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为黄诏平题绣角笺赏析

为黄诏平题绣角笺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本是临安劫后灰,断笺何意更新裁。
百年人物全非旧,一纸沧桑已再来。
往事丛残争入眼,水窗明瑟共衔杯。
为君题句非缘物,侧理乌阑岂是才。

注释

临安:古代地名,今杭州。
劫后灰:战后的废墟。
断笺:残破的信笺。
新裁:新的篇章。
百年人物:历经百年的历史人物。
全非旧:完全不同于过去。
一纸:一页纸。
沧桑:世事变迁,经历的苦难。
往事丛残:过去的片段。
水窗:明亮的窗户。
明瑟:悲伤的旋律。
衔杯:举杯共饮。
题句:题写诗句。
非缘物:并非因外物触动。
侧理:歪斜的字迹。
乌阑:歪斜的样子。
岂是才:怎能体现我的才华。

翻译

原本这里是临安战后的废墟,残破的信笺为何又有新的篇章被书写。
百年间的风云人物已全然不是旧时模样,一页纸上承载的沧桑又重新上演。
往昔的片段纷乱涌入眼前,明亮的窗户边,我们举杯共饮悲伤的旋律。
我为你题诗并非因外物触动,只是歪斜的字迹,怎能体现我的才华呢?

鉴赏

这首诗是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名为《为黄诏平题绣角笺》。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刻体会与无奈情怀。

“本是临安劫后灰”,这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哀叹之情,临安即今杭州,是宋朝的都城,而“劫后”指的是战争或灾难之后的废墟。这里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物是人非。

接着,“断笺何意更新裁”,诗人对待旧时之物的态度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留恋又有无奈。“百年人物全非旧,一纸沧桑已再来”则描绘了时间流逝中的人事物非,历史重演的轮回。

在“往事丛残争入眼,水窗明瑟共衔杯”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现实环境的描述,表达了一种淡然与超脱的情怀。最后,“为君题句非缘物,侧理乌阑岂是才”,则是诗人在提笔作文时,对黄诏平寄予深意的自我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历史的回顾和现实中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个人命运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