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观伐木者
条枚崩赤壤,槎蘖断青萝。
虽有山中木,其如劳者歌。
林虞存旧典,尽伐事如何?
词语解释
槎蘖的意思:亦作“ 槎枿 ”。砍伐幼林。蘖,老株砍后再生的枝条。《国语·鲁语上》:“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蕃庶物也。” 韦昭 注:“槎,斫也;以株生曰蘖。”...
赤壤的意思:(1).红土。《书·泰誓上》“焚炙忠良” 唐 孔颖达 疏:“ 文王 献 洛 西之地,赤壤之田方千里,请 紂 除炮烙之刑。” 陈毅 《由北京到广州》诗:“ 韶山冲 里览风物,靄靄青松赤壤嵌。”(2).指赤色的社土。古代天子封土立社,以五色土象征四方及中央。南方色赤,以赤壤象征南方。《隋书·薛道衡传》:“占揆星景,移建邦畿,下凭赤壤,上协紫微。”...
斧柯的意思:(1).斧柄。《逸周书·和寤》:“毫末不掇,将成斧柯。” 汉 贾谊 《新书·审微》:“焰焰弗灭,炎炎柰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二:“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2).喻指权柄。 汉 蔡邕 《琴操·龟山操》:“予欲望 鲁 兮, 龟山 蔽之,手无斧柯,奈 龟山 何?” 清 黄遵宪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岂能无斧柯,皇皇行仁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湖北调查部纪事叙例》:“循《春秋》之公例,何必手有斧柯;守笔削之微权,聊以尽其责任。”(3).借称媒人。语本《诗...
荟蔚的意思:(1).云雾弥漫貌。《诗·曹风·候人》:“薈兮蔚兮,南山朝隮。”《文选·木华<海赋>》:“沥滴渗淫,薈蔚云雾。” 李周翰 注:“薈蔚,云雾津润气也。” 宋 司马光 《送守哲归庐山》诗:“忽思香炉云,薈蔚冠孤岫。”(2).草木繁盛貌。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水北胡氏园》:“林木薈蔚,烟云掩映。” 元 赵孟頫 《祷雨龙洞山》诗:“萧森人跡少,薈蔚兽攸伏。” 清 钱谦益 《留仙馆记》:“古木藂石,鬱苍薈蔚。”...
旧典的意思:(1).旧时的制度、法则。《书·君牙》:“ 君牙 ,乃惟由先正旧典时式。” 孔颖达 疏:“惟当奉用先世正官之法,诸臣所行故事旧典,於是法则之。” 汉 蔡邕 《故太尉乔公庙碑》:“值饉荒,诸郡飢馁,公开仓廪以贷,救其命。主者以旧典宜先请。”《清史稿·后妃传序》:“ 世祖 定鼎,循前代旧典。”(2).古代的典籍。 汉 班固 《东都赋》:“唯子颇识旧典,又徒驰骋乎末流。”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 韩子 所见,盖 周 之旧典礼经也。”(3).老典故。《红楼梦》第七六回:“ 黛玉 笑道:‘我説你不曾...
林虞的意思:古代掌管山林的官。 唐 李白 《大猎赋》:“徵水衡与林虞,辨土物之众寡。” 王琦 注引 张晏 曰:“《周礼》有山虞、泽虞,皆掌山泽之官,今称林虞者,变文言之也。”...
其如的意思:怎奈;无奈。 唐 刘长卿 《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诗:“虽欲少留此,其如归限催。”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之六:“料得明年秋色在,香可爱,其如镜里花颜改。” 元 萧德祥 《杀狗劝夫》第三折:“你倒生的乖,其如我不騃。你将人杀死,怎教兄弟埋。”...
青萝的意思:松萝。一种攀生在石崖、松柏或墙上的植物。 南朝 梁 江淹 《江上之山赋》:“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百重。” 唐 李白 《和卢侍御通塘曲》:“青萝嫋嫋挂烟树,白鷴处处聚沙堤。” 清 厉鹗 《暮投徧福寺宿楚木禅师方丈》诗:“烟中问路得樵叟,青萝一径穿頽垣。”...
穷年的意思:(1).终其天年;毕生。《战国策·齐策六》:“使 管仲 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庄子·齐物论》:“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荀子·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没世穷年,不能徧也。” 汉 徐干 《中论·审大臣》:“高下之分,贵贱之贾,一由彼口。是以没齿穷年,不免於匹夫。”(2).全年;一年到头。 晋 陶潜 《读史述九章·张长公》:“寝迹穷年,谁知斯意。” 南朝 宋 谢灵运 《君子有所思行》:“长夜恣酣饮,穷年弄音徽。”...
如何的意思:[释义](代)怎么,怎么样。 [构成]动宾式:如|何 [例句]近况如何?|此事如何办理?(作状语)...
条枚的意思:枝干。《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朱熹 集传:“枝曰条,榦曰枚。” 唐 钱起 《南溪春耕》诗:“荷蓑趣南逕,戴胜鸣条枚。” 宋 葛立方 《满庭芳·探梅》词:“见琼英一点,小占条枚。” 清 赵翼 《落皮树》诗:“凌霄抽条枚,浥露透槎枿。” 郭沫若 《苏联游记·乌兹别克纪行》:“隙地多种水扬,目的在伐取其条枚,以为葡萄支柱。”...
寻斧的意思:用斧。《左传·文公七年》:“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者也。必不可。” 杨伯峻 注:“《孔子家语·观周篇》引《金人铭》云‘毫末不扎,将寻斧柯’,《晋书·庾旉传》云‘芘焉而纵寻斧柯者也’,皆以‘寻’为动词,则‘寻’当训用。”《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寻斧始於所庇,制国昧於弱下。” 李善 注引 贾逵 《国语》注曰:“寻,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