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十首(其七)
宋 · 黄庭坚
蝉声已纾迟,秋日行晼晚。
长年困道路,驱马方更远。
从事常厌烦,归心自如卷。
旨甘良未丰,安得怀息偃。
长年困道路,驱马方更远。
从事常厌烦,归心自如卷。
旨甘良未丰,安得怀息偃。
注释
蝉声:蝉鸣。已:已经。
纾迟:渐弱。
秋日:秋季。
行晼晚:接近傍晚。
长年:常年。
困:困顿。
道路:旅途。
驱马:策马。
更远:更远。
从事:公务。
常:常常。
厌烦:厌倦。
归心:思归之心。
自如卷:如画卷般展开。
旨甘:滋味好。
良未丰:尚可。
安得:怎能。
怀息偃:停下享受安宁。
翻译
蝉鸣已经渐弱,秋日临近傍晚。常年在外奔波,策马前行更遥远。
公务常常令人厌倦,思归之心如画卷般展开。
虽然食物滋味尚可,但怎能停下享受安宁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放言十首(其七)》。诗中以蝉鸣和秋日的晚景为引子,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与疲惫。"蝉声已纾迟,秋日行晼晚",通过蝉鸣的稀疏和秋日的临近傍晚,传达出时光流逝和旅途的漫长。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日常事务的厌倦和对回家的渴望:"长年困道路,驱马方更远。从事常厌烦,归心自如卷。"他常年在外奔波劳碌,即使骑马前行也感到路途遥远,对于日常琐事已生厌倦,内心深处渴望回归宁静。
然而,现实情况是生活并不宽裕,"旨甘良未丰",意味着物质条件尚不丰富,诗人无法立即实现安居休息的愿望。最后,他以无奈的语气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安得怀息偃",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深深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辛劳与内心世界的矛盾,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素以峭健豪放著称,此诗亦体现了其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笔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