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日登山同谒吴王祠
古今时易改,幽显意能通。
岁享屡登乐,俗追三让风。
送迎人散后,日落乱山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吴王祠的访问与思考,充满了历史的深沉与自然的宁静。首句“老树凋残尽”描绘了一幅衰败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接着,“灵祠寂历中”进一步渲染了祠堂的荒凉与静谧,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古今时易改,幽显意能通”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转与人事更迭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与神之间的某种神秘联系,即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们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与敬仰是相通的。
“岁享屡登乐,俗追三让风”则展现了祠堂的祭祀活动,以及当地风俗中对谦让美德的传承。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也反映了社会对道德风尚的推崇。
最后,“送迎人散后,日落乱山空”以日落时分的景象收尾,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氛围,似乎在提醒人们,在繁华过后,留下的只有对历史的回忆与对自然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吴王祠的景象与活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精神寄托的追寻、以及对道德风尚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深思。
词语解释
凋残的意思:◎ 凋残 diāocán(1) [be in bad repair]∶零落衰败凋残的古庙(2) [withered]∶凋零百花凋残...
古今的意思:◎ 古今 gǔjīn[ancient and modern] 古代和现代古今差异...
寂历的意思:(1).凋零疏落。《文选·江淹〈王徵君微〉诗》:“寂歷百草晦,欻吸鵾鸡悲。” 李善 注:“寂歷,彫疏貌。”一说闲旷貌,见 吕向 注。 宋 陆游 《游万里桥南刘氏小园》诗:“我归门復掩,寂歷挂斜阳。” 黄药眠 《黄花岗的秋风暮雨》:“寂历的黄花夹着细雨飘零,守墓的园丁深锁园门何去?”(2).犹寂静;冷清。 南朝 梁 江淹 《灯赋》:“冬膏既凝,冬箭未度,悁连冬心,寂歷冬暮。” 唐 孟郊 《过彭泽》诗:“扬帆过 彭泽 ,舟人讶嘆息。不见种柳人,霜风空寂歷。” 金 边元鼎 《晚行》诗:“隔浦行闻晚寺鐘...
今时的意思:现在;此时。《孟子·公孙丑上》:“今时则易然也。”《史记·魏世家》:“今时 韩 、 魏 ,与始孰彊?” 唐 万楚 《五日观妓》诗:“ 西施 漫道浣春纱, 碧玉 今时鬭丽华。”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今时谓之耻且格焉。”...
灵祠的意思:神祠,神社。 唐 李商隐 《赛古榄神文》:“惟神爰因硕果,遂启灵祠。” 宋 苏轼 《秋赛》诗之一:“惟神聪明,为民依庇,宜秩典祀,钦奉灵祠。” 刘师培 《文说·宗骚篇》:“孔盖翠旄,遗制仍沿皇舞;龙堂贝闕,巨观半属灵祠。”...
日落的意思:◎ 日落 rìluò[sunset] 太阳西沉...
三让的意思:(1).古相见礼。主人三揖,宾客三让。《仪礼·士冠礼》:“三揖至於阶,三让。”《礼记·礼器》:“三辞三让而至。”(2).指 周 泰伯 让位于 季历 事,后人称为盛德。《论语·泰伯》:“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邢昺 疏引 郑玄 注云:“ 泰伯 , 周太王 之长子,次子 仲雍 ,次子 季歷 。 太王 见 季歷 贤,又生 文王 ,有圣人表,故欲立之。而未有命。 太王 疾, 太伯 因适 吴 採药, 太王 殁而不返。 季歷 为丧主,一让也; 季歷 赴之,不来奔丧,二让也;免丧之后...
送迎的意思:(1).送往迎来。《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踰閾。”《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尝过 樊将军 噲 , 噲 跪拜送迎,言称臣。” 宋 王銍 《默记》卷中:“两州送迎,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於道。” 陈毅 《泗宿道中》诗:“畅游根据地,沿途劳送迎。”(2).指文笔的宕开与承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其控引情理,送迎际会,譬舞容廻环,而有缀兆之位;歌声靡曼,而有抗坠之节也。”...
显意的意思:明显的心思。《元典章·户部四·犯奸妻转卖为驱》:“ 周二总管 此时明知本妇係是良人私相买卖,将 邓嫌儿 配与本家駈口 苏老 为妻,显意欲图谋本妇求达为躯,争告到官。”...
迎人的意思:(1).迎接来人。 宋 梅尧臣 《对雪忆林逋》诗:“樵童野犬迎人后,山葛棠梨案酒时。” 沉从文 《湘行散记·鸭窠围的夜》:“两山不高而翠色迎人。”(2).善待人;令人喜爱。 清 孙道乾 《小螺庵病榻忆语》:“少奇慧,善解书义;性孝,处父母侧,婉婉迎人。”《歧路灯》第六七回:“不知此乃 张类村 一生善气迎人,所以生下这个好后代来。”...
幽显的意思:犹阴阳。亦指阴间与阳间。《北史·李彪传》:“天下断狱起自初秋,尽於孟冬。不於三统之春,行斩绞之刑。如此则道协幽显,仁垂后昆矣。” 唐 陈子昂 《为程处弼辞放流表》:“存者流离,亡者哀痛;辛酸幽显,为世所悲。”《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广利洋海之神,善文尘世之士,幽显路殊,安得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