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议
宋 · 罗大经
濮园议起沸乌台,传语欧公莫怨猜。
须记上坡持橐日,也曾寻探好题来。
须记上坡持橐日,也曾寻探好题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濮园:指代某个地方或事件,可能与欧阳修有关。乌台:古代官署名,这里代指朝廷中的纷争。
怨猜:抱怨和猜疑。
持橐:提着袋子,比喻勤奋工作或求学。
寻探:寻找探索。
好题:有意义或有价值的话题。
翻译
濮园的争议再次沸沸扬扬,像乌台的喧嚣,我转告欧阳公,请他不必过于担忧和猜疑。请记住那些在上坡提着袋子的日子,我们也曾一同寻找好的话题和灵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大经的《濮议》,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欧公(指欧阳修)的安慰和理解。"濮园议起沸乌台"一句,暗示了欧阳修因濮王典礼的争议而遭受贬谪,"沸乌台"暗指当时的舆论压力和政治风波。接下来的"传语欧公莫怨猜",是诗人在向欧阳修传达一种宽慰之情,告诉他不必过于抱怨或担忧他人的猜忌。
"须记上坡持橐日",这里的"上坡持橐"可能是指欧阳修在仕途中的艰难时刻,仍然保持着积极的态度,提着书囊(橐)寻找知识和学问,这体现了他的坚韧和求知精神。最后一句"也曾寻探好题来",则是对欧阳修文学才华的肯定,暗示他在困境中也未曾放弃创作佳作。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又寓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意,展现了诗人对欧阳修人品和才情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