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蜀中三首(其一)赏析

蜀中三首(其一)

唐 · 郑谷
马头春向鹿头关,远树平芜一望闲。
雪下文君沾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
江楼客恨黄梅后,村落人歌紫芋间。
堤月桥灯好时景,汉庭无事不征蛮。

注释

马头:指代地名,可能表示行进的方向。
鹿头关:地名,可能是一个关隘。
远树平芜:远处的树木和草地。
一望闲:视野开阔,显得悠闲宁静。
文君:西汉时期卓文君,这里借指有诗意的酒市。
李白读书山:李白曾隐居读书的地方,象征着文化气息。
江楼:江边的楼阁。
黄梅后:指黄梅雨季过后。
紫芋间:紫色芋头田,描绘乡村田园景象。
堤月:江堤上的月色。
桥灯:桥上的灯光。
汉庭:汉朝朝廷。
无事:太平无战事。
征蛮:征伐蛮族。

翻译

春天的马头指向鹿头关,远方的树木和草地一片空旷宁静。
雪花飘落在文君饮酒的街市,云雾缭绕在李白读书的山峦。
江边楼阁里的旅人遗憾已过黄梅时节,乡村间的人们在紫色芋田中歌唱。
堤岸月色与桥上灯火构成美妙景色,汉朝朝廷太平无战事,不需征伐蛮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和人们在其中的情景。开篇两句“马头春向鹿头关,远树平芜一望闲”,通过对山川地理位置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春意盎然但又不失宁静与悠闲的场景。“雪下文君沾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则是借助历史文化名人来渲染诗意,表现出诗人对古代文学巨匠们在风雪中品酒、读书的浪漫情怀。接下来的“江楼客恨黄梅后,村落人歌紫芋间”,通过对江边楼阁游子与村间乐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两句“堤月桥灯好时景,汉庭无事不征蛮”则描绘了一幅夜晚河堤上的温馨图景,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边塞未宁的忧虑。这里的“征蛮”暗示了国家可能面临的外患问题。

整首诗语言平和自然,意境丰富多彩,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更融入了历史文化元素和生活情感,以及对社会时事的微妙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