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九首(其二)
宋 · 张耒
遥夜新霜凋碧槐,三更寒月满堂阶。
美人化作秋风去,只有清魂梦里来。
美人化作秋风去,只有清魂梦里来。
注释
遥夜:长夜。新霜:初霜。
凋:凋落。
碧槐:绿色槐树。
三更:深夜三点。
寒月:冷月。
满堂阶:照满整个台阶。
美人:此处可能指代美好的事物或人,也可能是幽灵。
化作:变为。
秋风:秋日的凉风。
去:离开。
清魂:清冷的灵魂。
梦里来:在梦中出现。
翻译
漫长的夜晚,新降的霜冻使碧绿的槐树凋零,深夜里,寒冷的月光洒满了整个台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寒冷、月光清辉的画面。"遥夜新霜凋碧槐"中的"遥夜"表达了时间的延长和深邃,"新霜"则是夜晚刚降下的薄冰,"碧槐"指的是槐树被霜冻之后呈现出的青白色泽。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冷的氛围。
紧接着的"三更寒月满堂阶"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三更"是夜晚最深沉的时刻,而"寒月"则突出了夜晚的清冷与明亮。"满堂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一片宁静而广阔的空间。
接下来的"美人化作秋风去"中的"美人"通常指的是已逝世的人,"化作秋风去"则用了拟人化手法,将亡者比喻成消散在自然界中的秋风,表达了一种哀思与无常。这种写法既传递出诗人的悲痛之情,也映照出了生命易逝、物是人非的哲理。
最后一句"只有清魂梦里来"则更深化了这份哀思。"清魂"指的是亡者的灵魂,而"梦里来"表达了一种只能在梦境中与逝者相见的无奈。这不仅反映出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也隐含着对现实世界无法长久相守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象和逝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亡者深切的哀思和不舍,以及对生命易逝这一事实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