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次少陵韵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旷野平林画角哀,荒城日落暮潮回。
音书塞下连天远,鼙鼓渔阳动地来。
顾我采芳陶令宅,几人仗剑李陵台。
一从故主蒙尘后,撩乱江山付酒杯。
音书塞下连天远,鼙鼓渔阳动地来。
顾我采芳陶令宅,几人仗剑李陵台。
一从故主蒙尘后,撩乱江山付酒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辽阔的边塞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联“旷野平林画角哀,荒城日落暮潮回”,以“旷野”、“平林”、“画角”、“荒城”、“日落”、“暮潮”等意象,勾勒出一幅荒凉萧瑟的画面,画角的哀鸣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日落与潮水的轮回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颔联“音书塞下连天远,鼙鼓渔阳动地来”,进一步深化了边塞的遥远与动荡。音书的传递困难,象征着信息的阻隔与情感的疏离;鼙鼓渔阳的声响,预示着战争的临近与动荡的加剧,展现了边塞生活的不安定与紧张。
颈联“顾我采芳陶令宅,几人仗剑李陵台”,将个人的命运与历史人物相联系,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与李陵的壮志未酬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历史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尾联“一从故主蒙尘后,撩乱江山付酒杯”,总结了诗人的感慨。从“故主蒙尘”到“江山撩乱”,再到“付酒杯”的无奈,反映了诗人面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力感,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寻求解脱的方式——借酒浇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复杂情感。