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张哲甫四十书怀二首(其二)赏析

和张哲甫四十书怀二首(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閒寻芳草问田更,性过中年懒慢成。
涧底游鱼知避影,斋头幽鸟解呼名。
岁时斗酒酬杨恽,家国牢愁让屈平。
莽操不须惊创局,且将蕉鹿證平生。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的《和张哲甫四十书怀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时事的深刻思考。

首句“閒寻芳草问田更”,诗人以轻松自在的心态,漫步于田野间,寻找着那片芳草,仿佛在与自然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接着,“性过中年懒慢成”一句,透露出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形成了一种随性、淡泊的生活态度,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享受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涧底游鱼知避影,斋头幽鸟解呼名”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景象。涧底的游鱼懂得避开阳光的照射,斋头的幽鸟能理解主人的呼唤,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岁时斗酒酬杨恽,家国牢愁让屈平”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通过引用杨恽和屈原的故事,诗人既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志士的敬佩之情,也暗示了自己在时代变迁中的无奈与忧愁。

最后,“莽操不须惊创局,且将蕉鹿證平生”两句,诗人以超然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变化,认为不必为外界的纷扰所动,只需以平和的心态去体验生活,如同对待梦境中的事物一样,保持一颗平常心,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和哲学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