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使和诗出奇不穷再次韵四首(其二)
宋 · 刘克庄
百禽久已蛰于冬,春暖喧啾各不同。
壶少提沽村店静,裤无脱著小家穷。
山翁吟窍黄泥蚓,阁老毫端白昼虹。
社饮今年多醒者,豚肩掩豆不能丰。
壶少提沽村店静,裤无脱著小家穷。
山翁吟窍黄泥蚓,阁老毫端白昼虹。
社饮今年多醒者,豚肩掩豆不能丰。
注释
蛰:动物冬眠。喧啾:鸟儿的嘈杂叫声。
提沽:买酒。
裤无脱著:形容贫穷,连裤子都换不起。
吟窍:吟咏时的声音。
阁老:古代官职,指宰相或高级官员。
社饮:乡村节日或聚会时的饮酒活动。
豚肩:猪肩肉。
豆不能丰:形容食物匮乏,豆类食物尤其不足。
翻译
各种禽鸟长久以来在冬天蛰伏,春天来临,它们的鸣叫各不相同。壶中酒少,只能在安静的乡村小店买些,贫穷的小家庭连裤子都换不起。
山中的老翁吟诵时声音如黄泥蚯蚓般低沉,高官的笔下却能挥洒出白昼彩虹般的诗篇。
今年的社酒聚会,许多人保持清醒,因为猪肉供应不足,猪肩肉和豆类食物都不丰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生活的图画。"百禽久已蛰于冬,春暖喧啾各不同"两句,通过对比冬日动物的潜伏与春日唤醒的生动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接下来的"壶少提沽村店静,裤无脱著小家穷"则透露出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贫寒境遇的自嘲。
"山翁吟窍黄泥蚓,阁老毫端白昼虹"两句中,“山翁”指的是隐居于山林之中的高士,而“阁老”则是宫廷中的老臣。这里通过他们分别对泥鳅和彩虹的吟咏,表现了诗人对于不同生活状态下人们审美情趣的细腻观察。
最后两句"社饮今年多醒者,豚肩掩豆不能丰"表达了诗人在参加乡村宴会时,对于无法像往年一样尽情欢乐的无奈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和社会的深刻体验与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