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夏夜独坐简胡无逸二首(其一)赏析

夏夜独坐简胡无逸二首(其一)

元末明初 · 高明
夜静坐前轩,明月方皎皎。
大火既西行,凉风在木杪。
庭际促织鸣,凉露下芳草。
缅怀羁旅人,重感岁时老。
安得跻空同,一问广成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夏夜独自坐在前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夜静坐前轩,明月方皎皎”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大火既西行,凉风在木杪”中,“大火”指的是天蝎座的心宿二,在古代天文学中常用来指示季节的变化,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凉风从树梢吹来,不仅带来了凉爽,也预示着秋意渐浓。

“庭际促织鸣,凉露下芳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象,庭院中的蟋蟀开始鸣叫,凉露洒落在茂盛的芳草上,这些细节共同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夏夜图景。通过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

最后,“缅怀羁旅人,重感岁时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不禁回想起那些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人们,以及自己年华的老去,情感深沉而复杂。

“安得跻空同,一问广成道”则寄托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寻求智慧与真理的渴望。他希望能够像传说中的仙人广成子一样,达到心灵的自由与智慧的境界,摆脱世俗的束缚。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自然、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感悟。

词语解释

成道的意思:犹成佛。谓领会佛道而得证正果。《后汉书·襄楷传》:“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菩提树,出 摩伽陀国 ,在 摩訶菩提寺 ,盖 释迦如来 成道时树,一名思惟树。”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据说, 释迦 成道后,三七日间,为徒众讲《华严大经》。”...

促织的意思:蟋蟀的别名。《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唐 杜甫 《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元 薛昂夫 《甘草子》曲:“促织儿啾啾添瀟洒, 陶渊明 欢乐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 宣德 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大火的意思:(1).星宿名。即心宿。《尔雅·释天》:“大火谓之大辰。” 郭璞 注:“大火,心也,在中最明,故时候主焉。” 宋 司马光 《八月五日夜省直》诗:“大火已西落,温风犹袭人。”《西游记》第二二回:“光阴迅速,歷夏经秋,见了些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2).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卯,与二十八宿相配为氐、房、心三宿。...

芳草的意思:(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广成的意思:(1).即 广成子 。 南朝 梁 江淹 《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 广成 爱神鼎, 淮南 好丹经。” 唐 李德裕 《谏敬宗搜访道士疏》:“臣闻道之高者,莫若 广成 、 玄元 ;人之圣者,莫若 轩皇 、 孔子 。” 明 高启 《阊阖篇》:“宸游时过 广成 家,瑶觴再寿盛露华。”参见“ 广成子 ”。(2).苑名。《后汉书·安帝纪》:“以 广成 游猎地及被灾郡国公田假与贫民。” 王先谦 集解:“ 广成聚 有 广成苑 ,在今 汝州 西四十里。”...

羁旅的意思:亦作“羇旅”。1.寄居异乡。《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齐侯 使 敬仲 为卿,辞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 杜预 注:“羇,寄;旅,客也。”《史记·陈杞世家》:“羈旅之臣,幸得免负担,君之惠也。” 唐 韩愈 《又与柳中丞书》:“夫远徵军士,行者有羇旅离别之思,居者有怨旷骚动之忧。” 宋 陆游 《六言》诗之四:“壮岁京华羈旅,暮年湖海清狂。”(2).指客居异乡的人。《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 郑玄 注:“羇旅,过行寄止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江 南朝士...

皎皎的意思:(1).洁白貌;清白貌。《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三国 魏 曹植 《蝉赋》:“皎皎贞素,侔 夷 节兮。帝臣是戴,尚其洁兮。” 宋 曾巩 《明妃曲》之一:“喧喧杂虏方满眼,皎皎丹心欲语谁?” 明 杨珽 《龙膏记·邪萌》:“美目娟娟,涵着一泓秋水;芳颜皎皎,带着几度清风。” 郭沫若 《满江红·赞南京路上好八连》词:“不染纤尘, 南京路 八连皎皎。尽教你,染缸多大,糖衣多巧。”(2).明亮貌。《楚辞·远游》:“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

静坐的意思:◎ 静坐 jìngzuò(1) [sit quietly]∶排除思虑,闭目安坐(2) [sit still as a form of therapy]∶气功疗法用静坐来治疗疾病(3) [sit-in]∶抗议或请愿的一种方式学生静坐示威...

空同的意思:(1).虚无浑茫。《关尹子·九药》:“昔之论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或曰空同。”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视空同而失貌,察倏忽而亡迹。” 明 冯惟敏 《粉蝶儿·五岳遨游》曲:“太极分两仪,空同涵万有。”(2).亦作“ 空桐 ”、“ 空峒 ”。山名。即 崆峒 。在今 甘肃省 平凉市 西,险峻雄伟,山上道观极盛。《庄子·在宥》:“ 黄帝 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 广成子 在於 空同 之上,故往见之。”《汉书·郊祀志上》:“上遂郊 雍 ,至 陇西 ,登 空桐 ,幸 甘泉 。” ...

凉风的意思:◎ 凉风 liángfēng[cool breeze] 清凉的风凉风掠面...

旅人的意思:(1).官名。掌管割烹之事。《仪礼·公食大夫礼》:“雍人以俎入,陈于鼎南;旅人南面加匕于鼎,退。” 郑玄 注:“旅人,雍人之属旅食者也。”(2).客居在外的人。《国语·晋语八》:“ 孙林甫 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 韦昭 注:“旅,客也。言寄客之人不敢违命。”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上戍石鼓山》诗:“旅人心长久,忧忧自相接。故乡路遥远,川陆不可涉。”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 山 东羣盗散,闕下受降频。诸将归应尽,题书报旅人。”(3).旅行在途的人;奔走在外的人。 唐 任翻 ...

缅怀的意思:◎ 缅怀 miǎnhuái[cherish the memory of;think of past events] 遥念,追思缅怀亡友...

明月的意思:◎ 明月 míngyuè(1) [bright moon]∶明亮的月亮明月几时有(2) [a legendary luminous pearl]∶指夜明珠...

木杪的意思:◎ 木杪 mùmiǎo[treetop] 树梢...

岁时的意思:◎ 岁时 suìshí[seasons] 一年;四季;季节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优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一问的意思:(1).问候一次。《礼记·内则》:“妾将生子,及月辰,夫使人日一问之。”《管子·入国》:“士人有病者,掌病以上令问之。九十以上,日一问,八十以上,二日一问。”(2).询问一下。 唐 李白 《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3).访问一次。 元 方回 《雪中忆昔》诗:“扁舟一问桃源路,治乱当时自此分。”(4).一个问题。《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拟申一问,师还对否?”《朱子语类》卷二:“ 季通 尝设一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