”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玉娇梨》第八回:“ 白公 説道:‘昨承佳句见投,真是字字...

举足的意思:(1).提脚;跨步。《礼记·曲礼下》:“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不能不举足出此堂。”(2).喻轻易。《后汉书·马援传》:“自谓 函谷 以西,举足可定。”(3).犹举动。 唐 韩愈 《进学解》:“是二儒者,吐词为经,举足为法。” 宋教仁 《宋渔父日记·一九○五年七月十九日》:“ 孙逸仙 所以迟迟未敢起事者,以声名太大,凡一举足,皆为世界所注目,不敢轻于一试。”...

可见的意思:[释义](副)由此可见。 [构成]偏正式:可〔见 [例句]他近来常常生病;可见身体虚弱。(作状语)...

仁义的意思:[释义](形)〈方〉性情和蔼,通情达理。 [构成]并列式:仁+义 [例句]这个人很仁义。(作谓语)[反义]霸道...

仁里的意思:仁者居住的地方。语本《论语·里仁》:“里仁为美。” 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里者,民之所居,居於仁者之里,是为美。”后泛称风俗淳美的乡里。 汉 张衡 《思玄赋》:“匪仁里其焉宅兮,匪义迹其焉追?” 南朝 梁 萧统 《诒明山宾》诗:“筑室非道傍,置宅归仁里。” 清 方文 《赠赵止安先生》诗:“今年过仁里,二公皆已逝。”...

绳准的意思:准绳。《管子·宙合》:“世用器械,规矩绳準,称量数度,品有所成。”《淮南子·齐俗训》:“今夫为平者準,为直者绳也,若夫不在於绳準之中,可以平直者,此不共之术也。” 唐 钱珝 《授薛昭纬御史中丞制》:“宜正衣冠,立为绳準。” 明 李东阳 《重建正学书院记》:“兹又聚徒置院,为养蒙储俊之计,为之标的绳準以示之。”...

通德的意思:共同遵循的道德。《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所以行之者也。”《隋书·高熲苏威传论》:“然志尚清俭,体非弘旷,好同恶异,有乖直道,不存易简,未为通德。”...

五教的意思:(1).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书·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 孔 传:“布五常之教。”《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旧唐书·玄宗纪下》:“敦风劝俗,五教攸光。”(2).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管子·兵法》:“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3). 唐 人对司徒的别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

郁华的意思:古代传说中的太阳神。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天》引《七圣记》:“ 鬱华 赤文,与日同居, 结隣 黄文,与月同居,皆日月之神名。”亦称“ 鬱仪 ”。《黄庭内景经·高奔》:“高奔日月吾上道, 鬱仪 、 结璘 善相保。” 梁丘子 注:“ 鬱仪 ,奔日之仙。” 唐 吴筠 《步虚词》诗之三:“三宫发明景,朗照同 鬱仪 。” 宋 苏轼 《游罗浮山示儿子过》诗:“ 南楼 未必齐 日观 , 鬱仪 自欲朝 朱明 。”...

玉作的意思:制作玉器。亦指玉制品。《通典·职官九》:“大 唐 於京师置冶置,有令、丞各一人,掌造铸金银铜铁、涂饰琉璃玉作等事。”《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便将 崔寧 到宅里相见官人,承揽了玉作生活,回路归家。”...

通德门的意思:东汉 时为表彰 郑玄 之德在其故乡所造之门。故址在今 山东省 高密县 西北。《后汉书·郑玄传》:“昔 东海 于公 仅有一节,犹或戒乡人侈其门閭,矧乃 郑公 之德,而无駟牡之路!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号为‘通德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