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魏秀才和
宋 · 刘攽
明府敏为政,经纶功已深。
无欺礼神意,不扰爱民心。
直道容多梗,良时避孔壬。
未成宣室召,空赐颍川金。
兹日量天听,方春报雨霖。
望蜺舒黯黯,笑电趣涔涔。
耒耜欢南亩,歌谣变越吟。
和应光爇户,润足俟薰琴。
久客羞王粲,忘饥学汉阴。
鹿门那忍去,留钓此江浔。
无欺礼神意,不扰爱民心。
直道容多梗,良时避孔壬。
未成宣室召,空赐颍川金。
兹日量天听,方春报雨霖。
望蜺舒黯黯,笑电趣涔涔。
耒耜欢南亩,歌谣变越吟。
和应光爇户,润足俟薰琴。
久客羞王粲,忘饥学汉阴。
鹿门那忍去,留钓此江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代魏秀才和》。诗中描绘了官员明府的勤勉政务,以及其对礼神、爱民的尊重与实践。通过“无欺礼神意,不扰爱民心”表达了明府在政治上的公正与仁慈。接着,“直道容多梗,良时避孔壬”则展现了明府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持与智慧。然而,尽管明府有着良好的政绩,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与提拔,只能空得颍川之金,未获宣室之召。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自然界的景象与社会的和谐变化。“兹日量天听,方春报雨霖”描绘了春天的雨水滋润大地,预示着丰收的到来。接着,“望蜺舒黯黯,笑电趣涔涔”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雨势渐强,乌云密布的景象。而“耒耜欢南亩,歌谣变越吟”则表现了农事的繁忙与喜悦,以及百姓生活的改善。
最后,“和应光爇户,润足俟薰琴”暗示了雨水的恩泽不仅满足了物质需求,也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与和谐。诗人以“久客羞王粲,忘饥学汉阴”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异乡,但依然保持内心的坚韧与乐观。结尾“鹿门那忍去,留钓此江浔”则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前官场的无奈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官员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